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9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林业   42篇
农学   154篇
基础科学   197篇
  122篇
综合类   388篇
农作物   114篇
水产渔业   311篇
畜牧兽医   308篇
园艺   173篇
植物保护   2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92.
In this study,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 (IPNV)-induced apoptosis in a zebrafish liver epithelium (ZLE) cell line was investigated. At a lower temperature (18 degrees C), there was expression of viral proteins VP2 and VP3 at 4 h post-infection (p.i.). At this time no expression was found in the high temperature group at 28 degrees C. The cell survival ratio was 52 and 18% at 24 and 48 h p.i., respectively, during IPNV infection at 18 degrees C. In addition, we assayed for apoptosis in IPNV-infected cells with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dT)-mediated end labelling (TUNEL) of DNA at different dosages of virus. We found a ratio of apoptotic cells of 8 and 25% at 12 and 18 h p.i., respectively, in the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 1 group. The MOI 10 group had 20 and 45% apoptotic cells at 12 and 18 h,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at 18 degrees C IPNV activated the caspase-8 and 3 from 1.5 to 2 times at 12 and 18 h p.i., respectively. Taken together,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uccessful virus replication occurs at the low temperature (18 degrees C) compared with the non-permissive temperature of 28 degrees C. Thus, IPNV replication is capable of activating caspase-8 and -3 and inducing host apoptosis.  相似文献   
93.
曾慷 《水产学报》2001,25(5):464-468
采用MTT颜色反应法研究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伴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lin A,ConA)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在离体状态下对健康和ISKNV感染后存活30d或60d的鳜的头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onA和LPS能促进健康鳜头肾淋巴细胞的转化,而对感染后存活30d或60d的鳜头肾淋巴细胞没有作用;纯化的ISKNV对健康鳜头肾淋巴细胞没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但对ConA的作用有抑制,对感染后存活的30d或60d的鳜头肾淋巴细胞,纯化的ISKNV有一定的促进转化的作用,感染存活的鳜头肾中有对ISKNV的免疫记忆性T细胞。另外,用建立的ISKNV PCR检测方法对健康和ISKNV感染后存活的鲜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健康鳜为阴性,而ISKNV感染后存活的鱼,头肾、后肾、脾脏和部分鱼的心脏为阳性。ISKNV在鳜体内形成潜伏感染。  相似文献   
94.
为明确小麦品种西农979对赤霉病的抗性遗传基础,以西农979和苏麦3号构建的F2代群体以及西农979的主要供体亲本为材料,利用与苏麦3号3BS染色体上Fhb1基因紧密连锁的2对SSR引物及其共分离特异性标记引物UMN10进行检测,并调查西农979大田赤霉病抗性。结果表明,引物Xgwm533、Xgwm493及UMN10对西农979、苏麦3号及西农979/苏麦3号构建的F2群体(510个单株)扩增结果均为单态,表明西农979具有苏麦3号3BS上的Fhb1基因位点。对西农979的主要供体亲本的分子标记及亲缘关系分析,进一步表明西农979具有苏麦3号的抗赤霉病基因,其Fhb1基因位点来源于西农881,这可能是西农979对小麦赤霉病表现为中抗或中感且抗性较为稳定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95.
为探明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及籽粒DON的防效,分别检测6种杀菌剂对亚洲镰刀菌(F.asiaticum)的室内毒力,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分别检测、分析了6种杀菌剂施药1次和2次在麦穗中的消解动态及其对小麦赤霉病和籽粒DON的防效。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亚洲镰刀菌菌丝生长抑制度表现为咪鲜胺>戊唑醇>氰烯菌酯>氟唑菌酰羟胺>吡唑醚菌酯>嘧菌酯。6种杀菌剂在麦穗中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50%咪鲜胺WP、430 g·L-1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SC、250 g·L-1吡唑醚菌酯EC和250 g·L-1嘧菌酯SC施药1次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081 5、3.094 4、2.365 7、3.026 8、3.209 0和3.136 4 d,施药2次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044 7、3.332 4、2.529 7、3.397 8、3.300 7和3.179 6 d。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SC施药1次和2次病指防效分别为85.96%和94.88%,DON防效分别为81.43%和88.91%。430 g·L-1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和50%咪鲜胺WP施药1次和2次病指防效分别为61.48%~73.62%和75.33%~86.15%,DON防效分别为53.88%~69.70%和60.09%~79.45%。250 g·L-1吡唑醚菌酯EC和250 g·L-1嘧菌酯SC施药1次病指防效分别为63.76%和50.47%,DON防效分别为41.03%和-28.95%;施药2次病指防效分别为79.51%和61.10%,DON防效分别为52.75%和-18.08%。综上所述,氟唑菌酰羟胺对赤霉病和籽粒DON防效最佳,而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对小麦赤霉病和籽粒DON防效不突出,甚至增加毒素污染。  相似文献   
96.
