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8篇
农学   122篇
基础科学   60篇
  132篇
综合类   290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EST-PAGE法鉴定杂交油葵G101及其亲本品种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建立了一项用于种子酯酶同工酶电泳(EST-PAGE)法鉴定杂交油葵G101及其亲本品种纯度的技术。该法无需进行种子脱脂,快速,准确性较高,重现性好,是油料作物品种纯度鉴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2.
Broadcast application of insecticide-treated baits to the soil surface immediately after sowing was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seedling sunflower losses caused by soil-dwelling insects on the Central Highlands, Queensland. Seedling damage increased with variously spaced bait trails. Broadcast application is preferred, but bait trails spaced no more than 2 m apart could be used successfully in the absence of suitable broadcasting equipment.  相似文献   
143.
针对现有联合收获机割台搅龙向链耙输送器输送油葵时产生的回带和堵塞问题,对搅龙和链耙输送器关键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加工试验台架并进行了试验研究.单因素试验确定搅龙转速最优水平为170r·min-1、搅龙拨板倾角最优水平为12°,输送槽倾角和搅龙底板倾角最优水平为25°,刮板高度最优水平为50mm,输送间隙最优水平为25 mm.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搅龙转速、搅龙拨板倾角和输送槽倾角对输送效果影响较大,正交试验表明,影响输送效果的主次因素为输送槽倾角、搅龙转速、搅龙拨板倾角,最优参数组合为搅龙底板倾角和输送槽倾角均为25°,搅龙转速170r·min-1,搅龙拨板倾角12°;该条件下输送率为100%,籽粒脱落率不足0.6%,输送过程稳定可靠,不存在堵塞问题,完全满足油葵联合收获机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44.
咸水畦灌农田土壤水热盐动态及油葵生长的试验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中国西北旱区咸水畦灌条件下农田土壤水热盐动态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和WASH-C模型(Layered Soil Water-Solute-Heat Transport and Crop Growth Model,土壤水热盐迁移和作物生长耦合的模拟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油葵全生育期内不同灌水量和矿化度处理下土壤剖面水盐分布特征、温度变化及油葵生长规律。试验设置包括2个灌水量水平(分别为油葵畦灌需水量的100%、50%)和3种畦灌水矿化度(分别为0.7、4.0、8.0 g/L)。结果表明,土壤剖面的水、盐、热分布在根区(0~40 cm)的变动幅度要大于深层(40~100 cm),灌水量越多,水分、盐分变幅越大。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土壤剖面在0.7 g/L矿化度下出现脱盐现象,4.0、8.0 g/L矿化度下出现积盐现象,并且灌水量越大,相应的脱、积盐率越高。试验前期各层地温变化幅度较后期大,温度变化幅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0.7g/L、100%油葵需水量下的作物LAI和产量最大,8g/L、50%油葵需水量下最小,两处理的LAI分别为8.41、3.80 cm~2/cm~2,产量分别为5.49、3.08t/hm~2,差异显著(P0.05)。模拟结果表明,WASH-C能够较好地模拟各时期土壤中根区、深层含水率的分布特征,所有模拟结果的R2不低于0.53。在咸水矿化度小于等于3g/L的情景模拟下,作物根区不会产生明显的积盐现象。合理的咸水畦灌制度有利于充分利用咸水资源并提高油葵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探讨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对不同类型盐碱胁迫下向日葵生长和盐分离子积累的影响,为不同类型盐碱地的利用与生物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方法 采用温室盆栽的方式,研究接种AM真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处理对不同类型盐碱胁迫(CK、NaCl、NaCl+Na2SO4、NaCl+NaHCO3)下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菌根侵染率、生物量、营养元素吸收、C∶N∶P化学计量比、Na+吸收积累、光合作用以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 3种类型盐碱胁迫使得接种AM真菌F. mosseae向日葵菌根侵染率降低29.53%~47.31%。