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0篇
林业   43篇
农学   102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471篇
农作物   130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235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菜豆普通细菌性疫病菌在土壤和植株残体中的越冬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估菜豆普通细菌性疫病菌地毯草黄单胞杆菌菜豆致病变种或褐色黄单胞菌褐色亚种在土壤及植物残体中的越冬能力,对采自黑龙江、内蒙古、山西、河北及新疆的18块菜豆生产田的20份土壤及14份植物残体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在MT选择性培养基上有12个土壤样品和13个植株残体样品提取液产生典型的类似黄单胞菌菌落。选取29个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有27个分离物对菜豆品种"英国红"致病。利用地毯草黄单胞杆菌菜豆致病变种和褐色黄单胞菌褐色亚种的特异性引物X4c/X4e及褐色黄单胞菌褐色亚种特异性引物Xf1/Xf2对29个分离物进行多重PCR检测,其中17个分离物为地毯草黄单胞杆菌菜豆致病变种,10个分离物为褐色黄单胞菌褐色亚种。结果表明,菜豆普通细菌性疫病菌可以在黑龙江、内蒙古、山西、河北的一些菜豆种植区的土壤及植株残体中越冬存活。  相似文献   
102.
丹旱糯3号是辽宁省丹东农科院稻作所早稻研究室通过籼粳亚种间复合杂交,采用集团与系谱法相结合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从播种至成熟全生育期113天,比对照品种郑州早粳多3天,属于中晚熟品种.株高94.3厘米,茎秆粗细中等.叶色较绿,叶片较长.  相似文献   
103.
以海藻酸钙为载体包埋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Y-2的菌体细胞,对固定化细胞催化合成γ-氨基丁酸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0℃,同时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固定化细胞酶活最适反应pH为3.8。细胞经固定化后pH稳定性明显增加,GAD酶活回收率普遍高于游离细胞。0.1%Triton X-100具有较强的酶活促进作用。固定化细胞的GAD在酶促反应中并不存在底物抑制现象。在上述最优条件下进行菌体生产力测试,固定化细胞转化L-谷氨酸单钠盐11 h后,转化液γ-氨基丁酸的浓度达到了2.79 g/L。  相似文献   
104.
从牛鼻黏膜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生产透明质酸的菌株,用16S rDNA分析鉴定该菌为马链球菌马亚种,该菌摇瓶发酵生产透明质酸的产量可达3.0 g/L,适合进行透明质酸的发酵生产,Hyl和sagA是影响透明质酸生产质量的最为关键的2种基因,采用PCR检测技术检测出该菌有毒力因子Hyl和sagA.研究结果为构建毒力基因缺失突变株和进行高产透明质酸菌种的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5.
对大口黑鲈北方亚种(N)、佛罗里达亚种(F)及其正交子代(N♀×F)和反交子代(F♀×N)幼鱼的耐低温限度、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驯化温度为20 ℃,降温速率为2 h/℃时,北方亚种的半致死低温最低为(3.10±0.17) ℃,佛罗里达亚种最高,为(5.05±0.21) ℃,正、反交子代介于两亲代群体之间,分别为(4.80±0.06) ℃和(4.20±0.17) ℃,对4种鱼的半致死低温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4种大口黑鲈的半致死低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封闭式流水装置测定大口黑鲈北方亚种、佛罗里达亚种及正反交子代的昼夜平均耗氧率分别为0.136 8 mg/(g·h)、0.1811mg/(g·h)、0.168 1mg/(g·h)和0.138 8 mg/(g·h),4个群体的昼夜平均耗氧率差异不明显。窒息点测定显示佛罗里达亚种的窒息点最高为0.4 mg/L,北方亚种的最低为0.33 mg/L,4个群体在窒息点上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6.
猪链球菌病是链球菌属中马链球菌兽疫亚种马链球菌类马亚种、Lancefield分群中D、E、L、群链球菌以及猪链球菌引致猪的疫病的总称。其中猪链球菌是引起猪链球菌的最主要病原,可引起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以及关节炎等症状。根据荚膜抗原的差异,猪链球菌分为35个血清型(1-3及1/2)及相当数量无法定型的菌株,其中1、2、7、型是猪的致病菌。2型最常见,也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7.
记述了中国2个蝴蝶新记录亚种,其中兰带枯叶蛱蝶云南亚种为枯叶蛱蝶属,采自云南省腾冲高黎贡山,研究标本保存于西南林业大学标本馆;云南矩环蝶马鞍底亚种为矩环蝶属,采自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马鞍底乡,研究标本保存于马鞍底中国·红河蝴蝶谷展览馆。  相似文献   
108.
对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的光合特性、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因素与提高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就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常出现的倒伏问题,提出对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光合产物积累及分配与植株抗倒伏能力关系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选取生活中常见的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干酪乳杆菌4种乳酸菌菌种进行混合培养,比较各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混合后正相互作用最强烈,实际浓度为理论浓度的15.6倍,总菌数达到2.8×108CFU/mL。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筛选用于果汁发酵的荔枝内生乳酸菌,为解决发酵果汁专用乳酸菌少的问题提供新思路.[方法]以荔枝果肉为试验材料,通过MRS-溴甲酚紫平板法分离筛选荔枝内生乳酸菌,测定初筛菌株的发酵产酸和生长能力,筛选出发酵性能最优菌株,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鉴定;以常用果蔬汁发酵菌种植物乳杆菌为对照菌株,进行荔枝内生菌发酵荔枝果汁的感官评价、微生物、理化指标和营养物质含量研究.[结果]从荔枝果肉中筛选出1株发酵性能优良的荔枝内生菌(编号LZ1),该菌菌落呈乳白色圆形凸起,边缘整齐,革兰氏阳性细菌,菌体细胞呈球形或卵圆形,单个、成对或链状排列;厌氧生长,能发酵纤维二糖、葡萄糖、果糖等8种碳水化合物;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与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dextranicum)的同源性达99%以上,结合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试验结果,鉴定该菌株为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该荔枝内生肠膜明串珠菌能在荔枝果汁中生长良好,发酵果汁无分层现象,有浓郁的荔枝清香味,感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菌植物乳杆菌(P<0.05,下同),活菌数达4.85×109 CFU/mL,高于植物乳杆菌,但差异不显著(P>0.05);肠膜明串珠菌和植物乳杆菌发酵果汁的乳酸含量(9.63和13.83 g/kg)显著高于不接菌果汁(0.44 g/kg),pH(3.73和3.54)显著低于不接菌果汁(4.68);荔枝内生肠膜明串珠菌发酵果汁中的维生素(Vc)含量高于植物乳杆菌和不接菌果汁,对果汁中果糖和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也强于植物乳杆菌,两株菌发酵果汁的葡萄糖含量分别较不接菌果汁下降31.4%和26.7%,果糖含量降幅分别为43.4%和21.7%;荔枝内生肠膜明串珠菌发酵果汁中游离氨基酸保留率为87.3%,略高于植物乳杆菌(84.4%),两株菌在发酵过程中各种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变化有所不同.[结论]筛选的荔枝内生肠膜明串珠菌在荔枝果汁中生长良好,发酵的荔枝果汁既保存和优化果汁的营养和口感,又增添益生菌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