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7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9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种F1、C_0Ⅰ、C_1Ⅰ、C_0Ⅱ和C_1Ⅱ7种材料进行了同工酶和RAPD的分析,旨在通过分子标记方法探讨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育期,EST同工酶酶谱具有较高的多态性,酶谱差异较大,在分蘖期杂种的EST酶谱偏向母本加拿大披碱草,根据该生育时期的酶谱特征可以鉴定杂种后代的的真实性,其他生育时期,EST酶带偏向父本老芒麦,而且没有明显的差异.SOD酶谱的差异只是体现在表达量的多少上,并没有出现特异性的条带.RAPD分析表明,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的遗传一致度为0.72,遗传距离为0.328 5,在7种材料中亲缘关系最远;杂种后代与母本加拿大披碱草的遗传距离较近,而与父本老芒麦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因此用RAPD分析材料的遗传关系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62.
综述了施肥和收获时间对披碱草属牧草种子质量及产量的影响、披碱草种子活力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披碱草属牧草种子质量及产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3.
黄河源区黑土滩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河源区不同龄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及黑土滩退化草地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地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变化趋势总体上为先增高,后降低。人工草地7月下旬土壤含水量达到最高,黑土滩退化草地8月下旬土壤含水量达到最高。各个时期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总体上为黑土滩退化草地〉2龄人工草地〉6龄人工草地。各时期0~20cm土层土壤水分垂直变化为人工草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黑土滩退化草地总体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4.
基于叶绿体trnL-F序列对广义披碱草属物种的系统进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义披碱草属包括了披碱草属、鹅观草属、猬草属、裂颖草属和仲彬草属。为深入研究这5个小麦族多年生属的系统地位、母本来源及St染色体组的来源和分化等问题,本研究根据叶绿体DNA trnL-F序列构建了系统树和网状结构图。结果表明,1)广义披碱草属物种的母本不完全来源于拟鹅观草属的St染色体组,其中黑药仲彬草和梭罗仲彬草的母本染色体组为P染色体组,Hystrix duthiei及长芒猬草的母本染色体组为Ns染色体组;2)系统树中反映了P、W和St染色体组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它们与H和Ns染色体组的关系较远;3)仲彬草属中黑药仲彬草和梭罗仲彬草与冰草属的二倍体物种聚类在一起,表明黑药仲彬草和梭罗仲彬草与冰草属的关系较近;猬草属中猬草聚在St支中,而H. duthiei和长芒猬草包括在Ns支中,表明它们具有不同的染色体组组成;4)5个不同地理分布的具有St染色体组的拟鹅观草属二倍体物种没有形成一个单系组,表明St染色体组在二倍体物种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在异源多倍体物种中,其St染色体组的质体序列构成了不同的分支,表明St染色体组在多倍体物种中也具有分化;5)亚洲分布的拟鹅观草属二倍体物种可能参与了大部分欧亚物种的起源,北美分布物种的St染色体组可能来源于北美的拟鹅观草属物种;有些物种在多倍化起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重复杂交过程。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播种期对同德无芒披碱草鲜草和种子产量的影响。[方法]在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分8个播种期对同德无芒披碱草进行播种,研究不同播种期对同德无芒披碱草鲜草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播种期为6月10日的同德无芒披碱草的鲜草与种子产量综合表现最好,播种期与鲜草、种子产量无明显关系。[结论]同德无芒披碱草的最佳种植时间为6月上旬。  相似文献   
66.
本试验以阿坝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Aba’)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不同浓度多效唑(PP333)在供试材料的不同生育期(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探究不同浓度和施用时期对种子产量与质量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PP333增加了阿坝垂穗披碱草生殖枝数和第二茎节粗,显著降低了倒伏率(P0.05);PP333对其穗部性状和种子产量与质量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拔节期喷施效果明显好于孕穗期,其中以拔节期喷施150g·hm~(-2)多效唑可使种子产量与质量达到最高,其种子产量较对照组增加了508.25kg·hm~(-2)。  相似文献   
67.
为挖掘优异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种质资源,加快其抗落粒品种选育,本研究在前期资源筛选基础上,于2015-2016年对13份垂穗披碱草种质的落粒性及15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个农艺性状中落粒率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7.43%,穗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5.77%。13份种质中,PI619516落粒率最低,种柄断裂拉伸张力(breaking tensile strength,BTS)测定值达70.05gf,种质PI639855的落粒率最高,BTS值为13.99gf。BTS变异分析表明,种质PI639852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5.09%,表明该种质在落粒性方面存在较大的种内遗传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倒二叶长与旗叶长和旗叶宽,旗叶长与旗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每穗小花数与穗长和茎粗呈显著正相关(P0.05),BTS与穗长和茎粗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穗长和茎粗越大,BTS就越小,落粒率就越高。以BTS值为变量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份种质被聚为4类,第ⅰ类种质落粒性最高,第ⅱ和第ⅲ类种质表现出很高的落粒性,而第ⅳ类种质落粒性中等。15个农艺性状的综合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份种质被聚为4类。隶属函数分析表明,种质PI547394的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综合隶属函数值为0.55。本研究为垂穗披碱草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68.
以披碱草×野大麦杂种F1幼穗为外植体,设置不同的激素浓度,获得适宜的诱导培养基,并选用长度不同的幼穗为外植体,确定出较为合适的外植体长度。愈伤组织经过多次继代后,细胞生长缓慢,通过更换培养基使其恢复生长。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培养条件为:以长为2-3cm幼穗为外植体,MS+3mg/L2,4-D为诱导培养基。MS+2,4-D 3mg/L+KT 0.5mg/L+CH 300mg/L与MS+2,4-D 4mg/L均可改善经过长期继代生长质量较差的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69.
<正>针对同仁县草地面积小、草畜矛盾突出的现象,笔者以期通过试验摸索牧草最佳刈割时间、刈割高度,保证天然草地当年和次年的牧草产量最优,并且以刈后再生草场作为放牧草地,使草地生产能力呈现最佳水平。1试验地概况试验选取同仁县瓜什则乡地形平坦、植被均匀、牧草产量较高的披碱草草地为试区,该草地属多年生人工草地。  相似文献   
70.
外源激素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mg/LGA3和100mg/LIAA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株高、生物量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并且GA3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发芽率的促进作用较IAA明显,而IAA对丸粒化披碱草幼苗株高、生物量的促进作用较GA3明显。当GA3浓度大于50mg/L时,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而IAA各浓度均未对种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GA3和IAA处理对丸粒化披碱草幼苗根冠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