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超声辅助水相酶解提取文冠果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文冠果种仁粉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预处理样品,采用水相酶解法提取文冠果油。研究了酶种类、酶解pH值、固液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文冠果种仁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游离油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和碱性蛋白酶均能有效促进蛋白质的水解,提高文冠果油的得率;水相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6(g∶mL),温度45℃,碱性蛋白酶(pH值7.0)用量3.0%,纤维素酶(pH值4.5)用量1.0%,反应时间8h(各反应4h),游离油的总提取率可达81.2%。水酶法无溶剂残留,是一种提取文冠果油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2.
叶片的光泽是观赏植物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从所测定的22个科、45个属共83种常见观赏植物叶片光泽度的结果来看,叶片光泽度在科、属、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另外,此试验还着重就一种植物多功能养护剂对这些观赏植物叶片光泽度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养护剂处理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观赏植物叶片的光泽度。与清水相比,经养护剂处理后,所测定的83种植物叶片光泽度提高1.08~5.12倍,其中78种(占94.0%)植物的叶片光泽度提高1.5倍以上,且叶片显得深绿、硬挺,从而显著改善大部分植物的观赏品质,提高其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萝卜叶不同萃取组分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方法]通过对萝卜叶水提原液、水提不同萃取组分及萃取后的水相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试,对萝卜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以石杉碱甲为对照,萝卜叶不同萃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石杉碱甲、二氯甲烷组分、乙酸乙酯组分、石油醚组分、正丁醇组分、水相、萝卜叶水提原液。[结论]萝卜叶具有较好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34.
35.
以水为流动相,宽分布葡聚糖为标准,用水相凝胶色谱法测定土壤溶解态有机质的分子质量及分子质量分布.样品的进样量、流动相流速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36.
水相酶解法提取菜籽油与菜籽蛋白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提高菜籽蛋白的利用率,采用水相酶解法提取菜籽油与菜籽蛋白,以超滤法分离菜籽蛋白,重点对酶处理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试验对各种酶的作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确定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按活力比3∶1配方的复合酶处理效果较好;由优化试验得出酶处理的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5,酶用量30 U/g,酶处理时间10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高质量的菜籽油与菜籽蛋白,油与蛋白质得率分别为92.6%、82.3%。  相似文献   
37.
~(134)Cs在水相生态系中以指数回归形式消长;水生动物对~(134)Cs的吸收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吸收较快,后期较慢。蝌蚪(Larva of Rana esculenta L.)对~(134)Cs的吸收速率最快,草鱼(Ctenoparyn-godon idellus)和鳝鱼(Fluta alba)居中,螺蛳(Bellamya purificata)和黄蚬(Corbicula sandaiR.)较慢;水生动物对~(134)Cs的富集系数(K)与时间(t)成简单的直线关系,富集系数的顺序为蝌蚪>螺蛳>黄蚬>草鱼>青蛙>鳝鱼;青蛙主要通过消化系统摄取水体中的~(134)Cs,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各器官中。  相似文献   
38.
戴颖  戴辉 《农业与技术》2007,27(6):109-109
1问题的提出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为了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关心生态问题、研究生态问题、解决生态问题。本文从几个与水相关的问题入手,探讨我生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以适应和谐、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39.
从桑枝皮醇提物萃取的不同组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桑枝皮中获取有效的药用功能性成分,以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一步萃取并分离桑枝皮醇提物(MBBEE)中的活性成分,获得的正丁醇萃取组分(n-BuOH)和剩余水相组分(Res)占MBBEE总量的94.26%(其中Res组分得率达73.72%,n-BuOH组分得率为20.54%),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3种萃取组分的得率总共不足2%。对各种样品的活性成分检测表明,MBBEE中含有的总黄酮、总多酚和总糖3种活性成分分别为39.99、56.24和16.37mg/g,而以上3种活性成分在n-BuOH组分中分别为74.25、107.49和14.21mg/g,在Res组分中分别为262.16、118.70和75.88mg/g。对各种样品的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游离氨基酸含量为n-BuOH组分>MBBEE>Res组分。各种样品的体外生物活性试验显示,MBBEE、n-BuOH组分和Res组分均具有很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以及对酪氨酸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其中: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以Res组分最强,抑制中值(IC50)为100μg/mL;对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以n-BuOH组分最高,IC50为5.2μg/mL;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以Res组分最高,IC50为2.8μg/mL。试验结果表明,从桑枝皮醇提物中萃取的n-BuOH组分和Res组分是降血糖以及抗氧化、抗衰老、美白的功能性成分。  相似文献   
40.
[目的]为研究表面活性剂对PCBs的解吸效果的强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Tween80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AB)3种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多氯联苯(PCBs)解吸效果及其本身在水和土壤中的分配,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在水和土壤中的定量分配对PCBs的解吸行为的影响。[结果]单种表面活性剂对PCBs的解吸效果的强化作用为:Tween80SDBSHTAB;3种表面活性剂在土壤上都有较大的吸附,吸附作用大小为:HTABTween80SDBS;表面活性剂对PCBs解吸效果的强化作用主要由表面活性剂水相胶束浓度贡献,且PCBs的解吸率同水相胶束浓度正线性相关。在土壤修复过程中,为使土壤中PCBs达到较大的解吸,必须使用较高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使水相表面活性剂对PCBs的解吸强化作用大于吸附态表面活性剂的PCBs解吸的抑制作用。[结论]得到了3种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的PCBs的解吸效果的强化作用,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