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39篇
  免费   674篇
  国内免费   1288篇
林业   578篇
农学   1225篇
基础科学   420篇
  878篇
综合类   5142篇
农作物   997篇
水产渔业   460篇
畜牧兽医   2190篇
园艺   439篇
植物保护   1372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527篇
  2021年   552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586篇
  2018年   382篇
  2017年   603篇
  2016年   708篇
  2015年   618篇
  2014年   722篇
  2013年   623篇
  2012年   944篇
  2011年   934篇
  2010年   740篇
  2009年   710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653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91.
本文介绍了柑桔大实蝇防治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的关键是,在成虫羽化期于桔园及其周围杂草上喷施诱杀剂,诱杀刚羽化出土的成虫,使用药剂为自配糖醋敌百虫诱杀剂,防治效果达99.81%,新技术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防治技术树冠诱杀所采用的点喷和挂瓶方式的防治效果,常规树冠诱杀使用药剂分别为:果瑞特、猎蝇、诱粘,防治效果分别为61.67%、59.53%、57.47%。  相似文献   
92.
植物SnRK2基因在非生物逆境应答中具有重要功能,但有关黄瓜SnRK2基因的研究尚缺乏报道。笔者通过对黄瓜基因组的重新挖掘,发现了2个新的SnRK2基因,分别与拟南芥的SnRK2.4和SnRK2.10同源。本试验对2个新的黄瓜SnRK2基因的结构特征及顺式调控元件进行了全面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黄瓜逆境应答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为了解贵州省三穗县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的流行血清型、毒力和耐药情况,本试验从贵州省三穗县6个规模养鸭场临床疑似RA感染的病鸭体内分离出6株分离菌,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和耐药性分析。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长出表面光滑、圆形半透明的滴状菌落;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小杆菌,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分离菌均不具运动性,尿素、触酶和氧化酶试验均为阳性,符合RA生化特性,将6株分离菌分别命名为SS-RA1~SS-RA6;6株分离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NCBI上RA参考菌株的基因序列相似性≥98%,说明6株分离菌均是RA;SS-RA1~SS-RA4为血清2型且含有8种毒力基因(OmpA、CAMP、wza、AS87_04050、Fur、SIP、TbdR1和luxE基因),SS-RA5和SS-RA6为血清11型,缺失AS87_04050基因,仅含有上述其余7种毒力基因;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攻毒组雏鸭均全部死亡,对照组雏鸭未表现明显临床症状,表明6株分离菌对雏鸭均有致病力;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株分离菌仅对羧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氨苄、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和头孢哌酮7种抗菌药物敏感,对其他13种抗菌药物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对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100%。本试验成功分离得到6株RA,为贵州省三穗县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疫苗选择和药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本文综述了牛轮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反向遗传学系统的建立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反向遗传技术应用于牛轮状病毒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5.
旨在筛选能够用于甜瓜杂交种纯度和真实性鉴定的SSR引物。利用公认的18对多态性较好的甜瓜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引物对甜瓜杂交种"众天翠雪"及其亲本进行多态性筛选,并在杂交群体中进行验证。13对引物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条带,经过多次重复,筛选到2对引物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子代中兼具双亲条带,并且在子代群体中检测结果与田间形态鉴定结果一致。引物RF151和RF144能够作为‘众天翠雪’杂交种纯度鉴定的特异引物进行纯度检测。作为共显性标记特性的SSR分子标记可以作为杂交种纯度鉴定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这些性状与干旱胁迫的关系。以‘青麦6号’和‘烟农24’杂交形成的F2:3群体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其进行遗传分析。水、旱2种条件下,根长和根鲜重均为1对加性-显性效应主基因模型;茎鲜重、茎干重、根干重、根茎鲜重比和根茎干重比的最适遗传模型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茎鲜重主基因遗传率为37%,茎干重、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根茎鲜重比及根茎干重比主基因遗传率分别是51%、81%、74%、56%、50%、68%。茎鲜重、茎干重、根干重等性状,尽管检测到主基因,但在水旱条件下遗传模型不同,可进一步研究其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97.
葡萄叶斑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葡萄产量的病害。为了明确引起刺葡萄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及筛选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从福建农林大学实践教学基地采集刺葡萄‘高山二号’10片典型叶斑病病叶片,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rDNA-ITS(ITS)、β-tubulin和EF-1α序列分析确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防治药剂筛选的结果显示,不同的防治药剂对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不同,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25%嘧菌酯悬乳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其EC_(50)分别为0.119 mg/L和0.178 mg/L;其次为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其EC_(50)为1.766 mg/L;抑制效果最差的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仅表现出轻微的抑制作用。防治棒状拟盘多毛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佳药剂是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25%嘧菌酯悬乳剂,可作为备选药剂进行田间刺葡萄叶斑病防控试验。  相似文献   
98.
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烤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密集烘烤条件下浓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成熟采收标准,通过对‘粤烟98’品种烟叶外观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评价,探究其在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韶关烟区烤烟烟叶以下、中、上部达到适熟期采收最佳,烤后烟叶橘黄烟比例增加,色泽光亮、色度强及油分好,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糖碱比和氮碱比协调性相对较好,香气质好量足,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烟叶浓香型特征。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小麦田间后期观测,针对芮城县小麦栽培区,提出小麦扬花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而促进该县小麦高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00.
Tolerance to low-phosphorus soil is a desirable trait in soybean cultivars. Previous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studies for phosphorus-deficiency tolerance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bi-parental segregating populations and few reports from natural popula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ct QTLs that regulate phosphorus-deficiency tolerance in soybean using association mapping approach. Phosphorus-deficiency tolerance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five traits (plant shoot height, shoot dry weight,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phosphorus acquisition efficiency and use efficiency) comprising a conditional phenotype at the seedling stage. Association mapping of the conditional phenotype detected 19 SNPs including 13 SNPs that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five traits across two years. A novel cluster of SNPs, including three SNPs that consistently showed significant effects over two years, that associated with more than one trait was detected on chromosome 3. All favorable alleles, which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mean of conditional phenotypic values of each trait over the two years, could be pyramided into one cultivar through parental cross combination. The best three cross combinations were predicted with the aim of simultaneously improving phosphorus acquisition efficiency and use efficiency. These results will provid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tic basis of phosphorus deficiency tolerance in soybe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