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4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773篇
林业   164篇
农学   1072篇
基础科学   534篇
  368篇
综合类   3199篇
农作物   845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468篇
园艺   224篇
植物保护   99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甜玉米、糯玉米是十分受欢迎的粮菜兼用作物。糯玉米籽粒不透明,无光泽,外观似蜡状,煮熟后非常具有黏性。甜玉米籽粒含糖量比普通玉米高出10倍左右,主要加工成甜玉米罐头或以鲜果穗上市,炒菜生食均可,以其食味甜美,消化率高,深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82.
【文章】 :本文分析了玉米单穗产量、百粒重、籽粒构成、籽粒脱水性等籽粒性状与产量和机收的关系。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密切相关,通过改良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可有效提高产量。单穗产量与绝大多数籽粒构型性状显著相关,特别是与粒长的相关系数最高;对单穗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有粒长、粒厚、穗长、出籽率和粒长/穗半径。玉米籽粒含水率决定籽粒的软硬程度,直接影响玉米机收的破碎率、损失率和杂质率,从而影响籽粒机收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玉米育种中,应选择出籽率高、品质好的玉米材料;关注籽粒性状,尽量选择穗粗、大粒、粒长等性状的材料进行研究;同时利用美系和欧洲的脱水性状突出种质材料,并充分利用杂优模式。这对于选育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技术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牧神4YZT-7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中风扇筛式清选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技术特点、使用调整以及使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84.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青贮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平展型玉米(Zea mays)雅玉青贮8号、半紧凑型品种京科青贮516和紧凑型品种黎民518为材料,研究4个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的青贮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鲜草产量和籽粒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不同,鲜草产量的适宜密度高于籽粒产量的适宜密度。随群体密度的增加玉米刈割青贮时的绿叶片数、单株鲜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呈下降趋势;秃尖长、株高、穗位高、空秆率、倒伏(折)率、瘤黑粉病病株率逐渐增加;高密度下千粒重降低;青贮生育期略有延长。供试品种中黎民518最耐密植,京科青贮516边行优势强,最不耐密植。  相似文献   
85.
赵振霞 《蔬菜》2017,(5):28-30
为了在家庭农场、规模种植的生产方式下全面提升蔬菜产品的产量、品质及效益,安亮农场秉持"茬口安排是核心、品种选择是基础、技术管理是关键"的种植理念,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出"早春大白菜+甜瓜+青蒜苗"三作三收的蔬菜种植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为家庭农场高效生产做出了表率,为农民增产增效创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86.
87.
介绍了牧神4YZT-7型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技术创新及特点和试制与实验情况。  相似文献   
88.
【目的】对水稻粒宽突变体gw87grain width 87)进行表型鉴定、遗传分析、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为探明该基因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分子机制及应用潜力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甲基磺酸乙酯诱变籼稻恢复系材料676R,获得一份籽粒宽度和千粒重显著增加的突变体gw87。对该突变体进行表型观察、农艺性状调查及外源油菜素内酯(BL)敏感性、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测定,了解其表型特征及生理特性。调查gw87与676R杂交F1的表型和F2群体的分离情况,分析其遗传行为;选取该群体中的突变植株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利用gw87与粳稻品种日本晴杂交的F2代作为定位群体,通过MutMap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遴选候选基因并进行DNA和cDNA测序验证。利用qRT-PCR分析gw87和676R中BR合成途径基因OsDWARF4D11D2的表达差异。【结果】与野生型亲本676R相比,gw87突变体的株高降低,节间缩短,其中,倒一节间长度缩短最大,并呈现出扭曲的形态;叶片长度减少,宽度增加;单株有效穗数、主穗穗长和结实率显著降低,但籽粒宽度和千粒重显著增大。BL敏感性试验显示,gw87突变体幼苗对外源BL的敏感性降低。光合色素和光合参数测定表明,gw87光合色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也有所增加。遗传分析表明gw87的突变性状是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MutMap分析显示gw87突变基因位于第5染色体中部,在该染色体区域仅有1个碱基突变引起编码氨基酸变化;分子标记连锁分析表明该突变基因位于InDel标记X2和X3之间约101 kb的染色体区域;综合这两方面分析结果,最后遴选出gw87候选基因是编码一个含有AP2/EREBP DNA绑定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基因LOC_Os05g32270。对该候选基因进行DNA和cDNA测序验证,发现gw87突变体中该基因DNA的第1 041位的碱基由G突变为A,导致与该位点相邻的76 bp内含子序列被剪接为外显子,引起阅读框移码,蛋白翻译提前终止。qRT-PCR分析显示gw87突变体中BR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表明gw87突变体中BR信号减弱。【结论】gw87smos1shbrla1ngr5的新等位突变体,但与这些突变体表型不同,gw87籽粒的宽度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可能是LOC_Os05g32270的突变位点不同,导致其编码蛋白的功能活性不同所造成。  相似文献   
89.
为实现弱筋小麦优质稳产,解决当前弱筋小麦存在品质稳定性差的问题。本试验以弱筋小麦‘宁麦13’为试材,结合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增密减氮对弱筋小麦的产量、群体质量指标以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0 kg/hm2施氮水平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小麦LAI、干物质积累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密度超过240×104/hm2会导致LAI、干物质积累量、产量下降。在240×104/hm2密度条件下,施氮量超过240 kg/hm2会导致小麦叶面积指数、SPAD值、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下降。适当的增密减氮有利于提高弱筋小麦的优质稳产,而过量增密减氮则会导致小麦产量下降,品质不稳定。为实现产量和品质的最优化,生产上推荐采用种植密度为240×104/hm2,施氮量为180 kg/hm2,氮肥运筹为7:1:2:0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0.
为探究小麦花后早期增温对其旗叶和籽粒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黄淮海南片主栽小麦品种安农0711和烟农19为试验材料,通过在小麦花后0~10 d搭棚覆盖PO薄膜方式进行人工模拟增温(增温1~ 3 ℃),测定分析了花后早期增温后小麦旗叶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和籽粒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温对照相比,增温显著降低了旗叶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 CAT和POD活性,增加了旗叶胞间CO2浓度和MDA含量,加速了旗叶衰老,使籽粒长度、宽度、厚度和千粒重均下降,安农0711和烟农19的粒重降幅分别为5.43%和7.34%。这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花后早期增温不利于小麦旗叶光合和抗氧化作用,加速旗叶衰老,抑制籽粒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