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40篇
  免费   3363篇
  国内免费   4906篇
林业   10254篇
农学   6922篇
基础科学   12054篇
  6183篇
综合类   55570篇
农作物   4771篇
水产渔业   4066篇
畜牧兽医   26820篇
园艺   6364篇
植物保护   3005篇
  2024年   997篇
  2023年   3403篇
  2022年   3589篇
  2021年   3963篇
  2020年   4288篇
  2019年   4971篇
  2018年   2041篇
  2017年   4709篇
  2016年   5373篇
  2015年   4917篇
  2014年   7675篇
  2013年   8119篇
  2012年   9632篇
  2011年   8737篇
  2010年   7936篇
  2009年   7497篇
  2008年   8494篇
  2007年   7120篇
  2006年   5259篇
  2005年   5034篇
  2004年   3524篇
  2003年   2873篇
  2002年   2793篇
  2001年   2246篇
  2000年   1710篇
  1999年   1176篇
  1998年   1027篇
  1997年   968篇
  1996年   833篇
  1995年   785篇
  1994年   739篇
  1993年   709篇
  1992年   643篇
  1991年   493篇
  1990年   525篇
  1989年   484篇
  1988年   174篇
  1987年   130篇
  1986年   80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21篇
  1978年   9篇
  1974年   12篇
  1965年   19篇
  1957年   25篇
  195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肥胖基因(obese gene,ob)是近年来克隆的一种基因.畜禽ob基因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基因克隆与定位、生理机能、多态性分析以及与生产性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ob基因编码的瘦蛋白(Leptin)是由白色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具有降低动物采食量、维持动物能量平衡、调节动物的繁殖机能和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等作用.近些年来,国内外很多科研单位对ob基因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现就ob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2.
不同鸡种肌肉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鸡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影响鸡肉品质的因素有很多,诸如遗传、年龄、性别、环境、饲料营养、药物等等.现将以广丰白耳鸡、隐性白羽鸡、景德黄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肉色、肌肉系水力、肌肉失水率、肌肉pH值、肌肉嫩度、熟肉率与贮藏损失等几个方面的表现,并作出比较,为鸡的肉质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日粮添加CLA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选用96只30周龄健康依沙褐壳商品蛋鸡作为试验动物,按单因子设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分别饲喂添加0%、0 5%、1%和2%共轭亚油酸的日粮,以研究CLA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 5%CLA并不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蛋黄重及脂肪含量,但添加1 0%和2 0%CLA却使蛋鸡的采食量和蛋清重明显降低(p≤0 05);蛋中胆固醇含量随CLA添加水平的提高线性降低,试验后15、30、45和60天添加0 5%、1 0%和2 0%CLA组蛋黄中胆固醇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9 79%、14 22%、20 33%, 22 68%、24 60%、28 0%, 21 84%、27 43%、34 92%和23 84%、29 04%、39 24% (p≤0 05);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CLA添加能明显提高蛋黄中饱和脂肪酸(S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P<0 05),却使蛋黄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 05),蛋中CLA含量与饱和脂肪酸变化表现出相同规律,即随着日粮CLA添加水平的提高明显增加,不同试验日龄各添加水平以2 0%添加组含量最高,试验后30、45和60天每颗蛋中CLA含量分别高达464 76、392 46和488 99mg。提示通过日粮添加CLA能够获得低胆固醇并富含CLA的鸡蛋,从而为人类保健食物的生产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提高奶牛产奶量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选取同一胎次,健康正常的黑白花奶牛共36头随机分三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中草药Ⅰ组饲喂含5%黄芪日粮,中草药Ⅱ组饲喂党参-黄芪复合中药添加剂日粮,进行产奶量比对分析试验.结果证明,在奶牛的日粮中适当添加一定量的中草药添加剂 ,可以明显提高奶牛的奶产量(P<0.01),产奶量可提高约12.88%左右,并能有效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试验结果还证明,在日粮中添加单味中药添加剂,对奶产量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实际效果不如中草药Ⅱ组显著.  相似文献   
995.
144头(44.35±5.48)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中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重复9头猪。预试期5 d,试验期63 d,分中猪和大猪2个阶段进行。试验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日粮,研究分别添加150 g/t1、80 g/t2、10 g/t溢多酶P8102对生长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和发病率的影响,并进行生物学综合评定及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猪日粮中添加150~180 g/t溢多酶P8102,对中猪的平均日增重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在大猪阶段,试验各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6.78%~7.62%(P<0.05);从生长育肥猪全期来看,日粮中使用180 g/t复合酶制剂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了5.07%(P<0.05)。与空白组相比,添加150~210 g/t酶制剂的试验各组使中猪的腹泻率下降了25%~33%,发病率下降了31%~46%(P<0.05或P<0.01)。生物学综合评定及经济效益分析显示,在中猪阶段、大猪阶段及生长育肥猪全期日粮中使用溢多酶P8102,均可促进猪群生产性能的发挥,提高经济效益。从试验结果看,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溢多酶P8102酶制剂的最佳添加剂范围为150~180 g/t。  相似文献   
996.
