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54篇
农学   118篇
基础科学   2篇
  27篇
综合类   390篇
农作物   9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14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宋佳琦  王玉祥  张博 《草地学报》2018,26(3):691-696
为了探索紫花苜蓿萌发过程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及生长素对其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mu No.4’)为试验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未萌发种子(M1)、露白种子(M2)、肧根长度1.0~1.2 cm种子(M3)、苗期种子(M4)这四个萌发时期种子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并研究不同浓度IAA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及子叶中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含量逐渐增多,脱落酸含量逐渐减少,但在M4时期含量略有回升;生长素含量先减少随后逐渐增多。不同浓度IAA浸种处理后,10 mg·L-1 IAA可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势、萌发率,促进幼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子叶中脱落酸含量显著减少(P<0.05),生长素、赤霉素含量显著增多(P<0.05)。综上所述,10 mg·L-1 IAA浸种处理能促进苜蓿种子萌发,并促进子叶中生长素、赤霉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2.
以东农253为试验材料,在玉米6叶期喷施吨田宝(DTB)、DCPTA和ETH复配剂(KP)两种化控剂,对照为清水。结果表明,DTB和KP均可提高春玉米根系伤流量,特别是生育后期的流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2.34%和129.78%;提高了伤流液中矿质元素的流量,氨基酸的总流量也得到相应的提高,特别是丝氨酸的流量。内源激素IAA、CTK和ABA流量在各时期均有增加;GA流量在乳熟期得到显著提高,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初期均低于对照,之后得到显著提高。对内源激素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改变了激素间的平衡水平;提高了行粒数和百粒重,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89%和21.06%。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根系伤流量及其组分与产量密切相关,表明化控剂具有调控根系伤流量、矿质元素和内源激素流量的作用,对促进地上部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为探究香草兰花芽分化调控措施及相关机理,在花芽分化前期,以分别喷施细胞分裂素(6-BA)、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为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分析各处理条件下功能叶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并统计各处理对花芽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和ABA处理均能增加功能叶中玉米素核苷(ZR)和ABA含量,提高其在花芽分化过程中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IAA处理能提高花芽分化中后期功能叶IAA、ABA、ZR和 GA含量,却降低整个分化过程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GA处理降低了ZR和ABA含量,对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影响不大;除GA处理外,6-BA、ABA、IAA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花芽分化率,以6-BA最为显著,可参考在生产上施用。  相似文献   
104.
以菜用大豆品系121、中科毛豆1号和普通大豆东生7号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正常施用氮肥和磷肥的基础上,施用不同的钾肥(K0:不施钾肥;K1:K_2SO_4120 kg·hm~(-2);K2:K_2SO_4120 kg·hm~(-2)并在花期和荚期喷施1%K_2SO_4叶面肥),研究了菜用大豆与普通大豆籽粒形成期叶片中内源激素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开花后28~56 d菜用大豆和普通大豆叶片中内源激素IAA、GA、ZR和ABA的变化动态差异明显,其中GA和ZR的变化动态趋势相反。施用钾肥提高菜用大豆叶片中IAA、GA和ZR的含量(K2K1K0),降低ABA的含量(K0K1K2),普通大豆叶片中IAA、GA和ZR的含量对钾肥施用的响应与菜用大豆不同(K1K2K0),但是钾肥施用对菜用大豆和普通大豆叶片中ABA含量的影响一致(K0K1K2)。施钾提高了菜用大豆和普通大豆籽粒形成期叶片中IAA/ABA,GA/ABA和ZR/ABA的比值,可能是提高大豆产量和改善品质的部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5.
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内源激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内源激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设3种耕作方式(耕翻+镇压,旋耕+镇压和旋耕),在小麦各生育时期定期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测定小麦5种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并测定各处理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在小麦越冬至抽穗期,耕翻+镇压处理下小麦叶片及根的IAA、SA、GA3、ZT含量较高;在抽穗灌浆期,耕翻+镇压处理下小麦叶片及根的IAA、GA3、ZT含量最高,进入灌浆期,耕翻+镇压处理下小麦叶片及根的IAA、SA、GA3、ZT含量下降缓慢,且ABA含量较低。耕翻+镇压处理下的小麦产量较旋耕+镇压及旋耕处理分别提高了3.74%和9.41%,且与旋耕处理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3种耕作方式处理下,耕翻+镇压有利于提高小麦促生长类激素含量,降低小麦促衰老类激素含量,增加小麦有效穗数,促进籽粒灌浆,提高小麦千粒重,有利于实现小麦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06.
