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小麦品种抗黄矮病毒的鉴定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麦黄矮病(BYDV)是我国北方麦区主要的病毒病,特别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低产小麦稳产丰产的重大障碍之一。关于小麦黄矮病的综合防治,除研究采取有效的治蚜防病措施外,最根本的具有战略性的,就是选用抗、耐病丰产品种。1973年该病历史上第3次大面积流行后,就开展了小麦品种抗病性研究工作,根据对1983和1984年田间人工鉴定的2050份重要小麦品种资源,及以往室内外人工鉴定的557份材料的结果分析归纳,试论小麦抗黄矮病毒鉴定的以下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品种抗条锈性鉴定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2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和1个类型对5282个国内育成的品种(系)和国外引进的1405个品种资源材料,进行了成株期分小种抗条锈性鉴定,共43038个次(一小种一品种为1个次).通过抗条锈鉴定,共计125个左右品种在生产中推广,面积累计达4千万hm2以上:鉴选的532个抗源材料被不同育种单位利用,筛选出了一批抗条中28号和29号的抗源.  相似文献   
3.
小麦品种抗耐黄矮病性鉴定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983—1987年田间人工鉴定4211份主要小麦品种资源材料,对黄矮病的反应虽有不同程度差异,但无免疫品种。症状表现最为抗病并且较为稳定的是远缘杂交小麦品种中4、中5、多年生1号及普通小麦品种复壮30号。小麦品种抗耐黄矮病性与其症状表现不一定一致,需结合被害损失综合鉴定。  相似文献   
4.
抗锈育种中慢条锈性品种鉴定方法和判别函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育和种植抗锈性品种是世界各国防治小麦锈病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在近百年抗锈育种研究中, 垂直抗病性品种(即完全抗锈性品种)对控制锈病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而格外受到重视。 然而, 垂直抗病性品种其抗病性会因锈菌新毒性小种的出现很快丧失, 许多品种推广使用3~5年后便丧失其抗病性, 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1,  相似文献   
5.
对抗条锈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和毒力不同的条锈菌小种互相作用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条锈菌在入侵期(接菌48h)感病品种酶带一致,免疫品种酶带发生明显的变化,慢锈品种在Rf值0.60处增加1条酶带。酶活免疫品种高于感病品种(p<0.05);在发病期(接种20天)感病品种酶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免疫品种酶带稳定,慢锈品种在Rf值0.85处增加2条酶带。免疫品种酶活性比感病品种显著增强(p<0.01)。  相似文献   
6.
小麦条锈病新抗源的抗谱鉴定初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育成的一套涉及不同簇毛麦染色体的异附加系和代换系以及5个6VS/6AL易位系,经1997、1998、1999连续3年在陕西、北京、四川进行小麦条锈病抗性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普通小麦-簇毛麦6V异附加系,6V(6A)异代换系和6VS/6AL易位系高抗条锈病菌条中29、条中31、水源11-2、水源11-5、水源11-13和杂46等强毒小种。考虑到含整组V染色体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不抗水源11-13小种,上述普通小麦-簇毛麦6V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6VS/6AL易位系的条锈病抗性可能还与其所涉及的小麦亲本基因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小麦品种慢条锈性因素的相关分析和聚类划分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对82份小麦品种(系)进行大田成株慢锈性鉴定,并通过潜育期、病情指数和千粒重损失率等3个抗性组分的相关分析和品种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划分为5大类,即高度慢锈性品种、中度慢锈性品种、耐锈性品种、中度快锈笥品种和高度快锈性品种。划分结果与前人的经验划分结果符合率达92.68%,分别建立了5个判别函数。对3个抗性发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潜育期与病情指数、千粒重损失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且病情指数对千粒重损失率  相似文献   
8.
1996~2000年小麦品种(系)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我国曾发生3次全国性的大流行,陕西关中麦区自1942年以来发生9次大流行,给小麦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然而,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变异往往会造成小麦品种抗锈性的丧失.我们根据每年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选用当前全国主要生理小种(类型)对省内、外育种单位及陕西省种子管理站选送的高代品系、亲本材料及育成品种进行成株期分小种鉴定.现将5 a的鉴定结果报道如下,以供广大植保和育种同行参考.   ……  相似文献   
9.
经测试明确:小麦黄矮病主要发生流行区在陕西、甘肃和山西等省,小麦黄矮病毒(BYDV)主要株系组成为麦二岔蚜/禾谷缢蚜株系(GPV)和麦无网蚜/麦长管蚜株系(DAV),其中GPV为主流株系普遍分布;广泛分布的麦二岔蚜为优势介体;DAV株系仅分布于晚熟冬麦区和春麦区。经1988—1989年重复鉴定与1976—1980和1981年的鉴定结果完全一致(1980—1981年数据引自联合鉴定测试报告),说明无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0.
根据介体蚜虫传毒力和植株病毒含量抗性指标,小偃麦中5和中4高抗小麦黄矮病及其该病毒主要侏系GV和DAV。抗病性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