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32篇
  免费   531篇
  国内免费   581篇
林业   3122篇
农学   505篇
基础科学   445篇
  3007篇
综合类   4431篇
农作物   242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1631篇
园艺   524篇
植物保护   690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77篇
  2022年   431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417篇
  2016年   522篇
  2015年   530篇
  2014年   712篇
  2013年   795篇
  2012年   874篇
  2011年   870篇
  2010年   820篇
  2009年   845篇
  2008年   904篇
  2007年   736篇
  2006年   637篇
  2005年   640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鹅属草食家禽,生长快、耐粗饲,其产品风味独特、品质优良,是农民增加收入的良好途径。发展种草养鹅业,增加绿色植被,有利于保护生态。此外,鹅的抗病力很强,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发育,不使用药物添加剂,其产品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对促进人类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2.
玉米子粒自然脱水速率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 2 3个不同熟期玉米杂交组合生理成熟后 10d内子粒自然脱水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生理成熟时子粒含水量在 31 96 %~ 4 3 6 0 % ,同一熟期的材料子粒脱水速率有显著差异 ,变幅在 0 18%~ 1 80 %。子粒脱水速率大小与生理成熟早晚无明显相关 ,受生理成熟时含水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3.
十二个紫花苜蓿品种第一茬草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2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第一茬草土壤水分状况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第一茬草土壤含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第一茬草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呈现高一低一高的“V”字型变化,这种规律性变化与苜蓿根系发育特点、吸收特性有关。所有引进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均大于地方品种会宁。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不同温度、培养料绝对含水量和pH值对鲍鱼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鲍鱼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1℃,最适温度28℃;培养料适宜的绝对含水量65%~75%;菌丝生长的适宜pH值为5.02~7.24,最适pH值5.02。  相似文献   
995.
甘肃河西走廓绿洲的荒漠化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土工实验中标准击实试验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高次多项式插值的一般准则:若残差χ^2值最小及χ^2分布的累积概率较小,则通过其选取的多项式阶数是适宜的,用MATLAB实现之,简单易行,从而为求解岩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可望在土工试验数据处理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7.
采用Hungate厌氧滚管计数技术和气相层析仪检测土样甲烷含量,研究分析了不同植被下黄松泥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种群的数量变化和土壤的甲烷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下的黄松泥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在107~108cfu/g干土之间,变化范围不超过2个数量级.水稻田土壤和水稻分蘖期土壤中的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其它植被下土壤的甲烷氧化菌种群,但相互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它们的甲烷氧化速率却差异显著.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对土壤氧化甲烷速率有影响但不显著.在氧化甲烷活性很低的土样中加入外源甲烷,可刺激土壤中的甲烷氧化菌增殖,并可诱导甲烷氧化速率达到最大值,但不同植被的土壤达到氧化甲烷最大速率所需的诱导时间不同.不同植被土壤间的甲烷氧化最大速率略有差异,以水稻田土壤为大.  相似文献   
998.
水稻收割时期,干燥速度与产生裂纹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谷黄熟85%~90%,稻谷水分23%~25%时为透时收割期,过早收割不仅产量低,而且青米,基白米多,过晚收割,特别是晴雨突变,裂纹米,茶色米多,透明度低,光泽差,食味变劣。干燥速度过快(减干率在0.8%/h以上)或形成过干燥米,均严重地产生裂纹米,裂纹米在精白过程中几乎全部变为碎米,屑米,造在外观品质低下,食味品质变劣,形成等外级米,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99.
秋冬季节松针中的有机物质含量较高,含水量则较低,故采集鲜松针叶的时间选择在秋冬时节。将采集收获的新鲜松针叶(马尾松、黑松、赤松.黄山松、云南松、油松、红松、樟树松等松树新鲜针叶均可1切碎后用干燥机快速干燥:若采取自然干燥法.则须将针叶均匀地摊放在通风处晾干,切忌日晒.否则鲜松针叶中80%以上的胡萝卜素会分解。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针对延河流域人工植被建造存在植被退化的问题,比较了自然植被与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差异及其土壤水分效应,探寻人工植被退化的原因,为延河流域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共采集57个气象站点1980-2000年的气候数据,并根据降雨和温度变化,将延河流域划分为17个环境梯度单元,测定了自然植被地上生物量及0~5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析自然植被的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自然植被与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及相应的土壤水分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延河流域自然植被地上生物量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从西北向东南呈现逐渐递增的变化趋势。自然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年均总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年均生长季温度呈负相关关系;相同气候区的自然植被地上生物量随坡位和坡向的变化差异均很大。以自然植被为参照,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最大超载可达30 425.83g/m2,最小超载为118.93g/m2,平均为6 668.00g/m2,说明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明显超出了自然状态下所能承载的范围。与自然植被相比,人工植被土壤水分最大亏缺量可达80.5g/kg,说明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的超载引起平均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自然植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干层,进而导致人工植被群落的衰退或死亡。【结论】生物量超载是引起土壤水分耗竭、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植被恢复重建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特定立地环境条件下潜在生物量的制约,而不是盲目地选择不适宜的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