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1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523篇
林业   1109篇
农学   408篇
基础科学   202篇
  1667篇
综合类   4507篇
农作物   194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274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568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465篇
  2015年   417篇
  2014年   593篇
  2013年   573篇
  2012年   735篇
  2011年   846篇
  2010年   635篇
  2009年   578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15—2016年福建省冬季平均气温正常,极端气温偏低;降水异常偏多;日照偏少,大部县市为明显到异常偏少。2016年1月出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强冷空气过程,极端最低气温超过历史同期最低值,寒冻害属历年第2位,仅比1999—2000年冬季寒冻害轻;中南部连续2次暴雨过程历史罕见,降水量属历年第1位。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有低温阴雨寡照、暴雨和寒冻害3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寒冻害。  相似文献   
992.
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今后更好地指导野生大豆保护与利用工作,总结了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资源收集与异位保存情况以及在饲草和育种方面的利用现状;分析了当前保护利用中存在的一系 列问题,如原生境受到严重破坏,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重视程度不够,利用研究水平有待于提高等;提出了加快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新常态下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焱能 《农学学报》2016,6(9):82-85
为引导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笔者回顾了海南民营橡胶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新常态下海南民营橡胶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胶价持续低迷、劳动力短缺、科技支撑力度不够、优质种苗供应不足、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以及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发展橡胶林下经济、增强社会化服务能力、健全补贴机制、推进天然橡胶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等促进海南民营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解海南省红树林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现状,2009年6月对海南省7个主要红树林区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s种类均匀度(J′)、 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Y)、多样性阈值(Dv)等进行种类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所采获的大型底栖动物共56种,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为主。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137.67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07.64个/m2。H′甚高,在1.94~3.41,J′在0.52~0.90,Dv达到1.01~3.07,种类多样性基本处于非常丰富和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5.
孟猛 《热带作物学报》2016,36(10):87-92
为提高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水平,确保海南热带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分析海南省热带农产品供应链现有模式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封闭供应链的概念及研究现状,设计4种类型核心企业主导的基于质量可跟踪和追溯的海南省热带农产品封闭供应链模式。为海南省热带农产品封闭供应链模式设计、工程应用和系统开发提供参考,对于确保海南省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陕西省自然资本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是区域发展的关键.通过最新生态足迹三维模型,详细介绍模型概念、计算方法及主要优点,以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为研究的主要切入点,来分析陕西省1983-2012年自然资本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83-2012年,人均生态足迹从0.68 g·hm-2增至2.36 g·hm-2,生态承载力年均下降3.69%;自1997年进入生态赤字后,足迹深度年均上升9.92%,足迹广度年均下降2.52%;2003年以后,足迹深度与足迹广度逆向变化凸显,2006年以后消耗存量资本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主流.到2012年,陕西省资源再生需要近3 a才能满足1 a的消费需求.此外,三维模型在对多因素影响情况下的区域生态足迹进行评估时,效果优于二维模型.  相似文献   
997.
改进了足迹家族法并应用于甘肃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表明:1990—2013年甘肃省生态压力处于中等水平,温室气体(GHG)排放由较低升至中等,水资源压力较高;生态文明建设为中等水平。空间上,生态压力较高的有兰州、白银、嘉峪关,较低的有酒泉、陇南、庆阳、张掖、甘南,其余地区为中等水平;GHG排放较高的是金昌、嘉峪关、兰州,中等的是酒泉、白银和张掖,其余地区较低(临夏为碳汇);水资源压力较低的是甘南、临夏和陇南,中等的是张掖和酒泉,其他9市压力较高;生态文明水平较高的有甘南、临夏、陇南和张掖,较低的是白银、金昌、兰州和嘉峪关,其余地区中等。  相似文献   
998.
海南外来有害生物数据库基于Windows 7系统,采用Apache+MyS QL+PHP设计开发。数据库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信息数据库"和"海南外来有害生物数字标本馆"两个子库,前者收录了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农林业植物检疫性及危险性有害生物共计674种的学名、分类地位、形态描述、寄主、地理分布、为害特点、传播途径等技术资料;后者依托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害生物标本馆的馆藏资源,收录海南口岸截获和省内监测调查的1 143种的外来有害生物标本的数字化信息。系统支持下拉式树形目录浏览、文件夹点击、简单检索、以及多条件组合高级检索等多种查询方式,具有界面友好、查询便捷等特点,实现了对海南外来有害生物信息的规范化存贮与管理。该数据库的建成将不仅为海南省检验检疫、农林部门及相关产业人员提供高效、专业的网络服务,还将成为向公众普及有害生物知识,增强国门安全意识的网络教育平台,使其在全省外来有害生物早期预警和有效防范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以陕西水源区为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从基础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体系,并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衡量了水土保持项目效果。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水土保持项目改善了陕西水源区整体质量,但在不同效益之间存在差异。基础效益方面表现最优,治理度、土地利用率、道路硬化率等有大幅提升;生态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次之,森林覆盖率、环境质量提高率和资金产投比等提升不够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项目对受教育程度、农产品商品率等拉动不足。该研究为南水北调工程水土保持项目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江西省水土流失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数据,分析了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的总体变化状况以及不同区域的水土流失分布特征,并结合历史上水土流失调查及普查数据分析了江西省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1年与2000年相比,土壤侵蚀总面积减少了6 975.32 km2,减少幅度为20.84%,中度以上各级土壤侵蚀强度的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该省水土流失总体上在减轻,水土流失的形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随着全省经济发展和开发建设项目增多,局部人为恶化水土流失的现象仍将长期存在,水土保持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