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66篇
  免费   2752篇
  国内免费   3937篇
林业   3233篇
农学   2448篇
基础科学   5208篇
  11047篇
综合类   14147篇
农作物   1128篇
水产渔业   2487篇
畜牧兽医   2211篇
园艺   746篇
植物保护   3000篇
  2024年   203篇
  2023年   795篇
  2022年   1195篇
  2021年   1310篇
  2020年   1463篇
  2019年   1600篇
  2018年   1197篇
  2017年   1749篇
  2016年   2156篇
  2015年   1747篇
  2014年   2107篇
  2013年   2394篇
  2012年   3155篇
  2011年   2975篇
  2010年   2394篇
  2009年   2238篇
  2008年   2111篇
  2007年   2402篇
  2006年   1962篇
  2005年   1676篇
  2004年   1385篇
  2003年   1148篇
  2002年   948篇
  2001年   864篇
  2000年   712篇
  1999年   582篇
  1998年   488篇
  1997年   431篇
  1996年   394篇
  1995年   364篇
  1994年   372篇
  1993年   252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208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低温等离子体活性水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等离子体活性水(Plasma-activated Water,PAW)中富含活性氧(ROS)、活性氮(RNS)等活性成分,并具有低pH、高氧化还原电位、高电导率等特殊理化性质,近年来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非热物理加工方式被应用到食品杀菌与保鲜领域。低温等离子体活性水不仅能有效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霉菌等,还能维持食品本身的品质不受显著性破坏,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效率高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在于果蔬和水产品的保鲜及肉制品的加工工艺中,满足目前市场对绿色无公害的产品需求。本文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活性水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进展,讨论了低温等离子体活性水对微生物的灭活机理、对食品营养品质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及PAW目前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2.
热风干燥过程中山药水分状态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药的水分赋存状态的变化,以襄阳道地山药为材料,分别在60、70、80、90、100 ℃条件下进行热风干燥,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和差式量热扫描(DSC)技术,每隔15 min测定山药在热风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状态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60~90 ℃条件下,温度越高,干基含水率的降速越快。山药的T2弛豫图谱有3个较为明显的吸收峰,随干燥进程的延续,各峰面积均明显减少,其中自由水所在峰的面积降幅最大,表明干燥过程中自由水散失最多,而且自由水逐渐向半结合水和结合水迁移,冷冻峰和解冻峰也随之变小。但在100 ℃下干燥时,样品可能因表面板结导致干基含水率、低场核磁吸收峰升高,冷冻和解冻峰面积增加。因此,在实际干燥过程中,山药的热风干燥温度不宜高至100 ℃。  相似文献   
23.
面向养殖水体,传统光谱法对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检测模型构建的基础:源域(现有样本库)与目标域(检测地水体)间光谱数据独立同分布。但是当源域与目标域分布间存在差异时,由源域得到的低误差模型常在目标域上表现下滑。针对该问题,提出面向UV Vis光谱的域对抗训练网络(DAUVwpNet),将分布不同的源域和目标域数据映射至相同分布的特征空间中,使其在该空间的分布距离尽可能接近,从而在特征空间中对源域训练的目标函数也可以迁移至目标域上,以降低模型在目标域的误差。试验表明:面向同一批测试数据,DAUVwpNet的预测误差为0.78,要低于传统模型的预测误差(0.85);DAUVwpNet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相关系数为0.95,要高于传统模型的相关系数(0.89)。表明了该网络能够较好对齐两域特征空间数据分布,降低因分布差异带来的COD检测误差。  相似文献   
24.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中型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首尾法测算2018年和2019年4个样点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降维处理的基础上,用Copula函数构建PCA-Copula评价分析方法,对灌溉水利用系数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规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两年测算数据表明,4个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都在0.63以上,且最大值达到0.668,分别高于同期全疆、全国平均水平5.05%、10.15%;主成分分析得出,渠道衬砌率(0.944)、滴灌灌溉面积比(0.746)、作物需水量(0.635)、实际灌溉面积(0.734)等都具有超过60%的正贡献率,而葡萄种植比(-0.586)和灌区毛灌溉用水量(-0.645)等具有超过58%的负贡献率。利用PCA-Copula分析评估方法得出,作物种植比例和节水灌溉工程状况对十二师中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显著(P<0.05),其中葡萄净灌溉定额和灌区毛灌溉用水量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极其显著(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75、0.742,同时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法和线型回归来检验PCA-Copula评价法与熵值法的密切程度,检验结果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87(P<0.05)和0. 52(P<0.001),表明PCA-Copula评价方法适用于研究灌溉水利用系数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5.
