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03篇
林业   141篇
农学   398篇
基础科学   28篇
  105篇
综合类   2125篇
农作物   29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09篇
园艺   469篇
植物保护   66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1八角苗期主要病害及其防治1.1炭疽病苗木发生此病一是种子带有病菌,二是大树传播,该病发生后,影响苗木生长,甚至死亡。该病大树和苗木均会发生,其在八角苗或树的不同部位,常呈现不同症状,叶片发病多在叶缘、叶尖和叶片中部。初期出现暗褐色水渍状小斑,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的黄褐色大斑,后期病斑中部变为灰褐色,其上密布小黑点,病斑中央穿孔,叶片渐渐桔萎脱落,湿度较大时,病斑为桔红色,并有粘状小颗  相似文献   
42.
<正>一、玉米顶腐病在龙江县的发生情况玉米顶腐病是玉米上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2005年6月中旬玉米顶腐病在我县玉米田首次大面积发生,造成玉米生产上严重的产量损失,有的地块造成毁种。2009年5月末至6月上旬有零星发病,玉米大部分在3叶1心至4叶1心。2010年,我县顶腐病又一次大发生,6月上旬全县玉米发病面积在10万亩以上,发病时大部分玉米植株  相似文献   
43.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一、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  相似文献   
44.
<正>小麦条锈病是影响我省小麦生产的最主要病害。据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近期调查,该病已于2014年11月19日在梓潼县文昌镇铜鼓村、自强镇长征村两块麦田始见病株,3个发病中心,均为单株单叶发病,为该县近5年发生较早年份。同日也在剑阁县武连镇跃进村一块麦田查见小麦条锈病,2个发病中心,均为单株单叶发病,比上年提早10d。另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已经产生,我省2014年暖冬气候特征明显,有利于小麦条锈病冬  相似文献   
45.
《果农之友》2011,(2):48-48
果树伤口一般包括剪口、锯口、病疤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等造成的果树表皮和皮层破坏、木质部断裂和外露现象。生产上大部分果农不注意保护伤口,少数仅对大的锯口和腐烂病疤进行保护,危害有三,一是伤口容易感染侵染性病害,例如,苹果腐烂病、苹果干腐病、桃树流胶病等。据调查,90%以上的腐烂病是从伤口侵染的。  相似文献   
46.
我国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来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0):130-134
玉米茎腐病是一种世界性土传真菌病害,该病害在我国玉米产区均有发生。近年来,受耕作制度(如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的改变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生产中使用的高抗茎腐病的玉米品种不多等因素,致使田间病原菌数量增加,我国玉米茎腐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针对玉米茎腐病危害逐年加重的现状,本文系统综述了玉米茎腐病致病菌、发病症状表现、病情分级标准、病害侵染规律、抗性鉴定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了玉米茎腐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7.
葡萄霜霉病菌侵染抗病和感病品种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苯胺蓝染色结合扫描电镜的方法,观察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在葡萄感病品种‘红提’和抗病品种‘北玫’中的侵染过程,发现两品种从接菌到显症的过程基本一致,但孢子囊伸出气孔的时间、伸出孢囊梗气孔比例、孢囊梗数量及孢囊梗分支,‘红提’比‘北玫’多;菌丝在‘北玫’上生长速度慢,后期生长量也较少。‘红提’的潜育期为4 d,而‘北玫’的为5 d,‘红提’和‘北玫’的长菌丝、分支的长菌丝、疏松菌丝体出现的时间也不同。菌丝生长一段时间后,在‘北玫’上停留在疏松菌丝体阶段,而‘红提’96 h时叶片组织内长满致密的菌丝体。两品种在初生菌丝和长菌丝阶段产生吸器的频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8.
摘要:为了解贵州省麻江县蓝莓基地菌根侵染情况,采用酸性品红染色法对麻江县3个蓝莓基地的兔眼蓝莓和龙崩基地不同品种的蓝莓进行菌根侵染情况调查,并对其根际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蓝莓菌根比较简单,主要有四种类型:丛枝菌根、杜鹃花类菌根、具柱状囊泡类型的菌根和外生菌根。各样地蓝莓菌根侵染情况不高;不同基地蓝莓菌根侵染率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品种蓝莓菌根侵染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15a生蓝莓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3~5a生蓝莓(P<0.05)。蓝莓根系菌根侵染率与土壤P、SOC呈显著正相关(r>0.9,P<0.01)、与全K、pH值呈显著负相关(r<-0.89,P<0.01)。  相似文献   
49.
我国马铃薯主产区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我国马铃薯病毒病发生情况,在马铃薯主产区黑龙江、内蒙古、甘肃、云南等马铃薯田采集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样品、疑似样品和随机无症样品,试管苗和原原种为随机样品,共649份。应用DASELISA方法筛查6种马铃薯主要病毒:PVX、PVY、PVS、PLRV、PVM和PVA。结果表明:129份样品为阳性,PVY的检出率最高,为9.86%,PVS次之,为6.47%;试管苗PVS检出最多,为32份,原原种PVX检出最多,为10份,大田样品PVY病毒发生比例最高,为54份;有38份样品是由多种病毒复合侵染造成的,大田PVY+PVS复合侵染率最高,为2.93%,PVS+PVY+PLRV次之,为0.98%,试管苗PVS+PVM复合侵染率最高,为4.85%。通过历年的检测结果比较,试管苗中PVS病毒检出率最高,原原种中PVX和PLRV病毒成为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大田样品中PVY检出率一直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50.
滨麦(Leymus mollis)是小麦的三级基因源,具有改良小麦所需的许多优良性状。为了将滨麦中的优异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通过远缘杂交获得小麦-滨麦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以选自普通小麦7182与滨麦衍生后代M42(2n=54)F_6代的株系M11005-1-2-7-10-1-1(M11005A)为供试材料,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原位杂交、分子标记、抗病性等综合鉴定。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M11005A有44条染色体且配对良好,可以稳定遗传。原位杂交及分子标记结果表明,M11005A含有42条普通小麦染色体和1对来自滨麦Lm#3Ns的染色体,并且用Oligo-pTa535探针得到了Lm#3Ns的FISH核型;筛选出6个EST及8个PLUG特异分子标记可以用来鉴定Lm#3Ns染色体,其中只有1个EST和4个PLUG标记可以同时在M11005A中扩增出滨麦和华山新麦草的条带,说明滨麦的Lm#3Ns染色体与华山新麦草的3Ns基因组之间存在差异。M11005A的穗长、穗型、小穗数、千粒重与亲本7182无显著差异,但分蘖数较7182显著增加,株高显著降低。抗条锈病鉴定结果显示,苗期M11005A对条锈菌生理小种CYR29和CYR34表现高抗,对CYR32表现高感,成株期对CYR32和CYR33混合小种表现高抗,推测滨麦的Lm#3Ns染色体携带对CYR29和CYR34小种的抗性基因,又携带了成株期对CYR32和CYR33的抗性基因。因此,M11005A可以作为抗源应用于小麦的条锈病抗性改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