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篇
农学   23篇
  15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红丁香(Syringa villosa Vahl)是我省稀有的优良绿化树种,红丁香育苗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我们通过近几年的育苗试验,初步总结出红丁香的育苗技术,为今后的育苗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2.
为了研究云南3种特色蜂蜜的碳同位素分布规律,本试验采用元素分析-同位素比质谱法(EA-IRMS)和液相色谱-同位素比质谱法(LC-IRMS)对60份云南特色蜂蜜(苕子蜜、澳洲坚果蜜和橡胶蜜)的六项碳同位素比值,即果糖、葡萄糖、二糖、三糖、蜂蜜和蜂蜜蛋白的δ13C值进行了测定。对云南3种特色蜂蜜的六项碳同位素比值的分布区间、果糖与葡萄糖的差值(Δδ13C果糖-葡萄糖)、蛋白与蜂蜜的差值(Δδ13C蛋白-蜂蜜)、最大差值(Δδ13Cmax)、果葡比(F/G)等参数进行了统计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并与现有蜂蜜掺假鉴别的指标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部分蜂蜜样品(占比20%)不满足现有评价标准(Δδ13Cmax ≤±2.1‰)。通过构建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模型可以实现3个蜜种的有效分类鉴别,主要差异性指标为三糖的δ13C值、三糖含量和二糖含量。本研究结果为特色蜂蜜的鉴别和品质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利于促进云南乃至我国蜂蜜品质和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3.
小麦条锈病新抗源的抗谱鉴定初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育成的一套涉及不同簇毛麦染色体的异附加系和代换系以及5个6VS/6AL易位系,经1997、1998、1999连续3年在陕西、北京、四川进行小麦条锈病抗性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普通小麦-簇毛麦6V异附加系,6V(6A)异代换系和6VS/6AL易位系高抗条锈病菌条中29、条中31、水源11-2、水源11-5、水源11-13和杂46等强毒小种。考虑到含整组V染色体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不抗水源11-13小种,上述普通小麦-簇毛麦6V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6VS/6AL易位系的条锈病抗性可能还与其所涉及的小麦亲本基因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4.
将青南牧区燕麦和箭筈豌豆或毛苕子以不同的混播比例(18∶2、17∶3、16∶4、15∶5)、原料含水量(40%~70%)和青贮方式(整株与切短青贮)青贮并评价发酵品质,筛选出最佳的加工利用模式。参照德国农业协会青贮饲草评分标准,70个青贮处理中品质等级1级的35个,占总数的50.0%;品质等级2级的18个,占25.7%;品质等级3级的15个,占21.4%;品质等级4级的2个,占2.9%。总体上看:含水量50%~60%切短青贮感官评定得分较高。实验室化学测定结果表明,从pH值、乳酸含量、粗蛋白含量和氨态氮占总氮比值4个指标比较,h1t2s50、h1t2s55、h1t2s60、h1t2s65和h4t2s50、h4t2s55、h4t2s60、h4t2s65 等8个处理综合表现较好。综合现场感官评定、实验室化学检测以及饲草产量,建议在青南牧区采用h4t2s50处理方式进行牧草生产与青贮。  相似文献   
35.
四川凉山州光叶紫花苕良种选育及推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凉山光叶紫花苕良种选育及应用研究,系统分析了该草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海拔1500~3200m)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主要经济性状是:分枝期全草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为30.69%,粗脂肪8.70%,粗纤维22.80%,无氮浸出物为28.03%,粗灰分8.72%,钙1.48%,磷0.23%,还含有17种必需氨基酸。平均鲜草产量45000~75000kg/hm2,种子产量600~1200kg/hm2。1996~1998年全州种植面积达8.5万hm2,鲜草总产26.268亿kg,产值2.6268亿元,推动了全州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凉山州不同海拔区凉山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roth var.glabrescenscv.Liangshan)新品系的生长特性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寒性能,在高寒地区的产草量高于对照品种38.82%,越冬保存率高6.1%;冬季生长速度高于对照品种40.99%,分枝萌发能力强,茎叶比为1:1.31,叶量丰富。  相似文献   
37.