2004年巴州畜牧业在巴州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加快了畜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优化了畜产品生产,加强了动物疫病防治等工作,使牲畜存栏、出栏、畜产品产量均有了一定的增长,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生产效益较好,农民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从畜牧业发展的态势看,预计全年可实现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997.
西安荷斯坦奶牛群5个基因座位遗传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PCR-RFLP方法对西安荷斯坦牛的κ-en、β-lg、β-lg5′侧翼区、CSN1S2、IGFBP-3共5个基因座位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安荷斯坦牛群中,没有发现携带CSN1S2^P等位基因的个体,其多态信息含量为0。κ-en基因座位呈现低度多态(PIC=0.2366),β-lg、β-lg5′侧翼区、IGFBP-3基因座位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168、0.3689、0.4439,均呈现中度多态。κ-en、β-lg、β-lg5′侧翼区、IGFBP-3、CSNIS2基因座位的杂合度和DNA多态度分别为0.2742、0.3947、0.4879、0.4891、0和0.0255、0.0116、0.0333、0.0112、0。而且,在西安荷斯坦牛群中,κ-en、β-lg、β-lg5′侧翼区、IGFBP-3共4个基因座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CSN1S2基因座位处于纯合状态。  相似文献   
99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缺失变异株的基因组特征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离株HB2(sh)/2002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与分析。该毒株基因组全长为15373nt(不包括PolyA尾),与国内外美洲型PRRSV分离株全序列相似性介于88.7%~95.1%之间。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是1个天然存在缺失的变异毒株,其ORFla的Nsp2存在编码12个氨基酸的连续36个核苷酸的缺失,ORF、3存在编码1个氨基酸的3个核苷酸的缺失。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PRRSV存在缺失变异现象,研究结果补充和丰富了PRRSV毒株的基因组信息数据,为深入研究该毒株的遗传与变异及其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猪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从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猪场,无菌采集血样,抽提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采用真细菌的通用引物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从3个地理位置不同的猪场均成功地扩增出长度为1469bp的核苷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3个猪场样品所测序列一致性达99.52%以上,具有相同的基因型,但与国外报道的猪附红细胞体Illinois株同源性为95%,属于同一基因群,但基因型不同;所有种类的附红细胞体和血巴尔通氏体组成同一进化分支,这类血营养菌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的病原最靠近(75%),而与立克次氏体目的病原较远(70%)。上述研究证实,广东所流行的猪附红细胞体是一种新基因型的猪附红细胞体,建议命名为猪附红细胞体广东株型;为反映进化关系,猪附红细胞体和其它血营养菌应划归于支原体科的支原体属。  相似文献   
1000.
BQ123对低温诱发的肉鸡肺血管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动态观察了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的增殖及管腔面积的改变,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 对低温诱发的肉鸡肺血管重塑的影响。200只16日龄AA肉鸡随机均分为4组: 常温(20 ℃)对照组、低温(7~9 ℃)组、低温低剂量BQ123组和低温高剂量BQ123组。23日龄、30日龄时测定肺动脉压,并取肺组织做石蜡切片, 以Weigert间苯二酚复红染色,形态学计算机图象分析法测定肺细小动脉外径和内径、管总面积和管腔面积,计算中膜厚度占外径百分值(%)mMTPA及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结果显示:(1)BQ123 抑制低温肉鸡平均肺动脉压的升高,23日龄时低温高剂量BQ123组显著低于低温组(P<0 05),30 日龄时低温低剂量BQ123 组和低温高剂量BQ123组均极显著低于低温组(P<0 01);(2)BQ123 抑制低温肉鸡肺小动脉WA/TA(%)的升高,30~50μm的肺小动脉,低温组极显著高于低温低剂量BQ123 组及低温高剂量BQ123 组(P<0 01),其它分级的肺小动脉组间差异性与此类似;(3) BQ123抑制低温肉鸡肺小动脉的mMTPA的升高,30~50μm的肺小动脉,23日龄时低温组极显著高于低温低剂量BQ123 组和低温高剂量BQ123 组(P< 0 01), 30 日龄时低温组显著高于低温低剂量BQ123组(P<0 05)、极显著高于低温高剂量BQ123组(P<0 01),30μm以下的肺小动脉组间差异性与此类似,50~120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