针对南疆地区水资源短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以棉花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在棉花现蕾期、开花期以及结铃期分别设置3个亏缺灌溉水平(W1:50%ETc,W2:65%ETc,W3:80%ETc,ETc为作物蒸发蒸腾量),以全生育期100%ETc灌溉处理为对照(CK),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生育期亏缺灌溉对棉花生长、产量、氮素吸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期亏水对棉花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干物质生长、氮素吸收和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但复水后补偿效应显著,其中轻度亏水(W3)在籽棉产量减少3.48%的条件下,WUE高达1.57 kg/m3,显著高于CK的1.48 kg/m3;开花期亏水,棉花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有显著降低,复水后补偿效应不显著,不利于棉花生长发育;结铃期亏水对棉花地上干物质累积、氮素吸收和产量均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但在W2和W3水平下,WUE均达1.51 kg/m3.综合考虑在保证棉花产量的同时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可在棉花蕾期进行80%ETc灌水,其他生育阶段实施充分灌溉,来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获得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6.
考虑土壤水平衡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地下水埋深较浅且矿化度高及黄河水量逐年减少等因素导致的农业用水严重短缺问题,本研究以解放闸灌域玉米为研究对象,耦合Jensen模型与土壤水平衡模型构建灌区尺度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不同的地下水埋深及土壤含水量情景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进行研究,并利用Lingo软件编程求解模型。结果表明:当地下水埋深为2.5m时,引黄水量为3.85×10~8 m~3,可以达到5.55×10~8元的净经济效益;而土壤水含量为0.12~0.16时,净经济效益为[5.41,5.67]×108元。优化结果验证了模型在当地可行,并针对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的不同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情景分别提供14种配水方案。  相似文献   
27.
Cost‐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using chemically amended organic fertilizers need to be developed to minimize nutrient losses in surface and groundwater. Coupling specific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 amendment type could increase their effectivenes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how water‐extractable phosphorus (P) was affected by chemical amendments added to pig slurry and how this effect varied with soil properties. A 3‐month incubation study was conducted on 18 different mineral soils, stored at 10 °C and 75% humidity and treated with unamended and amended slurry which was incorporated at a rate equivalent to 19 kg total P (TP )/ha. The amendments examined were commercial‐grade liquid alum, applied at a rate of 0.88:1 [Al:TP ], and commercial‐grade liquid poly‐aluminium chloride (PAC ), applied at a rate of 0.72:1 [Al:TP ]. These amendments were previously identified by the authors as being effective in reducing incidental losses of P. The efficacy of the amendments varied with the soil test P, the degree of P saturation (DPS ) and the Mehlich aluminium, iron and calcium, but not soil texture. Chemical amendments were most effective in soils with DPS over approximately 20%. Due to their high cost, the incorporation of amendments into existing management practices can only be justified as part of a holistic management plan where soils have high DPS .  相似文献   
28.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但其本身具有弱质性,农业生产面临诸多风险,而农业保险可以作 为规避风险,补偿损失的有效途径。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潜力巨大,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因此,本文以江 西省为例,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对应措施建议,为江 西省及其他地区未来农业保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线上教学成为未来高校教学活动开展一种必然途径。本文基于学习通和QQ群课堂平台构建了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教学活动的实施办法,分析了线上教学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高等学校线上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研究日光温室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水肥组合对作物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综合评价优化水肥和常规水肥管理的调控效应。田间试验设置4个水氮处理,包括不施氮+常规灌溉(N_0+FI)、常规施氮+常规灌溉(FT+FI)、优化施氮+常规灌溉(OPT+FI)、优化施氮+优化灌溉(OPT+OI)。测定不同处理下秋冬茬番茄-春茬小型西瓜的产量、品质以及根、茎、叶、果实氮素吸收量。结果表明:优化水氮处理(OPT+OI)番茄产量和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与农户常规水氮处理(FT+FI)无显著差异,但番茄果实的硝酸盐含量降低了66.3%(P0.05);灌溉量相同时,减氮40%处理(OPT+FI)的小型西瓜产量相比常规施氮处理(FT+FI)提高了13.1%;OPT+OI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较对照处理(N_0+FI)均显著提高。不同水肥处理下,两季作物氮在各器官的累积量均表现为果实叶茎根。随着番茄的生长,果实和茎的氮素携出量占总携出量的比例分别由62.4%和5.9%增加至67.1%和6.3%,而根和叶中氮素携出量降低,OPT+OI处理果实氮素携出所占比例增量最大,促进了营养器官中的氮素向果实中转运。在当前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适当优化施氮量和灌溉量既可以保证作物产量和氮素吸收,同时提高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