为确定红丁香在北京城区引种栽培条件下种子败育发生的时期,对其有性生殖过程进行了形态和胚胎发育解剖观察。授粉试验显示,北京市植物园引种栽培的红丁香人工自花授粉及去雄套袋授粉均未坐果,人工异花授粉坐果率为31.86%,天然授粉坐果率为8.32%,表明栽培条件下红丁香自交不育,传粉媒介不足导致坐果率低,但是各种授粉方式均未获得种子。胚胎发育过程解剖观察显示:红丁香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腺质绒毡层,胞质分裂为同时型,2-细胞成熟花粉;倒生胚珠,单珠被,薄珠心,胚囊发育为蓼型,核型胚乳,胚发育类型为紫菀型,先后形成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但后期子叶胚发育停滞,其细胞逐渐降解,随后胚乳细胞也出现降解。可见,栽培条件下红丁香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传粉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初期均正常,但后期胚、胚乳均发育停止,是红丁香引种栽培条件下种子败育的关键环节,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8.
小麦6VS·6DL易位系Pm97033和6VS·6AL易位系92R137中的6VS染色体臂来自不同的簇毛麦种质,均表现良好的白粉病抗性,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对这2个易位系所包含抗病基因的异同进行了鉴定。利用与Pm21抗白粉病相关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tpk-V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HQ864471.1)的基因组和cDNA序列为基础,在包含至少1个内含子的2个编码区设计引物,从Pm97033中扩增获得特异的多态性片段。为进一步提高特异性和扩增的稳定性,对特异扩增片段测序并重新设计引物,扩增筛选获得2个引物对,其中PK-F1/PK-R可专一扩增6VS·6DL易位系Pm97033及其抗病亲本,而PK-F2/PK-R可同时特异扩增2个不同来源的簇毛麦6VS染色体,但二者间的特异片段具有多态性。利用这2对引物,对系谱中包含6V(6D)和6VS·6AL、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系CB037进行检测,发现仅出现与6VS·6AL易位系相同的簇毛麦扩增片段,不存在簇毛麦No. 1026 (Pm97033的6VS供体)的扩增片段。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表明,CB037仅含1对小麦-簇毛麦的易位染色体,用已报道的分子标记检测证明易位涉及的小麦染色体为6A,与本研究开发的分子标记检测结果相吻合,表明CB037携带的白粉病抗性基因来自6VS·6AL易位系92R137,其白粉病抗性可能与Pm97033具有不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39.
簇毛麦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簇毛麦(Haynaldiavillosa)与硬粒小麦(Triticumdrurm)品种Sauwne20杂交,F1自由授粉,育在贵农21,22号等品系,并对条锈和白粉病免疫至近免疫,中抗叶锈病和高抗秆锈病,品质优良,丰产性好,对病害具较持久的抗性,经RAPD分子标记和原位杂交,确认为小麦-簇毛麦的代换系,贵农21号等对小麦新的雄性不育系D^2型有很强的恢复力。  相似文献   
40.
毛苕子对次生盐碱地抑盐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密度毛苕子(Vicia villosa)处理的可溶性盐分及盐分离子,研究了毛苕子对次生盐碱地的抑盐效应。结果表明:在0~100cm的土层中,高、中和低密度毛苕子地的平均可溶性盐分分别较对照降低78.5%,74.7%,71.1%;各处理间的平均可溶性盐分和对照比差异达极显著(SSR0.01);可溶性盐分降低最显著的是0~20cm土层;毛苕子对可溶性盐分和盐离子层次分布影响结果是形成表层高-中层低-下层高的态势;随总可溶性盐分量的减少,盐分离子组成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毛苕子能显著增大盐碱地的K^ /Na^ ;不同密度毛苕子处理的K^ 、Na^ 、Ca^2 、Mg^2 、Cl^-规律性较好而SO4^2-欠佳。毛苕子改良盐碱地可开发盐地草产业,生态、经济效益俱佳,在西部内陆区次生盐碱地开发中具有广泛的农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