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9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林业   121篇
农学   129篇
基础科学   116篇
  648篇
综合类   919篇
农作物   86篇
水产渔业   250篇
畜牧兽医   400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13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黄河三角洲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概况及改良增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地下水埋深等原因,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严重,可利用的土地属于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但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其改良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对于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改良措施主要有暗管排盐、修筑台田、土壤肥力提升、覆盖抑盐、土壤改良剂、咸水及雨水高效利用、耐盐作物筛选及种植等技术,进一步开展水肥盐优化调控、植物耐盐机理及根际土壤耐盐微生物的筛选工作,从而为黄河三角洲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改造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棉田试验区土壤盐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为中度盐渍化,且盐分呈现一定的表聚现象;土壤各层盐基离子中,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Cl-为主,这两种离子对棉花生长的毒害作用尤为突出;土壤盐分含量与Na+、SO42-、Cl-、Mg2+、Ca2+、NO32-、HCO32-离子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Na+、Cl- 及SO42-是影响试验区棉田盐渍化的主要特征因子。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化土地科学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在宁夏灌区选择设施菜田(n=4)和水旱轮作大田(n=4),通过田间多点取样观测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种类型农田土壤氮素累积与分布特点,以及其迁移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菜田0~150 cm土壤剖面溶解性总氮(TSN)、硝态氮(NO3--N)和溶解性有机氮(SON)含量都显著高于大田,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5~5.6、1.5~3.4倍和1.6~9.8倍。设施菜田土壤氮素主要累积在0~5 cm和5~20 cm土层,而大田主要在40~100 cm土体。设施菜田和大田土壤溶解性总氮占全氮比例分别在5.4%~11.5%和2.2%~4.9%之间,前者的淋失风险较高。设施菜田各形态氮素累积量表现为SON>NO3--N>NH4+-N,大田为NO3--N>SON>NH4+-N。设施菜田浅层地下水中TSN、NO3--N和SON含量也都显著高于大田,前者平均含量分别是后者的9.5、13.8倍和7.0倍。因此,硝态氮和溶解性有机氮都是2种类型农田氮素累积的主要形态,也是浅层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4.
盐碱地鱼池水化学因子与浮游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山东黄河两岸和河口地区盐碱地鱼池的水化学因子与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确认鱼池水型属ClⅢ^Na,ClⅡ^Na和ClⅠ^Na型的氯化水,pH变化在7.6-8.9之间,盐度在0.9-8之间,营养盐含量比一般淡水鱼池低,浮植物甚至不如小型水库,湖泊丰富。  相似文献   
105.
黄、渤海半滑舌鳎种群遗传结构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检测黄海、渤海半滑舌鳎两个群体的同工酶组织特异性并分析和研究其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半滑舌鳎的眼、鳃、肌肉、心脏、肝脏、肾脏、脾脏、鳍条、脑等9种组织和器官对18种同工酶的表达呈现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对肌肉和肝脏两种组织的PGDH、MPI、IDHP、SOD、AAT、MDH、LDH、G3PDH、PGM、LAP、ADH、SDH和ALP共13种同工酶进行了遗传学分析,共记录16个基因座位。其中,黄海群体在4个基因位点(IDHP、PGM、G3PDH、SDH)、渤海群体在5个基因位点(IDHP、PGM、MDH2、SDH、ALP)表现为多态,黄海和渤海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0.2500和0.3125;两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0143、0.0104,平均预期杂合度分别为0.0140、0.010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则分别为1.0151和1.0108。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12。半滑舌鳎的两个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两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06.
黄海中部小黄鱼摄食习性的体长变化与昼夜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2001年3月至2002年1月在黄海中部海域进行的4个季节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应用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列联表检验等方法,对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Bleeker)摄食的体长和昼夜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摄食强度没有明显的体长变化,而食物组成却有明显的体长变化。随着体长的增大,鱼类和虾类的比例有所增加,而磷虾类、桡足类和端足类的比例则减少。饵料生境宽度在体长大于109mm后有明显的增加。经检验,小黄鱼平均每个胃中含有的饵料个数显著减少而饵料重量则增加,这符合"最佳摄食理论"。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黄鱼在体长达到109mm时,出现了明显的食物转换现象。小黄鱼的摄食强度在各个季节都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午夜24:00和早晨08:00是2个摄食高峰期。  相似文献   
107.
黄海玉筋鱼繁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2004年来,对黄海玉筋鱼渔场变动进行了全年跟踪调查。产卵期对沿海小型流动渔具及定置张网渔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繁殖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黄海35N°以北近海,存在着范围很广的玉筋鱼产卵场,主要产卵场有3处,各自相互隔离。本文主要以北部产卵场为重点,开展该鱼繁殖习性的研究。北部产卵场玉筋鱼产卵盛期为11月,Ⅳ~V期卵巢内相同卵径的频率分布十分集中,为明显的单峰型,属一次性产卵类型。1龄玉筋鱼95%以上性成熟,作为小型鱼种,个体绝对生殖力很高,纯重在1.8~13.8g、体长在90~200mm,个体绝对生殖力一般在0.60~4.20×104粒,个体生殖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玉筋鱼群体组成简单,生殖群体最高仅为3龄,以1~2龄为主,年度发生量有波动,但不大。过度利用剩余群体以及对幼鱼的破坏,已导致了北部及西部产卵场的发生量连年锐减,实现可持续利用这一资源也是该项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08.
近10 a黄河三角洲LUCC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滨海脆弱生态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过程,可以为区域土地资源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黄河三角洲区域1995-2004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10 a来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发生了复杂变化;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动态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而人类活动是近10 a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尽管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取得了快速发展,但部分人类经济活动给区域土地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甚至导致区域土地质量的进一步退化。  相似文献   
109.
黄河三角洲农业用地动态变化模拟与情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农业用地变化的动态特征和影响要素,预测不同情景下的农业用地的时空变化格局。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黄河三角洲地区4期TM和ETM+影像进行解译判读,获取区域内1992-2005年间农业用地动态演化特征,并构建元胞自动机模型对2001年和2005年的农业用地格局进行模拟。2001年和2005年农业用地模拟的总体精度分别为82.90%和84.48%,Kappa系数分别为0.658和0.689。模拟结果表明元胞自动机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研究区域内农业用地动态变化,为农业用地的演变模拟提供了一种适用的工具。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4种情景下(面积减少5%、增加5%、10%和15%)的农业用地演变进行了预测。情景分析表明刁口故道附近的农业用地并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化,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0.
试验以我省名地方鸡种-宁都黄鸡成年母鸡为研究对象,每天间隔饲喂脂类染色剂SudanⅢSudanBlack,其卵泡因其脂质被染色而形成红墨相间的染色环,根据染色环圈数判断卵泡成熟前迅速生长的天然,根据染色环半径计算出卵泡第天沉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