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6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447篇
林业   593篇
农学   518篇
基础科学   492篇
  1061篇
综合类   1493篇
农作物   206篇
水产渔业   157篇
畜牧兽医   223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10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分析不同施氮量处理下水稻株型、物质生产以及产量的变化规律,为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2015-2016年,以蜀恢498(R498)及其突变体sg1和sg2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其中施氮量为主因素(0,90,180 kg/hm~2以下简称为CK,N90,N180),水稻材料为副因素,分析了不同施氮处理下蜀恢498及其突变体节间长度、叶部特征、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粒叶比、干物质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1)施氮对R498及其突变体sg1和sg2上部N_1~N_5节间长度均有一定影响,其中N_1、N_2和N_3的节间长度均表现为R498sg1sg2,差异达到显著水平,N_4和N_5节间长度无明显变化规律。在同一节间下,低氮处理(N90)的节间长度与高氮处理(N180)的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施氮增加了水稻叶片长度和宽度、单叶面积以及叶面积指数,降低了2016年高效叶面积率。(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粒叶比呈降低趋势;3个材料中,sg1的粒叶比最大,比R498和sg2分别高14.97%和34.83%。(3)干物质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N90与N180处理间差异较小。2015-2016年,水稻的产量均表现为R498sg1sg2。R498、sg1和sg2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2015和2016年,R498、sg1和sg2 N90处理的产量比N180处理分别减少了14.96%,14.45%,23.77%和2.23%,6.25%,8.66%。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均表现为R498sg1sg2,而颖花数和着粒密度则表现为sg2sg1R498;施氮对有效穗数影响最大,N90与N180处理间差异总体达到显著水平。(4)2015和2016年,N90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处理显著高于N180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表现为sg2sg1R498,氮肥偏生产力表现为R498sg1sg2。【结论】突变体sg1对氮响应较慢,在水稻育种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在杂交品种选育中,可通过观测不同材料在不同供氮水平下的表现,从而选育出稳产增产的水稻新品种,更好地实现减氮稳产增效。  相似文献   
22.
23.
按照纳米材料在卷烟中的不同添加方式,即添加至滤棒、烟丝和其他卷烟材料中,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材料在卷烟减害方面的应用,可知今后纳米材料在卷烟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4.
对驱动轮工艺轴进行了7种工艺方案的感应热处理表面强化,然后对工艺轴进行扭转破坏试验。通过对驱动轮工艺轴扭转断裂的研究,为驱动轮轴及承受扭力的轴类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和热处理技术要求提供指导,从而提高其扭转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5.
本文旨在研究等磷、钾量条件下,化肥减氮及有机肥不同用量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T1∶80%N+20%有机肥;T2∶80%N+40%有机肥;T3∶70%N+60%有机肥;T4∶70%N+80%有机肥;T5∶60%化肥+100%有机肥;CK:100%N+0,对水稻生育期株高、群体动态、产量、构产因子以及秋季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化肥减氮20%时,不会对水稻造成明显减产,且当有机肥配施量为500kg·mu-2时,水稻籽粒产量最高,为775.19kg·mu-2,比CK增产17.20%;2有机肥的施用能提高水稻基本苗,对水稻穗长有显著提高效果,对空秕率影响较大,对枝梗数影响最小;3化肥减氮+有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26.
气门弹簧是发动机配气机构的重要组件之一,气门弹簧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是发动机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对弹簧进行强度、刚度、抗疲劳强度以及模态分析,分别采用耦合式有限元分析法和夹板式有限元分析法对弹簧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弹簧内侧为弹簧的易疲劳区,弹簧的强度、刚度、抗疲劳强度满足技术要求,没有共振现象。研究还表明,夹板式有限元分析法比耦合式准确。  相似文献   
27.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本文针对提出实质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8.
剩余污泥臭氧化减量处置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笑 《安徽农业科学》2015,(11):255-256
综合臭氧污泥减量化近年来的发展和研究,对其技术原理和工艺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其现存问题,并讨论了未来的技术发展万向.  相似文献   
29.
NO emissions from soils and ecosystems are of outstanding importance for atmospheric chemistry. Here we review the current knowledge on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NO in soils, the importance of NO for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ing of different organisms, and for inter- and intra-species signaling and competition, e.g. in the rooting zone between microbes and plants. We also show that prokaryotes and eukaryotes are able to produce NO by multiple pathways and that unspecific enzymo-oxidative mechanisms of NO production are likely to occur in soils.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in soils is not only linked to NO production by nitrifying and denitrifying microorganisms, but also linked to extracellular enzymes from a wide range of microorganisms.Further investigations are needed to clarify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NO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NO as a regulator for microbial, animal and plant processes. Such process understanding is required to elucidate the importance of soils as sources (and sinks) for atmospheric NO.  相似文献   
30.
为解决减量施肥造成北方寒地水稻肥料供给不足和产量低的问题,以纳米碳增效剂为材料,采用仪器快速检测和植株常规测定分析方法,研究纳米碳添加的常规施肥和减量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性状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CK)相比,纳米碳添加的常规施肥模式(SM-A)、减施氮肥10%(SM-B)和减施氮肥20%(SM-C)对水稻植株形态特征、光合生理特性、产量性状和肥料利用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以SM-B增幅最大,SM-A次之,SM-C最小;SM-A、SM-B和SM-C增加经济效益分别为563.56、1374.20和-1391.08元/hm 2,以SM-B增效值最高。本研究表明,SM-B能改善生育期光合生理特性,提高植株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是寒地水稻较为理想的减量施肥安全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