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15篇
  6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4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Fractionation of tryptic gliadin hydrolysates based on proline leve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entral domain (CD) and terminal domains (TDs) of wheat gliadins contain high and low levels of the amino acid proline (Pro), respectively. The CD is rather hydrophilic while the TDs are rather hydrophobic and contain most of the ionisable amino acids, although present only in low levels. Therefore, peptides derived from the CD or TDs may strongly differ in thei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Trypsin cleaves peptide bonds at lysine and arginine residues which are mainly present in the TDs and was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Several fractionation methods were examined to isolate CD and TD related peptides from tryptic hydrolysates. Pro was used as a marker for CD and TD related peptides. Both semi-preparative reversed-phase HPLC separation and fractionation of the water-soluble peptides of the tryptic gliadin hydrolysates by graded ethanol precipitation resulted in peptide fractions with different Pro levels. Whereas the fractions precipitating up to 90% ethanol were Pro rich, a Pro poor fraction consisting of small peptides was soluble in 90% ethanol solution. The water insoluble peptides of the tryptic hydrolysates also showed a low Pro level. Ultrafiltration of the water-soluble peptides using a 5-k membrane resulted in small Pro poor peptides and larger Pro rich peptides.  相似文献   
42.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对来自黑龙江省的25份大豆品种进行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供试材料共分离出19条谱带,多态性条带12条,多态性比率达63.16%,其中α区3条带,β区5条带,γ区5条带,ε区6条带.材料间的Nei-Li遗传相似性系数(GS)范围为0.4737~0.9474,平均值为0.7105;遗传距离(GD)范围为0.0541~0.7472,平均值为0.3654,表明供试材料之间具有较为丰富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GS值为0.79处可聚为4类,主成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此结果.由此可见,醇溶蛋白标记技术能很好地用来区分不同的大豆品种,为大豆品种鉴定和种质资源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3.
为便于小麦品种管理及保护,针对植物DNA条形码研制存在的问题,以36份品种为材料,分析其HMW-GS和醇溶蛋白组分,并根据谱带的有无,对谱带进行数量化处理,存在的谱带标为1,不存在的谱带标为0,建立谱带二进制代码,再转化为十进制代码,最后通过数据整合,建立了小麦品种身份识别码,并将其转换为条形码,研制出基于籽粒贮藏蛋白遗传多样性的小麦身份识别码制作方法,使原来需要用119位数字表明的品种间差距现在只需37位数字即可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44.
方青慧  刘欢  赵桂琴  文铜  王婷  孙守江  许铭 《草地学报》2019,27(4):1052-1059
本研究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cid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A-PAGE)方法,测定1~5年自然老化及高温高湿人工老化的皮燕麦(Avena sativa L.)和莜麦(Avena nuda L.)种子的遗传完整性,旨在比较2种燕麦种质在不同老化方式下的遗传完整性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皮燕麦和莜麦种子醇溶蛋白含量和种子发芽率下降,A-PAGE检测到的电泳条带逐渐模糊,数量减少。A-PAGE可检测老化燕麦种子遗传完整性变化,遗传分析共检测到41个等位基因位点,多态性位点占90.244%;皮燕麦和莜麦种质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342~0.996之间。与自然老化相比,人工老化处理群体的各遗传参数下降程度高,老化后燕麦种子遗传多样性降低,遗传完整性被破坏。不同种质之间,莜麦‘白燕2号’在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下的劣变速度和程度均高于皮燕麦‘陇燕3号’。燕麦种子的适宜贮藏年限不宜超过5年。  相似文献   
45.
小麦贮藏蛋白对加工品质的影响及对环境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贮藏蛋白主要包括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其组成和含量与小麦加工品质密切相关.本文就贮藏蛋白及其组成成分对加工品质的影响以及对不同环境的反应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了解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种植优质专用小麦.  相似文献   
46.
波兰小麦醇溶蛋白遗传差异及其与新疆稻麦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9份波兰小麦和2份新疆稻麦进行了醇溶蛋白分析。结果表明:⑴波兰小麦具有明显的醇溶蛋白多态性,9份材料具有7种醇溶蛋白带型,电泳分离出的27条带中,23条具有多态性;⑵供试波兰小麦间遗传距离在0-0.75之间,平均值为0.49,遗传变异较大。供试波兰小麦在遗传距离0.49水平上聚为3类,其醇溶蛋白聚类与收集地关系不大;⑶新疆稻麦与波兰小麦的醇溶蛋白电泳图谱具  相似文献   
47.
中国北方冬麦区主栽品种醇溶蛋白组成的遗传演变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改良的pH3.2A-PAGE技术分析了我国北方冬麦区建国后不同时期的51个主栽品种和21个骨干亲本的醇溶蛋白组成及其遗传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供试主栽品种具有丰富的醇溶蛋白变异类型,是今后小麦育种的重要物质基础.本实验材料共分离出72种醇溶蛋白组分,供试主栽品种含有其全部组分,其单品种谱带数目在21~41之间,品种间各类蛋白组  相似文献   
48.
以4份老芒麦种质为试验材料,对其人工加速老化后种子活力及其醇溶蛋白的遗传完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老芒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降低,其中供试材料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均随发芽率的下降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与未老化的种子相比,人工老化后种子醇溶蛋白的遗传完整性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发芽率降低为55%及以下,育成品种川草1号、农牧由最初的2、3种谱带类型减少为仅表现1种谱带类型,而2份野生材料较对照分别丢失了2~3种谱带类型。老芒麦醇溶蛋白谱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也显示,当发芽率低于55%时,4份材料的等位基因数均与对照间呈显著差异。因此,建议60%~70%作为老芒麦繁殖更新的参考发芽率标准,最低临界值为55%。  相似文献   
49.
为了验证高压诱变对小麦品质改良的有效性,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分析了39份小麦高压诱变后代的醇溶蛋白遗传变异情况,并测试了小麦高压诱变后代的理化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39份高压诱变材料出现24条迁移率不同的电泳谱带,与对照相比共有6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发生的变异可分为三大类,共37种,变异率达94.8%,变异主要发生在ω和γ区,6条变化的谱带均与8项品质性状相关显著或极显著.总体趋势是当经过高压诱变之后,醇溶蛋白谱带数总量减少,但是部分面团相关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小麦JY97-1×Glenlia杂种F4代贮藏蛋白的遗传现象,采用SDS-PAGE法和APAGE法分析了JY97-1×Glenlia杂种F4代100个单株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和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 F4代共出现20种HMW-GS组成,Glu-A1、Glu-B1、Glu-D1三个位点上分别检测到2、8、7种不同的亚基类型.Glu-B1位点出现20、6+8、7、8等六种新类型;Glu-D1位点出现2+12、5+10、5+12等六种新的类型.优质亚基组合1,7+8,5+10的比例为13.71%.(2) Glu-B1b及Glu-B1c基因的不完全表达率达2.11%.(3)醇溶蛋白谱带变异形式有29种,每种带型的谱带数变幅在14~26之间,平均为21.38条.ω、γ、β、α区分别有22、19、7、11种变异,表明Gli-1变异最丰富.聚类结果表明,后代与母本聚为一类的类型最多,表明后代醇溶蛋白带的遗传有偏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