低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玉米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低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生育进程中叶片和根系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和根系内源激素含量除ABA含量为磷低效自交系>磷高效自交系>F1外,ZT、GA3和IAA含量均为F1>磷高效自交系>磷低效自交系。低磷胁迫下,除ZT含量较正常供磷水平减少外,GA3、IAA和ABA含量均较正常供磷水平增加。ZT和ABA的变幅表现为磷低效自交系大于磷高效自交系和F1,GA3和IAA的变幅表现为磷高效自交系和F1大于磷低效自交系。此外,低磷胁迫下磷高效自交系与磷低效自交系间同一内源激素最值出现时期不同。说明低磷胁迫下不同磷利用效率自交系内源激素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因此可将内源激素作为鉴定和选育玉米磷高效基因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7.
The aim of these 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ies was to examine the role of ghrelin in the control of plasma hormone concentrations, the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secretory activity of ovarian granulosa cells and the response of these cells to hormonal treatments. Female rabbits were injected with ghrelin (10 μg/animal/day for one week before ovulation induced by 25 IU PMSG and 0.25 IU LHRH). On the day of ovulation,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concentrations of progesterone (P4), testosterone (T), estradiol (E2), estrone-sulphate (ES),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IGF-I) and leptin (L) by RIA. Some control and ghrelin-treated animals were killed in the periovulatory period, their ovaries were weighed and granulosa cell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for 2 d. Cell proliferation (expression of PCNA) and apoptosis (expression of TdT) were evaluat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TUNEL respectively. Secretion of P4, T, E2, IGF-I, and prostaglandin F (PGF) by granulosa cells cultured with and without LH or IGF-I (1, 10 or 100 ng/ml medium) was assessed by RIA. The remaining control and treated animals were kept until parturition, while the number, viability and body weight of pups were recorded.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为探讨激素生源2+1在水牛同期发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激素生源2+1对48头母水牛在不同季节进行了同期发情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同期发情效果受季节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夏季(6~8月)同期发情处理22头,14头表现发情,发情率为63.6%;秋季(9~11月)同期发情处理26头,20头表现发情,发情率为76.9%,总发情率70.8%(34/48).并在不同季节进行了同期发情人工受精配种比较,发现夏季和秋季的水牛同期发情人工受精配种受胎率差别较大(P≤0.01),分别为16.7%和33.3%.[结论]"生源激素2+1"在水牛同期发情中的应用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本次试验牛只较少, 目前很难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其应用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采用线性回归法测定生长猪内源磷排泄量及鱼粉磷的真消化率.选用5头健康大白×长白阉公猪为试验动物,平均体重为(27.17±0.28)kg.采用5×5拉丁方设计,设5个磷水平(0.08%、0.12%、0.17%、0.21%和0.25%),日粮以葡萄糖和玉米淀粉等为基础原料,鱼粉为磷唯一来源.日粮中添加0.1%TiO2作为外源指示剂.试验分5个试验期,每期6 d,4 d适应期,2 d收粪期.结果表明,生长猪粪磷的排出量与日粮磷的摄入量呈线性关系(y=0.292 7x-0.052 8,R2=0.99,P<0.01),回归法测得生长猪内源磷的排泄量为0.798 5 g/kg,鱼粉磷的真消化率为71.12%.分析粪磷来源发现,内源磷排泄量基本不变(P>0.05),而粪磷随日粮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由结果可知,线性回归法可用于测定猪内源磷排泄量及鱼粉磷真消化率.  相似文献   
110.
不同加工工艺对大豆转基因成分及调控元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基因大豆为试验材料,运用定性PCR的方法研究了粉碎、湿热和膨化3种加工工艺对转基因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外源基因Cp4 epsps以及启动子和终止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经过100℃湿热处理15 min后,内源基因降解到407 bp以下;经过100℃湿热处理15 min后,外源基因降解到408 bp以下;在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