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9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298篇
林业   753篇
农学   248篇
基础科学   275篇
  519篇
综合类   1444篇
农作物   114篇
水产渔业   822篇
畜牧兽医   608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25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不同采样密度的土壤水分特征参数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取样精度的土壤,将土壤质地(砂土、淤泥、粘土含量)和容重作为输入值,探讨了使用基于土壤转换函数的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0~20 cm表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用甘肃省称钩河流域小流域的土样进行预测并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线性回归能够减小预测误差与实测值差距;使用BP神经网络来预测饱和体积含水量,其准确性比使用BP神经网络预测剩余体积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要高。为了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还应尽可能地包括土壤结构、有机质含量等信息。  相似文献   
102.
Cultivars of European winter oilseed rape cultivate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70s and in the mid-1990s were screened for their winter hardiness, frost resistance and vernalization requirement.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winter hardiness and frost resistance in both groups of rape has been noticed. Among oilseed rapes cultivated in the late 1970s, low erucic acid and particularly double zero cultivars were less winter hard than high erucic acid cultivars. Double zero cultiva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lower frost resistance and lower vernalization requirement.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vernalization requirement and both frost resistance and field survival has also been shown. Frost resistance of the 1990s (double zero) cultivar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double low cultivars from the late 1970s. Their vernalization requirement was still small and did not correlate with either frost resistance or winter hardiness. It was concluded that reduction in the content of glucosinolates in the 1970s involved decrease in winter hardiness and vernalization requirement of cultivars. During the following 20 years winter hardiness of double low cultivars has been improved, but vernalization requirements have not changed. As a result no correlation between winter hardiness and vernalization requirement in contemporary canola cultivars has been observed.  相似文献   
103.
104.
对数生长期河流弧菌分别悬浮于天然海水和人工海水后于28℃进行饥饿试验.在饥饿初期,两种海水中河流弧菌的总菌数、活菌数、菌落形成单位数都明显上升,但天然海水中的河流弧菌生长时间持续更久、增长幅度也更大;饥饿中、后期,总菌数都保持稳定,而可培养菌数与活菌数逐渐下降,其中可培养菌数下降幅度高于活菌数,人工海水中的河流弧菌下降幅度高于天然海水.河流弧菌对青石斑鱼表皮粘液的粘附量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与对数生长期相比,饥饿60 d的可培养细胞对热和紫外线的耐受性提高.饥饿细胞的间接ELISA最低检测限高于对数生长期细胞.通过SDS-PAGE分析菌体蛋白发现饥饿细胞的蛋白质条带减少.腹腔注射饥饿60 d的河流弧菌不会引起小鼠死亡,而对数生长期细胞能够引起小鼠死亡.研究结果表明,河流弧菌能够在温暖的人工海水和天然海水中长时间饥饿存活,但是饥饿细胞的毒力较低.  相似文献   
105.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数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Logistic曲线分析了系统的一般发展过程,根据其发展速度将发展过程分为起步、成长、成熟和饱和4个时期,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实质,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数学依据和数学实质。剖析了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求某个泛函的最值问题  相似文献   
106.
关于曲线在一点的基本三棱形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弧长为参数,定义了曲线在一点的弗雷内标架与基本三棱形,推导出其对应量的一般参数方程.  相似文献   
107.
