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3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86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研究了蛭弧菌BDFM05对九孔鲍育苗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组九孔鲍苗的最终存活率达到80.90%、终壳长6.343 mm,低浓度组为75.83%、5.707 mm,而对照组只有45.87%、4.332 mm;与对照组相比,两个添加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活力均得到改善.蛭弧菌BDFM05对九孔鲍苗的生长、存活率、免疫活性有明最的促进作用,且高浓度组的效果优于低浓度组.  相似文献   
22.
在8口23.2 m2的池中,于水温12.5~17.7℃、盐度30的传统养殖模式下,研究饲料中定量添加Tαl螺旋藻喂养鲍苗的培育效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投放壳长(3.68±0.04)mm和(3.66±0.07)mm,密度(5 755±429)粒·m-2和(5 733±169)粒·m-2的鲍苗,经过133 d的养殖,鲍壳长、成活率、日增长分别达到(15.65±0.19)mm和(15.08±0.63)mm、(93.57±0.68)%和(89.25±2.48)%、(90.04±1.49)μm·d-1和(85.81±4.48)μm·d-1.结果表明:添加Tαl螺旋藻培苗,可显著提高鲍苗培育成活率(P<0.05),促进鲍苗的生长(P>0.05);且壳色泽好、规格较整齐.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鲍苗体内的胸腺素α1含量也表明,添加Tαl螺旋藻能明显提高鲍苗体内的胸腺素α1含量(P<0.05).  相似文献   
23.
在8口23.2 m2的池中,于水温12.5~17.7℃、盐度30的传统养殖模式下,研究饲料中定量添加Tαl螺旋藻喂养鲍苗的培育效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投放壳长(3.68±0.04)mm和(3.66±0.07)mm,密度(5 755±429)粒·m-2和(5 733±169)粒·m-2的鲍苗,经过133 d的养殖,鲍壳长...  相似文献   
24.
为了获得分子量集中,生物活性显著的岩藻低聚糖片断,该试验从九孔鲍肝胰腺中分离纯化出岩藻聚糖裂解酶裂解岩藻聚糖。通过等电点法、硫酸铵分布盐析法及Sephadex G-150柱分离纯化出2种底物酶(岩藻聚糖酶、α-L-岩藻糖苷酶),同时采用黏度和还原糖法作为酶活的评价指标评价酶的作用特点。结果表明:等电点法中pH值4.5、5.0时的沉淀物酶活最高,且pH值4.5的沉淀物在硫酸铵质量分数为30%时分离纯化出岩藻聚糖酶,而pH值5.0的沉淀物在硫酸铵质量分数40%时分离纯化出α-L-岩藻糖苷酶。此种工艺方法能得到2种岩藻聚糖裂解酶,底物降解率为8%~15%,获得硫酸基团破坏性小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因此,九孔鲍岩藻聚糖裂解酶可作为酶法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的工具酶,具有重要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九孔鲍是杂色鲍的一种 ,本地区自1993年从台湾引进九孔鲍至今 ,其苗种培育方法一直沿用传统的池底四脚砖平面养殖法(在此称底养法)。为了充分利用水体 ,提高育苗池的利用率 ,1999年 ,我们采用立体高密度笼养模式培育九孔鲍苗 ,并与传统的底养法进行对比试验 ,取得明显的效果。现将有关做法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法及其配套设施试验池采用漳洲市海珍品发展研究中心良种场的原鲍苗培育池E5、E6号 ,规格720厘米×330厘米×120厘米(池深) ;培育鲍苗用的笼子采用规格为6目的聚乙烯塑料筛绢网加工做成的直径…  相似文献   
26.
九孔鲍的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ertexta)是杂色鲍的一个亚种.1993年从台湾引入福建,该鲍贝壳低平、坚厚,具有6—9个呼吸孔,主要栖息于沿岸潮间带上区至6m深的水域.并喜欢生活在阴暗之岩石孔隙中。分布海域有日本、韩国、中国南部沿海和台湾等暖海流域,适应温度及盐度较高的水环境,夏季也生长良好。对温度要求一般冬季不低于10℃,生长适温20—28℃;  相似文献   
27.
海南省九孔鲍苗病害的病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养殖环境日益恶化,病害防治问题已成为广大养殖者的心头之患。为此自本期起,我刊新设立“防治实例”这一栏目,集中刊登一些关于在病害防治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的文章,便于大家参考与借鉴。同时也欢迎广大读者结合自己的病害防治实例谈谈体会与心得,积极投稿,共同探索有效方法把养殖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8.
台湾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rpertexta)是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的一个亚种,生长于台湾岛附近海域,于每年10月为繁殖盛期。80年代末从台湾引进到华南沿海地区,与本地的杂色鲍相比,具有生长快、个体大和品质优良的特点。开展台湾九孔鲍的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29.
以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eaquatilis)为原料制备一定纯度的褐藻酸酶,并对影响其降解褐藻胶的条件和产物的性质进行分析。该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45℃和7.0;与磷酸盐缓冲液相比,其在Tris-HCl缓冲液中与底物的亲和力相对较高。动力学曲线表明酶解反应主要发生在1 h之内,在2 h之内达到平衡,酶的剂量和底物的浓度对该平衡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反应2 h之后,添加同数量的酶或者底物发现,产物的反馈抑制只是反应达到平衡的一个影响因素,而酶的变性失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具有明显的影响,Co2 、Mg2 对酶的活性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Cu2 、Ag 和Zn2 则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产物特性黏度的变化主要是在1 h内,2 h后基本不再改变。1HNMR图谱分析发现随着聚甘露糖片段,特别是M-M二聚体的降解,MG二聚体、GGM和MGM三聚体的量相应增多,表明该酶属于甘露糖裂解酶(EC 4.2.2.3)。  相似文献   
30.
通过测定不同氨氮条件下的九孔鲍内脏囊中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观察氨氮对九孔鲍CAT和SOD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氨氮浓度下的这两种酶活力不同,CAT活力随氨氮浓度的升降而变化,当氨氮浓度为3-4mg/L时,其活力高于对照组,当浓工增大至5-6mg/L时,CAT活力低于对照组;在氨氮为1-4mg/L时,SOD活力随氨氮浓度增大而上升,在4mg/L时达到最运,而当氨氮增至5-6mg/L时,SOD活力下降,不同温度下的氨氮浓度对九孔鲍的CAT和SOD酶活力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