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8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4篇
  50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水培条件下不同剂量硅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水培条件下,研究硅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株施入2~8mg硅酸钠显著降低玉米株高,并随施入量的增多,株高受影响越大,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同时玉米叶片组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平均含量显著降低,并随施入量的增加,各指标均有降低的趋势。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一定浓度的硅具有抑制玉米幼苗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施硅对玉米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硅可提高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能力,施硅伤流液量比对照区增加3.6%~9.4%;施硅可降低植株的蒸腾强度,减少植株水分蒸腾26.0%~39.7%,提高了植株体内水分的利用效率;施硅改变了玉米叶片细胞的形态结构,抑制了体内水分的渗透,明显改善了玉米植株体内的水分状况,为增加产量创造了良好的水分条件。  相似文献   
63.
在甘蔗生长前期用100mg/L 浓度乙烯利对桂糖11号和新台糖20号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⑴乙烯利处理使新台糖20号叶片中维管束密度、维管束中的后生导管和韧皮部面积均明显增大,并使硅含量提高,锌含量降低;⑵乙烯利处理对桂糖11号的叶片维管束面积、维管束中后生导管面积和韧皮部面积以及叶片的维管束密度都没有影响,但提高了叶片中硅、镁和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64.
施硅对白菜地上部吸收重金属镉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硅对抑制白菜吸收外源重金属镉的效应,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土壤施硅有利于黑叶白菜增强抗重金属镉胁迫的能力,显著地提高白菜地上部的生物量,白菜生物量随施硅水平提高而递增;显著地提高了土壤pH值和有效硅含量;显著地降低较高外源镉浓度(0.6,0.9mg/kg)处理的土壤有效镉含量;显著地减少在土壤较高外源镉浓度(0.6,0.9mg/kg)污染下的白菜地上部对镉的吸收与累积,有效地降低了白菜地上部重金属镉的浓度和吸收总量。可见,施适量的硅(1.0g/kg)可有效减轻白菜重金属镉污染毒害。  相似文献   
65.
硅肥对南方花生产量和品质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方土壤由于长期脱硅富铝化过程,土壤中全硅和有效硅的含量均较低,研究硅对提高中国花生的产量对和品质有重要意义。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硅肥后,花生增产效果明显,其中以结荚期施用硅肥增产效果大,增产效果在13.5%~25.6%之间,平均增产达20.1%;从施用成本和增产效果综合分析,建议在热带砖红壤地区花生硅肥施用量为30kg/hm2(SiO2);不同时期施用硅肥对百果重和百仁重的影响效果不同,总的来说低水平的硅[30kg/hm2(SiO2)]的效果好于中高水平。仅在结荚期施用30kg/hm2硅提高花生的百仁重;在下针期和结荚期施用30kg/hm2可提高百果重;基施(30kg/hm2)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株结荚数;花生施用硅肥后对花生仁的脂肪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花生施硅适宜于食用型品种;花生施用硅肥能明显降低花生成熟期植株的全氮含量;对磷的影响则表现为,基施硅肥90kg/hm2可提高植株中磷的含量,而结荚期追施150kg/hm2的处理降低植株中磷的含量;对钾的影响则表现为复杂的规律,其机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6.
以“新台糖16号”甘蔗品种试管苗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激素BA 3mg/L、NAA0.5mg/L,NaSiO3200mg/L,苗增殖率比对照提高68%,叶色浓绿、叶片挺直、硬、不早衰。比对照延长生长期23d。生根阶段,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1mg/L、硼酸30mg/L,生根数比对照增加53%,根长、苗壮。  相似文献   
67.
68.
为探讨硅结合蛋白(silica-binding protein 117,SBP117)基因的生物学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分子水平对其编码产物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SBP117基因CDS区共编码416个氨基酸残基,富含脯氨酸、甘氨酸、赖氨酸,且脯氨酸含量占总氨基酸总数的43.3%;其编码蛋白是一种不稳定类蛋白质,蛋白质分子质量为46 539.07,理论等电点为9.06;氨基酸亲水性/疏水性预测发现,SBP117基因编码氨基酸从40位之后均为亲水性氨基酸,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中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且其比例高达占90.87%,三级结构预测发现主要由螺旋构成。本研究结果为硅结合蛋白在分子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9.
硅肥对盐胁迫下狗牙根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狗牙根品种运动百慕大、天堂419和天堂328为材料,分析硅肥对不同盐浓度(在去离子水中将NaCl和CaCl2配比成0、3.35g/L、6.70g/L和11.25g/L共4个不同的盐浓度)胁迫下狗牙根草坪草叶中叶绿素、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电解质渗出率及根干重和根中Na+和K+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狗牙根草坪建植时的施肥管理及盐水灌溉时的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增加,3种狗牙根叶中叶绿素、相对含水量以及根干重、根中K+含量均下降;而叶中脯氨酸、电解质渗出率及根中Na+含量则呈增加趋势;硅肥的施用可以降低3种狗牙根草坪草叶中脯氨酸、电解质渗出率和根中Na+含量,同时增加叶中叶绿素、相对含水量及根干重、根中K+含量;综合各生理生化指标,运动百慕大狗牙根草坪草在施用硅肥后对盐胁迫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70.
Present study aimed to assess silicon (Si) mediated yield, grain quality and regulations in 2-acetyl-1-pyrroline accumulation (2-AP) in aromatic rice. Four different levels of Si at 15, 30, 45 and 60 mg kg−1 were applied to two aromatic rice cultivars i.e., Nongxiang 18 and Meixiangzhan 2, while pots without Si were served as control (CK). Results revealed that Si fertilization improved 2-AP, Si and proline contents in leaves and grains as well as activities of proline dehydrogenase (PRODH)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s (Pn) (in leaves) while interfered with total N contents in leaves and grains. Moreover, leaves N and proline contents,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s (Pn) were decreased with plant age i.e., tillering > flowering > maturity while PRODH activities and Si contents were highest at flowering and maturity stages, respectively and minimum at tillering stage. Furthermore, growth, yield and quality components were also improved by Si application but results were not consistent regarding grain quality for both rice cultivars. Further, Si contents in leaves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 (r = 0.3974, P < 0.05) with grain 2-AP contents at flowering stage. Hence, Si proved better for both rice cultivars whereas 2-AP contents were higher for Meixiangzhan 2 than Nongxiang 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