底质对小褐虾生长和存活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小褐虾(Crangon uritai)的人工饲养,以观察栖息底质对其存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小褐虾样本来自韩国釜山Dadaepo(35°02′N,128°57′E)附近4 m水深海域的桁杆拖网渔获,共选取80尾样本进行实验,其中雌性40尾、雄性40尾,并分别被独立饲养在40个有沙和40个无沙的2 L容器中。为便于分析,将实验样本设为每组20尾,分别为无沙饲养的雌性组NSF和雄性组NSM,以及有沙饲养的雌性组SAF和雄性组SAM。实验环境条件为水温14℃、盐度32.5、光周期L∶D为12∶12。饲养期间,每天投喂新鲜的冷冻虾肉,投喂24 h后将残饵虹吸排除,海水每3天更换1次,整个实验持续100 d。实验前测定每尾实验小褐虾样本的体长和性别。实验中每天检查每个容器中的小褐虾蜕皮、死亡和残饵情况,并记录蜕皮时间以便计算其蜕皮间隔。结果表明,在各组最初样本的甲长分布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的情况下,经过整个实验周期,小褐虾NSF和NSM的存活率分别为28%和10%,而SAF和SAM分别为38%和25%。各对照组个体平均甲长的增长量NSF为1.22 mm、SAF为1.43 mm、NSM为0.6 mm、SAM为0.9 mm。有沙饲养条件下,雌性和雄性的蜕皮间隔分别为15.0 d和15.3 d,而无沙饲养的雌雄的蜕皮间隔分别为16.0 d和16.0 d。无论雌性还是雄性在有沙饲养条件的蜕皮间隔均比无沙饲养的短。有沙饲养的雌、雄个体蜕皮增长率分别为5.2%和4.8%,无沙饲养的蜕皮增长率分别为3.7%和3.2%,在有沙饲养条件下雌、雄的蜕皮增长率均较无沙饲养的要大。有沙饲养的雌雄个体生长速度均较无沙饲养的要快,有沙饲养的雌性个体绝对增长率相对于雄性个体要更高。在提供沙质底质的条件下,小褐虾的存活率提高,蜕皮间隔明显缩短,蜕皮增长率增大,更有利于小褐虾的生长。[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90-98]  相似文献   
108.
长期以来都是通过测定四氯化碳荷量或吸苯率,来评价用于气相吸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由于四氯化碳是剧毒试剂,苯是致癌物质、所以本文改用环己烷作为吸附质,通过测定各种活性炭对环己烷的吸附等温线,详细讲话他环己烷荷量作为评价活性炭吸附性能的条件。并介绍了快速测定活性炭对环己烷的吸附荷量的迎头色谱穿透曲线法。  相似文献   
109.
三疣梭子蟹是大型可食经济蟹类,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为发展三疣梭子蟹育苗技术,试验对其早期发育阶段的饵料选择、投喂策略及最佳捕食密度进行了探讨。实验设置小球藻组、扁藻组、小球藻与扁藻混合组、轮虫组(加小球藻50×104个/ml)和卤虫组(加扁藻8×104个/ml)5个因素,分别设4、4、4、6和6个梯度。结果表明,小球藻浓度50×104个/ml或扁藻浓度8×104个/ml或小球藻(25~40×104个/ml)+扁藻(2.5~4×104个/ml)可使Ⅰ期溞状幼体(Z1)存活较长时间,但仅投喂单胞藻类不能使Z1正常变态;自Z1开始投喂轮虫可使幼体正常发育至Ⅲ期溞状幼体(Z3),以后幼体发育迟缓,出现Ⅲ期、Ⅳ期溞状幼体(Z4)和大眼幼体(M)同时存在的现象。Z1对轮虫的最佳捕食密度为5个/幼体、Ⅱ期溞状幼体(Z2)为10个/幼体,存活率可分别达到95.7%和94%;从Z3开始应该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捕食密度为10个/幼体,存活率达到最高值为84.5%。从Z4开始投喂卤虫成体,Z4、M和Ⅰ期幼蟹(C)的最佳捕食密度为10个/幼体,存活率分别为90%、85.7%和82.9%。因此,三疣梭子蟹Z1和Z2应该投喂轮虫,最佳捕食密度分别为5个/幼体和10个/幼体;Z3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最佳捕食密度为10个/幼体。Z4开始投喂卤虫成体,最佳捕食密度为10个/幼体。同时,育苗水体中添加一定量的单胞藻类。  相似文献   
110.
阐述了计算土壤水入渗情况下θ方程和h方程的适用条件及其优缺点,讨论了用h方程计算饱和非饱和土壤水入渗时的收敛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当h<-hp时,可令h=0,即认为土壤已经饱和。这种处理方法,既满足计算精度,又加快了收敛速度。论文还通过一个实例说明hp如何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