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36篇
  免费   3463篇
  国内免费   4291篇
林业   4597篇
农学   3623篇
基础科学   6276篇
  19159篇
综合类   37494篇
农作物   2478篇
水产渔业   111篇
畜牧兽医   3189篇
园艺   4776篇
植物保护   2587篇
  2024年   771篇
  2023年   2427篇
  2022年   2638篇
  2021年   2788篇
  2020年   2466篇
  2019年   2938篇
  2018年   1736篇
  2017年   2521篇
  2016年   2977篇
  2015年   2993篇
  2014年   4333篇
  2013年   4232篇
  2012年   5268篇
  2011年   5184篇
  2010年   4496篇
  2009年   4390篇
  2008年   4313篇
  2007年   3601篇
  2006年   3424篇
  2005年   3170篇
  2004年   2213篇
  2003年   1925篇
  2002年   1535篇
  2001年   1426篇
  2000年   1196篇
  1999年   1018篇
  1998年   820篇
  1997年   808篇
  1996年   726篇
  1995年   777篇
  1994年   767篇
  1993年   781篇
  1992年   743篇
  1991年   892篇
  1990年   704篇
  1989年   711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2年   20篇
  1965年   19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15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22篇
  1954年   12篇
  1953年   72篇
  1952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农业机械》2015,(2):19-21
在世界上第1台带液压装置的拖拉机刚问世的时候,雷肯就为其生产出配套的液压翻转犁。世界翻转犁的创新和发展潮流一直由雷肯引领。该翻转犁所有关键部件经过世界先进的热处理工艺加工,坚固耐磨损,30多种不同犁体供选择,设和所有的土壤类型。质量小,拖拉机配套性能优秀,耗能低,寿命长,牢固的犁头,能够承受高强度作业。异型钢犁梁结构结实,梁壁厚,十分牢固,该犁梁能够拓展再安装一堆犁体,雷肯翻转犁一大特点是保证翻转犁体质量小,使用寿命长。在德国本土雷肯的翻转犁市场占有率超过65%。  相似文献   
992.
<正>1项目实施的背景据调查,在过去的20多年中,廊坊市大部分土地是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即小型农机具作业。连年耕作,导致土壤耕层深度只有12~15厘米左右,土壤板结严重,阻力不断增大,致使在耕作层与心土层之间形成了一层坚硬、封闭的犁底层,其厚度可达6~10cm,厚硬的犁底层阻碍着土壤上下水气的贯通和天然降水的贮存,土壤板结严重,导致地力逐年下降。小型农机具的连年作  相似文献   
993.
水稻是全球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温带及高湿气候地区的重要栽培作物,但高温高湿气候又有利于各种病害发生,因此导致的减产损失极其严重。近些年,由于耕作栽培方式的改变,抗性品种研发推广,以及生物农药的合理使用使水稻病害有所好转,但稻瘟病的危害仍然比较严重。1稻瘟病的种类和发病特征稻瘟病是由稻梨孢真菌引起的一种水稻病害,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  相似文献   
994.
杨望  张硕  杨坚  周杰  路宏 《农机化研究》2015,(7):176-180
采用田间物理测定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测定了收获期木薯种植地耕作层不同深度的土壤硬度,建立了耕作层深度与土壤硬度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土层深度对土壤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建立的木薯地耕作层土壤硬度与深度的数学模型精度高,硬度与深度基本上成3次方的非线性关系;采用盖膜方式种植的木薯地,其土壤硬度先随土层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后随土层深度的增大而缓慢增大或减小;不采用盖膜方式种植的木薯地,其土壤硬度先随土层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后随土层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后又随土层深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水分非均匀分布条件下旱地土壤CO2的排放特征,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SI、SDI12、SDI15及SDI18共4个处理的CO2排放通量。结果表明:总体上CO2排放通量平均值表现为SISDI12SDI15SDI18,但仅SI处理与SDI18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2次灌水后SDI处理土壤CO2排放较高的WFPS范围分别是25.9%~33.8%和31.5%~33.0%,低于SI处理出现高峰排放的WFPS分别为47%和34.1%;由于温度的影响第2次灌水后CO2排放通量总体上高于第1次灌水后,但第1次灌水后CO2排放通量与温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第2次灌水后两者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可能存在过高温度下的土壤呼吸抑制。此外降雨发生时空气湿度的增加对微生物的呼吸有刺激作用,各处理降雨后出现了短期的CO2排放通量的小高峰。  相似文献   
996.
土壤深松技术是具有改善农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加作物产量的一种土壤耕作新技术。为了确定该技术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程度,在新疆焉耆县大田开展常规翻耕和深松耕作方式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深松处理同常规翻耕处理相比,增加了土壤耕层的蓄水,减少了土壤容重,改善了土壤肥力和土壤盐碱度,提前了作物生育期,增加了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997.
研究沼液作追肥对制种玉米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文章以制种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计随机区组试验设,研究沼液追肥对制种玉米经济性状、产量、土壤化学性质、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T1(沼液1500kg·hm-2+142.50 kg N·hm-2)有机质含量最高,与其他处理间达到了显著差异;T1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达12.67 g·kg-1,与CK(150 kg N·hm-2),T2(沼液22500 kg·hm-2+138.75 kg N·hm-2)间达到了显著差异;土壤速效磷含量,土壤p H值,土壤电导率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对穗行数,行粒数、穗粒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T3(沼液30000 kg·hm-2+135 kg N·hm-2)千粒重最高,与CK,T2,T4(沼液37500 kg·hm-2+131.25 kg N·hm-2)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T2的产量,产值,经济效益最高。沼液做追肥可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但必须和化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998.
从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到走南闯北跨区作业"淘金";从人拉肩扛的传统耕作,到机械化"一条龙"免耕作业;从手握锄头的"老把式",到现代化大型农机操作手……山东省诸城市农机致富能手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他们能吃苦、懂技术、善经营,一个个新型农机手在致富路上演绎着别样风采。俺的"年薪"30万!走进赵佃相的家就像走进了一个农机展览馆。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免耕播种机、深松联合整地机、秸秆还田机等配套机具整齐排放,一应俱全。老赵一边保养着农机一边感慨地说,无论是"三夏"还  相似文献   
999.
基于FEM-SPH耦合算法的土壤切削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旋耕刀和土壤的FEM-SPH耦合仿真模型,基于FEM-SPH耦合算法,采用MAT147土壤材料和国家标准Ⅲ型旋耕刀,结合LS-DYNA971求解器,对土壤切削仿真进行了研究。对旋耕刀切削土壤的耕作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分析,得到了切削力和切土能耗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计算出旋耕刀单刀切土扭矩为8.75N·m,与试验结果接近。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耕作深度为主导因子,对切土功率影响较大,调整耕作深度可有效降低土壤切削的功耗,提高耕作效率。研究表明:FEM-SPH耦合算法可有效应用于土壤切削仿真,可为研究土壤的破碎机理和耕作器具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了垄作技术与保护性耕作技术各自的发展现状,对垄作技术的特点和耕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模式、特点及实施条件等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比较两种耕作方式的优缺点,对垄作技术与保护性耕作技术联合应用的技术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