3种类型盐碱胁迫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向日葵的生长,抑制效果的顺序为NaCl+Na2SO4>NaCl+NaHCO3>NaCl。接种AM真菌使得NaCl、NaCl+Na2SO4、NaCl+NaHCO3盐碱胁迫下向日葵的总干质量分别增加了19.58%、42.15%和60.35%。接种AM真菌使CK、NaCl和NaCl+NaHCO3处理茎叶P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82.50%、71.11%和74.47%,使CK和NaCl+NaHCO3处理根系P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61.54%和88.37%;使CK和NaCl+NaHCO3处理茎叶和根系C∶P和N∶P显著降低,使NaCl处理茎叶C∶P和N∶P显著降低。接种AM真菌使NaCl+NaHCO3处理茎叶和根系Na+积累量增加了33.76%和82.25%,使NaCl+Na2SO4处理根系Na+积累量增加了74.20%。接种AM真菌使NaCl和NaCl+NaHCO3处理叶片蒸腾速率(Tr)增加了11.67%和10.12%,使NaCl+NaHCO3处理叶片气孔导度(Gs)增加了20.00%,使3种类型盐碱胁迫处理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均呈增加的趋势;使NaCl+NaHCO3处理叶片细胞膜透性降低了51.49%。结论 AM真菌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碱胁迫处理对向日葵生长的毒害作用,但接种效应在不同类型盐碱胁迫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6.
通过2年的田间小区向日葵种植试验,分析了脱硫副产物改良苏打碱土对ESP、SAR、pH值和向日葵产量的影响,提出了脱硫产物改良苏打碱土的合理施用量和施用方式。研究设4个脱硫副产物水平(18750、22500、26250和30000kg/hm2)。研究结果表明:施加脱硫副产物后各处理的ESP、SAR和pH值都明显降低,向日葵产量明显提高;经过2年的改良后,耕作层土壤的ESP、pH和SAR分别小于15、8.5和13,向日葵产量达到1100kg/hm2;脱硫副产物存在利用效率问题,实际选用的脱硫副产物用量应在理论计算量的基础上乘以修正系数1.32;对于碱化度较高的土壤,应选用分批连续施用的方式,以避免形成盐害。  相似文献   
147.
向日葵品种叶片组织结构与抗锈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日葵锈病是向日葵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向日葵生产地区普遍发生,给向日葵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比较向日葵抗、感锈病品种叶片组织结构的差异,以揭示此类病菌与寄主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叶片蜡质含量高于感病品种,且栅栏组织双层,排列整齐、紧密,可以抵抗病菌的侵入和扩展,而气孔密度与抗病性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8.
几种向日葵菌核病早期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菌土盆栽法、菌丝块茎部贴接法、皮壳接种法和草酸浸根法四个试验,初步查明在向日葵菌核病早期抗性鉴定中以草酸浸根法和皮壳接种法效果显著,快速易行,可作为早期和苗期抗性鉴定的重要方法.菌土盆栽法虽需时较长,但属自然侵染,在抗性鉴定中也应予以考虑;而菌丝块茎部贴接法反应强烈,绝大部分接种植株死亡,不能较好地区分品种间的抗性差异.四种方法均为早期和苗期抗性试验,为得出更确切而全面的结果,应结合田间抗性试验,最好结合田间病圃鉴定,以便更准确地鉴定出整个生长期不同品种间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49.
通过试验,建立了产量目标函数的肥密数学模型,模拟得出南疆油葵最佳施氮量为216.81 kg/hm2,最佳密度为80 654.94株/hm2;肥密单因素效应均有极值,生产应用时应综合考虑二因素的协同效应.还对肥密二元模型进行了单元化,以便于不同产量水平下的计算机优化配方措施的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150.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处理下那氏778生物诱导剂对油葵的产量效果,结果表明:那氏778生物诱导剂能促进油葵的生长发育,缩短生育期,提高油葵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及产油量,并提高品质,增强抗性.且在不同处理水平下对油葵的效果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