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54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62篇
  26篇
综合类   124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渔用高强度聚乙烯编织线(以下简称HSPE编织线)和普通聚乙烯编织线(以下简称PE编织线)的拉伸力学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编线工艺(编织线捻距为27mm、线股结构为3×16、线芯用丝数量为7和线芯为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条件下,规格为“HSPE-37tex×3×16+7”HSPE编织线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分别比规格为“PE-37tex×3×16+7”PE编织线增加了10.0%和9.1%,而前者的断裂伸长率比后者减少了11.3%;在同等编线工艺(编织线捻距为30mm、线股结构为4×16、线芯用丝数量为18和线芯为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条件下,规格为“HSPE-37tex×4×16+18”HSPE编织线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分别比规格为“PE-37tex×4×16+18”PE编织线增加了8.1%、6.1%,而前者的断裂伸长率比后者减少了13.3%;HSPE编织线较PE编织线具有强力优势,HSPE编织线在渔具或网箱上推广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2.
编线工艺对渔用高强度聚乙烯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7年3月~2008年12月在东海水产研究所开展了编线工艺对渔用高强度聚乙烯(HSPE)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捻距范围(公称直径3.0 mm和3.9 mm编织线的试验捻距范围分别为11.1~29.2 mm、16.4~48.5 mm)内,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线芯用丝数量和线芯结构等)相同,则以不同捻距编织的相同公称直径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及单线结强力均随捻距的增加而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及线密度则随捻距的增加而减小;多项式回归方程显示,断裂强力与捻距、单线结强力与捻距均显示较好的相关性(R2≥0.987 7)。在线芯用丝数量范围(公称直径3.0 mm和3.9 mm编织线的试验用线芯用丝数量范围分别为0~36、0~64)内,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捻距和线芯结构等)相同,则以不同线芯用丝数量编织的相同公称直径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及线密度均随线芯用丝数量的增多而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则随线芯用丝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多项式回归方程显示,断裂强力与线芯用丝数量、单线结强力与线芯用丝数量均显示较好的相关性(R2≥0.969 5)。若其它条件(包括线股结构、捻距和线芯用丝数量等)相同,则将线芯结构由不加捻的平行丝束改为捻度为32 T/m的线股后,公称直径2.5 mm渔用HSPE编织线的断裂强力、单线结强力、断裂伸长率和线密度均有一定的增加。捻距、线芯用丝数量及线芯结构对渔用HSPE编织线拉伸性能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3.
不确定度在链条极限拉伸载荷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链条极限拉伸载荷测量中引入了不确定度,通过大量的试验测试找出了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煮。在此基础上,推导出计算链条极限拉伸载荷不确定度的公式,给出了不确定度在报告中的表述方法,讨论了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鲜食玉米苞片在整个收获期的物理性质和拉伸性能,旨在实现以最小能量断裂苞叶,进行高效脱皮,降低籽粒破损率。【方法】以金银花1918和闽双色9号2种鲜食玉米为研究对象,以断裂力、抗拉强度和断裂能为参数进行收获期鲜食玉米叶片拉伸试验和叶鞘拉伸试验,比较分析苞叶含水量、苞叶厚度和拉伸载荷方向对叶片和叶鞘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叶片拉伸性能对断裂力和断裂能有极显著影响(P<0.01),但对抗拉强度影响不明显(P>0.05);叶片纵向拉伸的平均断裂力、抗拉强度和平均断裂能分别约为横向拉伸的3.91倍、4.70倍和11.20倍;苞叶含水量对叶鞘的拉伸性能有极显著影响(P<0.01),叶鞘厚度的断裂力和断裂能对叶鞘的拉伸性能有极显著影响(P<0.01),但对叶鞘厚度的抗拉强度无显著影响(P>0.05);叶鞘拉伸受力与自然受力方向的夹角相关,夹角越小受力越大,夹角越大受力越小。【结论】叶片的机械剥皮过程更易发生横向断裂,增加对苞叶的拉力角可以降低苞叶机械剥离的损耗,提高机械剥皮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45.
主要探讨了真空吸辊在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线中应用的优点和其典型结构原理。  相似文献   
46.
