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2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林业   208篇
农学   201篇
基础科学   189篇
  333篇
综合类   873篇
农作物   94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16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18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1.
在黄淮海夏玉米生产区,不同控释氮肥和尿素的配比下,研究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产量及其花前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分配规律,以及相应的氮素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为该区域夏玉米氮肥高效施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周期为两年,以施氮处理为主区,设置0、180、300 kg·hm-2 3个施氮水平,并在180 kg·hm-2水平上设置全尿素处理(U)、控释尿素处理(C),控释尿素与尿素按1∶2(C1)与2∶1(C2)配施,共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N0、N180U、N180C、N180C1、N180C2、N300U;品种为副区,分别为氮低效品种豫禾988(YH988)和氮高效品种郑单958(ZD958)。结果表明,在黄淮海砂质潮土条件下,氮低效品种YH988和氮高效品种ZD958均在180 kg·hm-2施氮水平下实现了最高的产量水平,其中YH988和ZD958最佳的氮肥比例分别为控释氮∶尿素氮=1∶2和2∶1,即N180C1和N180C2。YH988和ZD958分别在N180C1和N180C2处理下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累积比例较高。同时,YH988和ZD958在N180C1和N180C2处理下分别实现了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当季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最高。综上,在黄淮海潮土区夏玉米生产体系中,不同氮效率品种YH988和ZD958分别在180 kg·hm-2施氮量,控施氮∶尿素氮=1∶2和2∶1的条件下,实现了高产及较高的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累积,促进了其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22.
羊具有适应性强、吸收和消化性能好、能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非常适合进行放牧饲养。通过合理放牧不仅可节省大量的饲草成本,还可将牧草中粗纤维、蛋白质和能量进行很好的消化和系统,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是在放牧中应根据季节的变换合理进行放牧活动,不仅促进机体膘情增长、适时增肥、发情和配种,提高羊群繁殖能力,同时还可根据牧场面积科学放牧,达到保护牧场草原的目的。该文主要论述羊群四季放牧的要点。  相似文献   
23.
于2019—2021年采用再裂区设计,设置氮肥、生物炭和脲酶抑制剂3个因素,主处理设5个氮水平:0、75、150、225 kg·hm-2和300 kg·hm-2,副处理设2个生物炭水平:0 t·hm-2和7.5 t·hm-2,副副处理设2个脲酶抑制剂水平:0%和2%,共20个处理,研究氮肥配施生物炭和脲酶抑制剂对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夏玉米和冬小麦产量、植株氮素吸收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素收获指数以及夏玉米地上部生物量,较不施生物炭处理分别增加4.4%和2.9%、2.3%和3.0%、25.8%和13.5%、4.9%和6.1%、4.5%;氮肥单独配施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夏玉米和冬小麦产量、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且氮肥和生物炭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施用脲酶抑制剂显著增加夏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较不施脲酶抑制剂处理分别提高1.5%和3.0%;氮肥单独配施脲酶抑制剂可提高夏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但氮肥与脲酶抑制剂无显著...  相似文献   
24.
粤选1号匍匐翦股颖新品系是丛Penncross建坪的老果岭中分离出的无性系。在广州地区夏季果岭草坪密度、绿叶盖度、叶片老化指数、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高于原品种Penncross,叶片质膜相对透性低。持续高温(36℃)胁迫下,新品系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而原品种在高温胁迫第3d才开始显著增加,新品系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原品种;高温胁迫下新品系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并高于Penncross,而Penncross在高温胁迫2d后显著下降;新品系匍匐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高温胁迫5d后,Penncross显著高于新品系;新品系匍匐茎淀粉含量显著高于Penncross;高温胁迫对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5.
华北冬小麦-夏玉米农田水分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冬小麦-夏玉米连作是华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模式。根据华北季节性冻土区的特点,将全年划分为作物生长期与越冬期,分别建立了作物生长条件下农田水分运移模型、冻融条件下土壤水热运移模型。前一模型主要包括参照腾发量计算、腾发量分配、作物根系吸水、土壤表面蒸发、土壤水分特征参数和土壤水分运动等子模型;后一模型主要包括冻土水热耦舍迁移、地气水热交换等子模型。应用以上模型对冬小麦-夏玉米连作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过程进行模拟,根据北京永乐店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模拟了不同降水水平年、不同灌溉处理下的农田灌溉制度及土壤水分过程,分析了降水、灌溉对农田蒸散、土壤水利用、深层渗漏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深松耕作对土壤水分物理特性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两种土壤深松耕作及传统耕作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深松耕作可有效打破犁底层,使土壤容重降低0.1t/m3,孔隙度增大3.6%~4.0%,110cm上体内可多蓄纳雨水15.2~17.5mm。对粘壤上深松耕作可提高土壤的入渗能力,而对粉砂壤土则没有提高。同传统耕作相比,深松耕作可明显提高夏玉米的根长、根深及根量,为有效利用土壤水分及养分创造了条件.可使夏玉米产量提高5.7%~11.3%。  相似文献   
27.
28.
为探究湖州地区春季西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对小型西瓜的不同留瓜个数和中型西瓜的不同整枝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型瓜单株留2个瓜,中心糖含量可达10.67%,667 m~2产量达2 419.2 t,既保证了西瓜的品质优良,又保证了生产效益;中型瓜可采用双蔓整枝,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简化了田间操作,节约了土地。  相似文献   
29.
李婷  张静  李万元  刘中华 《蔬菜》2021,(3):12-14
为提高风味甜瓜的产量,以 "帅果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设置单蔓整枝留1果、单蔓整枝留2果、双蔓整枝留2果3个处理,研究不同整枝及留果方式对风味甜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味甜瓜单蔓整枝留1果和双蔓整枝留2果效果均佳,果实大小适中,果形周正,果实含糖量以单蔓整枝留1果处理最佳,667 m2产量以双蔓整枝留2果为最佳,种植者可依据销售对象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30.
兴安落叶松容器苗化学剪根效果与根生长潜力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内壁涂有不同浓度碳酸铜的容器培育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Rupr.)Rupr.)苗木,苗木侧根受碳酸铜的抑制,减小了根系变形的程度。通过对处理苗木根生长潜力的测定表明:碳酸铜浓度为100~150g/L时改变了兴安落叶松容器苗新根的分布状态,根系中、上层的新根数量明显增加,这样的苗木根系更接近自然发育的苗木根系,从而克服了一般容器苗根系易变形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