对2012—2013年浙江省凡纳滨对虾( L itopenaeus vannamei)主要养殖区的红体病虾进行病原鉴定及其分子特征与耐药性研究,并与2011年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 Vitek 、16S rRNA 序列分析与病毒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2012—2013年在红体病虾中同时检测出副溶血弧菌( V ibrio parahaemolyticus)与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 IHHNV ),而2011年在红体病虾中仅检测出副溶血弧菌,未检测出 IHHNV ;3年均未检测出桃拉综合征病毒( Taura syndrome virus , TSV)和白斑综合征病毒(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 WSSV ).基于 dnaE‐gyrB‐recA‐dtdS‐pntA‐pyrC‐tnaA 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分离株具有较高水平的分子多样性:2011—2013年各年的分离株均分属多个序列型( sequence type ,ST ),来自位于进化树不同亚枝、亲缘关系较远的不同克隆;2012—2013年的分离株经历了较高水平的分子变异,其中 ST918与 ST919为首次报道的副溶血弧菌新 ST ;2011年分离株与2012—2013年分离株的等位基因和序列型特征具有较大差异,ST414与 ST114分别代表2011年与2012—2013年红体病的优势 ST .2011—2013年的副溶血弧菌分离株均属于大流行群,并具有相同的毒力基因谱( tlh+ tdh- trh- T3SS1+ T3SS2-),tdh与 trh的缺失并未影响细菌的致病力.分离株对抗菌药物尤其是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呈现加重趋势.说明本次凡纳滨对虾红体病可能是多种致病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亟须建立红体病病原监测体系,并探明细菌性病原与病毒性病原混合感染对致病性的影响及其互作机制,以提出综合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97.
以淡水小龙虾头为原料,采用EDTA法提取甲壳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以13%的EDTA溶液作提取溶剂,在反应温度30℃、pH 12、投料比1∶15、反应25 min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提取率达24.05%,反应前后的脱钙和脱蛋白率分别为100.0%和98.6%。  相似文献   
98.
任丰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693-5694
结合常德市的棉花收获情况,设计了一种小型的棉花收获机械。对该机械的机箱、吸棉管,抽风机采摘头4部分设计过程进行了翔实描述。按该方案研制出的样机采棉效果好,因此该机械具有携带和操作方便、收获速度快等优点,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9.
针对高含蜡原油因结蜡导致管道堵塞和停输再启动困难的问题,基于运行参数分析,通过长输管道水力摩阻计算公式变换及SPS模型拟合,计算得到了管道内以结蜡为主的不可流出物的含量,并利用加剂油头到达末站引起过滤器堵塞及油头凝点变低的现象,得到了管道内实际不可流出物的体积,与模型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计算含蜡量与实际含蜡量相吻合,模型基本满足要求。由于乍得加剂高凝油与非加剂高凝油的黏度差别较大,提出了一种根据各阀室站场间压力差变化来跟踪加剂油头的方法,用于判断加剂油头到达的大概位置,为高凝高含蜡原油管道加剂时间及加剂量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主要研究不同赖氨酸水平的饲粮对1~21日龄狮头鹅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蛋白沉积的影响.【方法】选用828只1日龄的健康狮头鹅,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3只.对照组赖氨酸添加水平(w)为0.75%,各处理组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90%、1.05%、1.20%、1.35%、1.50%.试验期21 d.【结果和结论】1)随赖氨酸水平升高,1.05%~1.50%处理组的狮头鹅21日龄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90%组(P0.05);赖氨酸1.05%~1.50%处理组耗料增质量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90%组(P0.05).2)对狮头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影响趋势相近,均在1.20%组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0.90%、1.05%和1.35%组.血清尿酸和三酰甘油的浓度均在1.05%组最低,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在1.20%组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1.05%、1.35%和1.50%组(P0.05).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质量浓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3)狮头鹅蛋白绝对沉积、相对沉积随饲粮赖氨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并且在赖氨酸为1.20%时达到较好的效果.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可以有效地提高狮头鹅的生长性能,1~21日龄狮头鹅饲粮赖氨酸适宜水平为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