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134篇
  144篇
综合类   143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的风洞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赵博光  杨秀莲 《林业科学》1996,32(2):182-187
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的风洞试验赵博光,杨秀莲,柯立明(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关键词自传播技术,性信息素,核型多角体病毒,风洞,大袋蛾Ignoffo将有目的地利用昆虫本身传播昆虫病原生物以控制害虫种群的方法,定义为自传播法或自传播技术[1]。...  相似文献   
22.
林带阻力与透风系数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廷曜  金昌杰 《林业科学》1992,28(6):486-492
利用多年的疏透度、透风系数的野外观测和风洞试验资料,给出了立体结构林带和平面结构模型林带疏透度和透风系数的关系式分别为α=β~(0.4)及α=β~(0.95)。利用台式天平测定了7种风洞模型林带的阻力,以透风系数表示林带结构,阻力为C_α=16.3(1-α)~(0.55),以疏透度表示林带结构,阻力系数为C_β=14.0。  相似文献   
23.
开沟灌溉造林与大田平灌相比,具有总体用水量少,局部给水量多的特点,能够显著地提高灌溉效率,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同时,利用管道和砌护渠道输水,可防止渗漏,提高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4.
随着国内外油气田的深度开发,介质工况愈发复杂苛刻,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内衬技术是控制油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及注水系统腐蚀泄漏、延长管道服役寿命的重要措施之一。基于等径压缩HDPE管的内衬原理,结合国内外标准规范,从设计、施工、经济性3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HDPE内衬管的材料性能要求、HDPE内衬技术的适用工况、内衬管与基管的结合形式、放空口设计原则,以及基于安装和存储最小壁厚、内衬层稳定性和抗塌陷强度三个方面确定的HDPE内衬管壁厚。对比了不同HDPE内衬管技术的接头形式,提出优先考虑法兰连接方式。介绍了HDPE内衬技术的施工安装工序和热煨弯头内衬的形式,并对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和要求进行总结。对比不同油气田管道选材方案的经济性,以期推动HDPE内衬管在油气田管道的应用,从而更好地解决管道腐蚀泄漏问题。  相似文献   
25.
研究不同时期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球囊菌(Glomus intraradices,GI)对大棚土壤栽培黄瓜植株生长、产量及营
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不同时期接种GI 对其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与不接菌的对照相比,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处理使黄瓜的单株产量分别提高54%、34%;播种时接菌处理的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4.7%~17.7%;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的黄瓜硝酸盐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了9.4% 和15.0%,总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9% 和7.1%;移栽时接菌处理的黄瓜粗蛋白含量比对照提高了4.6%;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显著提高了黄瓜VC 含量。表明接种GI 对黄瓜生长和产量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库布齐沙漠中段沙区光伏阵列扰动下地表形态变化规律及其与风环境的关系,为科学制定沙区光伏电站次生风沙危害防治技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风洞试验方法,分析光伏阵列与风向之间夹角为0°,45°,90°,135°和180°时光伏阵列地表蚀积空间分布规律和地表形态剖面特征。[结果] 夹角为±90°时,迎风侧前两排电板区域地表蚀积变化表现为风蚀以中度和重度为主,堆积以轻度为主。第3—5排电板区域在前两排电板的遮蔽作用下风沙活动强度大幅降低。夹角为±45°时所有电板区域蚀积变化规律较为相似;45°时蚀积变化表现为风蚀以中度和重度为主,堆积以中度和轻度为主,小范围出现重度堆积现象;-45°时风蚀和堆积均表现为以轻度和中度为主。以8 m/s风速条件为例,不同夹角条件光伏阵列地表蚀积强度表现为:45°>90°>-45°>-90°>0°。夹角为0°时最小,蚀积变化极差仅为1.265 cm。夹角为45°时最大,蚀积变化极差可达5.429 cm。夹角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风况条件下,夹角为正值相较负值时光伏阵列地表风沙活动更为强烈。夹角为45°时蚀积强度是夹角为-45°时的1.566倍,夹角为90°时则是夹角为-90°时的1.269倍。[结论] 沙区光伏阵列次生风沙危害的防治技术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区域主害风向条件。  相似文献   
27.
梯形渠道衬砌冻胀破坏弹性地基板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开放系统中梯形混凝土衬砌渠道的冻胀问题,根据衬砌板与冻土地基的相互关系,采用 Winkler弹性地基板理论建立了考虑冻胀力和冻结力作用的衬砌板冻胀破坏力学模型,使用解析法得到了衬砌板变形和内力解,对不同地下水埋深、衬砌板几何参数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已有现场观测值和计算值进行对比,验证了弹性地基板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坡板在非均匀分布的冻胀力作用下,挠度、弯矩和剪力也表现为非均匀分布,挠度最大值在坡顶距坡脚2/3处,弯矩最大值靠近底板位置,拉应力分布与内力分布规律一致,与已有研究结果吻合。与梁理论相比,板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衬砌板的挠度和内力沿板宽方向为非均匀分布,挠度和弯矩在自由边界(纵向伸缩缝)处增大,扭矩主要分布在衬砌板的拐角处。切向冻结力对渠道冻胀影响较小,在原渠道工况下,不考虑切向冻结力与考虑最大切向冻结力之间,最大挠度相差0.7 mm。针对不同地下水位的渠道,给出了衬砌板的安全厚度,可为现浇混凝土梯形渠道的抗冻胀设计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针对风洞6自由度并联支撑机器人,利用单支链D-H参数方法和摄动法建立了其运动误差模型,编写了误差模型仿真程序。根据风洞实验所需的6种典型运动模式,分析了不同模式下并联支撑机器人输出运动位姿的误差,得到了典型运动模式的误差变化规律。在风洞并联支撑机器人的构件设计和装配过程进行了针对性的误差控制,使设计和制造的并联支撑机器人精度达到了风洞实验的要求,并通过在风洞实验中嵌入与运动误差仿真类似的误差估算程序,再对风洞实验中被试模型的位姿误差进行补偿,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提高了风洞实验数据的精度。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大棚番茄与大蒜(青蒜)连续套种3年对作物的生物效应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方法】2010-08-2011-07,在塑料大棚内以番茄单作为对照,设番茄套作大蒜和番茄套作青蒜2个处理,在秋茬番茄行间套种大蒜或青蒜,大蒜(青蒜)生长持续到春季,此时定植春茬番茄,分析比较不同模式连续种植第3年时的作物生物效应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与番茄单作相比,套蒜处理对秋茬番茄生长和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提高其主要品质指标,但套蒜处理对春茬番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套作大蒜和青蒜对番茄根结线虫有一定抑制作用,其防病效果在秋茬番茄上分别为54.9%和60.0%,在春茬番茄上分别为34.3%和39.4%。套蒜处理可明显提高秋茬和春茬番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效果不同。不同套作模式的年产值不同,套作大蒜和青蒜处理分别较番茄单作增值11.0%和11.9%。【结论】连续套蒜可消减大棚番茄根结线虫病,提高年产值。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