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2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841篇
林业   553篇
农学   827篇
基础科学   781篇
  1322篇
综合类   2781篇
农作物   414篇
水产渔业   209篇
畜牧兽医   681篇
园艺   123篇
植物保护   315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461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466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饲料稻新材料的特性及添加物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贮饲料对畜牧业生产极为重要,利用水稻进行青贮是缓解畜牧业粗饲料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试验研究了新选育饲料稻材料的特性,以及各种添加物对其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青贮添加处理为:CK(对照)、LS(鼠李糖乳杆菌)、LP(植物乳杆菌)、G(2%葡萄糖)、B(10%菠萝皮)、GLS(G+LS)、GLP(G+LP)、BLS(B+LS)和BLP(B+LP),用塑料袋青贮100 d后,对饲料稻的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饲料稻新材料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自然青贮pH接近4.6;GLP处理的青贮品质最佳,pH值、乙酸和NH3-N含量最低,乳酸含量及乳酸与乙酸比最高;LS单独添加对青贮品质无显著影响;添加葡萄糖或菠萝皮糖含量高的物质比添加乳酸菌效果好。青贮袋开封后,所有处理的有氧稳定性都较佳。  相似文献   
992.
围栏封育对半干旱区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柳杨堡人工封育区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法国生态学专家Godron提出的方法测定植被稳定性.结果表明:研究区的5个样地(核心区、边缘区、外围区、新翻区和对照区)植物群落的稳定比分别为38/62、34/66、34/66、41/59和36/64,与稳定点20/80均有很大差距,表明柳杨堡封育区的植被群落不...  相似文献   
993.
龙眼果皮酶促褐变产物的提取、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乐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8):174-181
为了研究龙眼果皮酶促褐变产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以样品中总蒽醌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的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应用回流法提取褐变产物的影响,探讨提取龙眼果皮中酶促褐变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褐变产物的稳定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回流法提取酶促褐变产物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8 h,料液比为1:2,提取温度为40℃。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酶促褐变产物比较稳定;但对光照比较敏感,尤其是在紫外光下稳定性较差;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比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好;在4种不同种类添加剂影响下,其稳定性均变差。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龙眼果皮总蒽醌浓度为9.55 μg/mL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为74.1%;浓度为4.55 μg/mL时,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达81.6%;浓度为6.70 μg/mL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达86.1%。回流法可提取龙眼果皮中酶促褐变产物。温度对酶促褐变产物稳定性影响不明显,光照、pH、食品添加剂因素影响其稳定性。酶促褐变产物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OH和?O2-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4.
影响牛肉肉色稳定性的主要生化因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景宜  牛力  黄明  周光宏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6):3363-3372
【目的】探讨影响不同部位的牛肉肉色稳定性差异的主要生化因素。【方法】从8头牛胴体上分别取背最长肌、半膜肌和腰大肌,在0-4℃冷藏7 d,每隔1 d分别测定肉色、色素含量、pH、MDA含量、NADH浓度、乳酸脱氢酶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背最长肌在整个冷藏期间的a*值最高且变化最小,MDA含量最少,NADH浓度、乳酸脱氢酶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最高,肉色最稳定;半膜肌居中,而腰大肌的a*值最小,变化最显著,MDA含量最高,NADH浓度、乳酸脱氢酶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最低,肉色最不稳定。【结论】牛肉肉色稳定性与其NADH浓度、乳酸脱氢酶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95.
径流曲线数模型(SCS-CN)参数λ在黄土丘陵区的率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径流曲线敷模型(SCS-CN)用来计算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量,参数λ是模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在对径流曲线数模型参λ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黄土丘陵区径流场62场实测降雨资料对参数λ与地表坡度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曲线教模型所描述的参数λ=0.2适合于黄土丘陵缓坡地,参数λ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同时用实测降雨资料进行标定模型验证,得出径流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接近,其效率系数E=0.94,与直接运用模型计算径流量比较,效率系数有较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96.
选取体质量(74.52±1.03)g的团头鲂48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20mg/kg(试验Ⅰ组)、40mg/kg(试验Ⅱ组)和80mg/kg(试验Ⅲ组)植物甾醇的配合饲料,进行为期81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80mg/kg植物甾醇可提高团头鲂质量增加率及特定生长率(P0.05),其中40mg/kg组效果更佳,对肌肉粗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对肌肉粗脂肪含量有一定提高(P0.05);添加40mg/kg植物甾醇显著降低了81d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40mg/kg植物甾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7.
范丽敏  梁英  田传远 《水产科学》2012,31(5):249-254
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分析技术,研究了棕鞭藻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营养盐浓度(f/4、f/2、f、2f、4f)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细胞密度、单位体积干质量、总脂含量和总脂收获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营养盐浓度为2f时,该藻的最终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单位体积干质量、总脂含量和总脂收获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由此可以看出,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合棕鞭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营养盐浓度是2f。不同营养盐浓度对棕鞭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显著影响,培养6~10d,f/4处理组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光系统Ⅱ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光系统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相对电子传递效率和光化学淬灭)最低,其次为f/2处理组(P0.05)。培养7~10d,2f处理组的光系统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相对电子传递效率和光化学淬灭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培养结束时(第10d),各处理组细胞密度和总脂含量依次为:2f4fff/2f/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盐浓度为f/4~2f时,棕鞭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单位体积干质量和总脂含量与营养盐浓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营养盐浓度为2f~4f时,上述各值与营养盐浓度则均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8.
冷水性鲑科鱼类肉质鲜美,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无肌间刺、易加工,是世界性养殖鱼类,其中大西洋鲑、虹鳟和红点鲑属鱼类等主要养殖鲑科鱼类,一直是水产遗传育种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简要叙述了鲑科鱼类遗传育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主要介绍了经济性状遗传参数估计、选择育种、分子遗传与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鲑科鱼类遗传育种工作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9.
艾比湖流域绿洲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50年代以来,艾比湖流域绿洲荒漠化过程加剧,绿洲萎缩,稳定性严重失衡。由于绿洲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因此,文章在探讨了基于水资源、土壤资源和植被资源表征下艾比湖流域绿洲稳定性变化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对绿洲稳定性的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诊断并分析了各影响因子在不同表征下对绿洲稳定性的贡献作用大小。结果表明:绿洲内外过度的人为活动是稳定性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为拓展绿洲学研究的新思路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00.
用不同比例棉粕(CM)及FeSO4处理的脱毒棉粕(CM+Fe)替代饲料中0(CM0,对照组)、10%(CM10)、20%(CM20)、30%(CM30)、50%(CM50)、70%(CM70)和50%(CM50+Fe)、70%(CM70+Fe)的鱼粉,配置成8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喂养(9.79±0.13)g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10周,每组设3个重复,研究棉粕及脱毒棉粕对虹鳟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对照组虹鳟增重率(WG)与CM10~CM50以及CM50+Fe组之间差异不显著,CM70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PER)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降低,饲料系数(FCR)显著升高。(2)各试验组虹鳟全鱼和肌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CM0~CM70组肌肉中游离棉酚含量也逐渐增加,CM50+Fe和CM70+Fe组肌肉游离棉酚含量显著低于CM50和CM70组。(3)CM70和CM70+Fe组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CM10~CM50和CM50+Fe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血清甘油三酯含量逐渐升高,血糖含量与总蛋白含量逐渐降低。结果表明,棉粕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为19.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