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9篇
  免费   728篇
  国内免费   1231篇
林业   1424篇
农学   2427篇
基础科学   222篇
  672篇
综合类   4406篇
农作物   1320篇
水产渔业   516篇
畜牧兽医   1304篇
园艺   633篇
植物保护   41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445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577篇
  2012年   780篇
  2011年   915篇
  2010年   753篇
  2009年   771篇
  2008年   751篇
  2007年   850篇
  2006年   708篇
  2005年   599篇
  2004年   483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63年   7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81.
Interspecific hybrids between Trifolium uniflorum and cultivated white clover (Trifolium repens) have highly useful characteristics for temperate pastoral systems derived from both parent species. However, the early hybrids (F1 and BC1) also have unacceptably poor seed production for commerce. This study analysed the basis for the poor seed production and investigated breeding strategies for overcoming the problem. The BC1F1 generation produced lower‐than‐expected numbers of heads per plant and seeds per floret. Backcrossing of selected hybrids to white clover corrected these deficiencies and created new variation. Seed numbers were also returned to near target levels by recurrent selection within the BC1 generation. Thus, it was possible to retain a theoretical average of 25% of T. uniflorum genome and still achieve high seed production per plant. The BC1F2 and BC2F1 generations produced high seed numbers per plant, along with reasonable variation. Both of these second‐generation hybrid forms have high reproductive potential and should be the focu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desired combinations of agronomic and seed production traits.  相似文献   
82.
基于EST-SSR和SNP标记的大麦麦芽纯度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麦麦芽作为啤酒酿造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纯度决定了麦芽原料的均一性,进而影响加工工艺和啤酒品质。为高效准确地鉴定麦芽纯度,在啤酒企业进行麦芽原料采购和质量监测时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分别利用EST-SSR和SNP标记定性检测了按比例预混的麦芽样品纯度,并利用SNP标记定量检测了4份送检的麦芽盲样纯度。结果表明,EST-SSR标记能定性检测混杂度高于10%的麦芽样品,而SNP标记能够有效鉴定混杂度低至5%的麦芽样品。SNP标记对纯度定量检测的单次抽样的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在3%以内。比较发现,本研究所用的两类分子标记均可用于麦芽样品的纯度检测,但基于KASP技术的SNP标记可以满足麦芽纯度的快速定量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83.
以39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2017—2018年在甘肃省张掖市设置田间自然抗旱鉴定试验,筛选抗旱鉴定指标,综合评价玉米自交系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39份玉米自交系的粉丝间隔时间延长了0~3 d,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干重、籽粒干重、出籽率及百粒重均降低,其中,穗干重、籽粒干重和出籽率3个指标分别为正常灌水处理的81.5%、79%和88.5%。穗干重、籽粒干重和出籽率与平均抗旱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玉米自交系抗旱鉴定的主要指标。利用加权抗旱系数法综合评价筛选出强抗旱玉米自交系10份,其中自交系E28、DH351、陇1222、浚92-8和黄早四,抗旱性达到极强。本研究所筛选到的抗旱自交系可在选育抗旱新品种中加强利用。  相似文献   
84.
为了满足人们对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必须在加快畜禽产业发展的同时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畜禽遗传特性有望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进入21世纪以来,以基因组选择为核心的分子育种技术迎来了发展机遇,利用该技术可实现早期准确选择,从而大幅度缩短世代间隔,加快群体遗传进展,并显著降低育种成本。虽然在某些畜种中(如奶牛),基因组选择取得了成功,群体也获得较大遗传进展,但仍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因此,亟需寻找能够进一步加快遗传进展的方法。研究表明,在SNP标记数据中加入目标性状的已知功能基因信息,可以提高基因组育种值预测的准确性,进而加快遗传进展。而挖掘更多基因组信息的同时,开发更优化的分析方法可以更有助于目标的实现。文章总结了主要畜禽物种的可用基因组数据,包括牛、绵羊、山羊、猪和鸡以及这些数据是如何有助于鉴定影响重要性状的遗传标记和基因,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5.
对农业休闲园区内进行微喷灌溉设计、施工和应用效果检验,介绍了山区丘陵地形应用微喷高效节水灌溉的设计参数、施工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为发展山区微喷灌溉、服务农业园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国防工业发展中已进入国防工业的企业群、待进入国防工业的企业群和政府的对策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政府首先要指导已进入国防工业的企业群合理定位;其次要考虑制定多大程度的保护政策来保护已进入国防工业企业的发展和利益;最后政府需要对军工企业的诉讼制定合理的支持标准,使已进入国防工业企业始终处于竞争环境良性发展.当然政府作出以上决策的主要依据是在保证本国安全的前提下使国防工业企业的利润实现最大化.  相似文献   
87.
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ACSLs)是长链脂肪酸通过硫代酯化进而合成酰基辅酶A衍生物所必需的酶,也是脂肪酸代谢的第一步。哺乳动物ACSL家族由ACSL1、ACSL3、ACSL4、ACSL5和ACSL65个不同的成员组成,ACSL1是主要的异构体之一。为探讨黄羽肉鸡ACSL1基因作为腹脂性状分子标记的可行性,本实验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黄羽肉鸡ACSL1基因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黄羽肉鸡ACSL1基因第17到第18外显子区域(1295 bp)SNPs位点较丰富,T32126C、C32013T、A31958G这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且A31958G突变位点、T32126C突变位点与腹脂重、腹脂率不相关,C32013T突变位点对鸡的腹脂重与腹脂率有显著影响,提示能够利用C32013T突变位点对黄羽肉鸡腹脂重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88.
In cucumber, the genetic basis of traits under domestication and/or diversifying selection is not well understood. Here, we reported QTL mapping for flowering time and fruit size-related traits with segregating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a cultivated × wild cross. Phenotypic data of flowering time (FT), fruit size (FS), fruit number (FN) and fruit weight per plant (FW) were collected in multiple environments. QTL analysis identified 19 QTL for these traits. We found that the major-effect QTL FT1.1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flowering time in cultivated cucumber, whereas the minor-effect QTL FT6.3 contributed to photoperiod sensitive flowering time during domestication. Two novel consensus FS QTL, FS1.4 and FS2.3, seem to be the targets of selection during breeding for the US processing cucumber. All other FS QTL were co-localized with previously detected QTL using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cultivated cucumbers, suggesting that they were under selection during both initial domestication and subsequent improvement.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wild cucumber is a useful resource for capturing positive transgressive segregation and novel alleles that could be explored in cucumber breeding.  相似文献   
89.
为了更好的聚类植物种质资源耐贮藏和培育免晒植物新品种,研究植物种子脱水耐性的获得、基因表达、调控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笔者归纳了植物种子脱水耐性的形成假说、生理基础、脱水耐性差异等,重点分析了种子脱水耐性在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方面的分子机理研究,指出运用全基因组学方法系统定位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类型的品种脱水耐性的遗传多样性和相关基因,挖掘种子脱水敏感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90.
分子标记技术在工业大麻性别分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大麻性别表达影响着工业大麻种子、纤维和药用成分产量,其性别表达除了受到遗传物质控制外,还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这种复杂性使得性别研究一直是工业大麻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分子标记技术能在DNA水平上鉴定工业大麻性别,开发与工业大麻性别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为大麻性别早期鉴定和特定性别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分子标记在工业大麻性别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