穴盘水稻秧苗茎秆蠕变与应力松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深入了解穴盘水稻秧苗茎秆拉伸过程中的力学特性,该文利用微控电子万能试验机对穴盘水稻秧苗茎秆常规拉伸、蠕变与应力松弛特性进行测试与分析。试验表明:常规拉伸一般有2次断裂,1次断裂前,应力-应变为线性关系,没有明显的屈服过程,且平均断裂应力大小随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拉伸蠕变和应力松弛过程分别利用伯格斯四元件模型和麦克斯韦五元件模型进行描述。通过对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相关的模型参数,基于选用的流变模型和本构方程,结合秧苗茎秆的生物体特点,分别对蠕变速率、蠕变柔量和应力松弛速率、应力松弛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蠕变和应力松弛过程都是弹性动力与黏滞阻力之间彼此牵制的过程;蠕变过程产生与蠕变时间和初始应力呈正相关的塑性应变,应力松弛过程导致茎秆大分子链发生变化,均对秧苗茎秆造成一定损伤;秧苗茎秆内部含有柔嫩与粗壮2种组织结构。研究结果可为秧苗机械拔取的损伤评估和相关仿真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目的】设计一种模拟搂膜作业状态下的弹齿式夹持装置,通过残地膜力学性能拉伸试验,对影响立秆搂膜机残膜回收作业效果的残膜力学性能指标(残地膜最大载荷、断裂延伸率)与残地膜破损程度、残膜回收作业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方法】以残膜破损情况、拉伸速度作为试验影响因素,以最大载荷、断裂延伸率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二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运用minitab数据分析软件,对残地膜力学性能拉伸试验所得试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拉伸试验速度的增大,残地膜的断裂延伸率增大,残地膜破损程度与最大载荷之间表征出正相关性.【结论】其残地膜力学性能的研究为立秆搂膜机具的设计及其工作参数的探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8.
为探究经过不同热处理的小米粉对小麦面团品质的影响,将小米粉分别进行膨化、蒸制和炒制热处理,经蒸制和炒制的小米粉按照0、5%、10%、15%、20%、25%、30%和35%的比例添加到小麦粉中,膨化小米粉按照0、2%、4%、6%和8%的比例添加到小麦粉中,分别对混合粉面团的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小米粉的灰分、蛋白质、脂肪、总淀粉和总膳食纤维含量均下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升高(炒制组除外)。不同热处理小米粉的添加量对小麦面团粉质特性和拉伸特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面团的粉质特性随小米粉含量的增加而减弱;添加蒸制和炒制小米粉的面团粉质特性较好。随着小米粉含量的增加,添加膨化小米粉的面团的拉伸特性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添加蒸制和炒制小米粉的面团的拉伸特性则逐渐减弱,且3个处理的拉伸特性都随醒面时间的延长有所增强,不同处理之间的拉伸特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49.
早龄混凝土的拉伸、压缩徐变规律及其结构徐变应力计算方法是对早期裂缝进行有效预测并控制的关键。既有的徐变研究主要侧重于成熟混凝土,而早龄混凝土徐变相关的科学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对早龄混凝土的压缩和拉伸徐变研究成果、测试方法及其徐变应力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综述。研究表明:目前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压缩徐变试验测试尚无规范可循,相关试验数据较为缺乏;混凝土早龄期徐变预测模型基本未考虑其在低应力水平下的非线性性质;早龄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徐变应力理论分析方法亦不尽完善。基于系统试验研究和固化徐变理论建立混凝土非线性徐变理论模型,对早龄混凝土结构采用同时考虑受拉和受压不同应力松弛特性的非线性徐变应力理论计算方法,应可提高早龄结构的有限元仿真精度。  相似文献   
50.
玉米黄粉是湿法玉米淀粉加工的副产物。为充分利用这种副产物生产可降解塑料,将其与增塑剂甘油混合后,经单螺杆挤压机制成母粒,母粒再被热压成型为试验片,并对试验片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有20%甘油的试验片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质;以Halsey方程为基础,建立的模型能预测试验片拉伸强度与相对湿度关系,经验证模型与实际测量值具有良好的拟合性;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验片内部结构的结果表明它具有均匀的结构;热重分析的结果表明可降解试验片在170℃以下时能保持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