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74篇
  免费   1553篇
  国内免费   2395篇
林业   1650篇
农学   2616篇
基础科学   836篇
  3929篇
综合类   9034篇
农作物   1527篇
水产渔业   1175篇
畜牧兽医   2821篇
园艺   1205篇
植物保护   1529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640篇
  2022年   949篇
  2021年   1102篇
  2020年   1133篇
  2019年   1189篇
  2018年   853篇
  2017年   1316篇
  2016年   1487篇
  2015年   1199篇
  2014年   1397篇
  2013年   1588篇
  2012年   1799篇
  2011年   1674篇
  2010年   1414篇
  2009年   1308篇
  2008年   1199篇
  2007年   1145篇
  2006年   945篇
  2005年   718篇
  2004年   535篇
  2003年   411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8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随着空间调查数据的增多和有重复的空间格局试验设计的需要,重复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不断得到研究和应用。采用有重复的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营林模式下毛竹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分株间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I类经营模式下形成的毛竹种群空间格局呈现随机分布,II类和III类经营模式分别在1.6-2.2 m和0.4-2.6 m尺度上达到了均匀分布的显著水平,表现为随着经营干扰强度的增大,毛竹种群在小尺度(〈3 m)上趋向于均匀分布;在较大尺度(〉4 m)上,3种营林模式毛竹种群空间格局均表现为随机分布;母株与新分株的空间关联性在3种营林模式下较为一致的表现出小尺度上的正关联,并在III类经营模式下,0.6 m、0.8 m和2.2 m尺度上达到了正关联的显著水平,而在较大尺度上,3种营林模式母株与新分株空间格局均表现为无明显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992.
利用福建53年雨季(5~6月)66个常规气象站月降水资料、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格点资料及NOAA海温重建资料,使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奇异值分解(SVD)、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福建雨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福建雨季的降水在空间上表现一致,即全省旱或全省涝;但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匀分布的第二类分布特征,即南旱北涝或南涝北旱。通过分析南北不均匀分布异常年的同期、前期大气环流和海洋特征,发现南旱北涝年近地面层温度场分布呈显著的北冷南暖特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且位置偏南,副高北侧低层较强的西南风将暖湿水汽输送到较北位置,此时南海夏季风强度偏弱,赤道中东太平洋为异常冷水覆盖;前期冬季乌拉尔山阻高偏强、西太平洋副高面积偏大、强度偏强、西伸点偏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而西风漂流区海温偏低。南涝北旱年则基本反之。研究结果揭示了福建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气象基础,对农事安排与防旱抗涝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以观赏草‘紫叶’狼尾草 Pennisetum setaceum ‘Rubrum’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其生长发育及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5%聚乙二醇处理与CK之间,除脯氨酸含量差异显著外,其他生长发育及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10%、20%聚乙二醇处理,紫叶狼尾草株高、分蘖数、根长、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地下部鲜重和干重以及根系活力较5%聚乙二醇处理、CK明显降低,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而脯氨酸、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但是紫叶狼尾草的生长发育尚未出现枯萎状态。综合而言,紫叶狼尾草具有很强的抗旱性,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994.
探讨高温环境下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90头平均体重为(65.90±3.37)kg 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5头公,5头母),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质水平为16.02%,2组、3组为试验组,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8%和12.05%。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在日平均温度为29.53~31.16℃条件下,2组、3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1组提高2.49%和1.81%,差异不显著(P >0.05),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血清皮质醇(F)、T3、T4浓度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 >0.05);血清尿素氮(BUN)浓度 2组、3组分别比1组降低10.45%和19.13%,差异均显著(P <0.05);氮表观消化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粪氮排泄量2组、3组分别比1组降低10.48%和25.64%,差异均显著(P <0.05)。由此可见,在高温环境条件下,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未能缓解热应激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以2个灌木柳无性系(盐敏感型JW9-6和耐盐型JW2372)为试验材料,在温室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盐(0,3,6 g/L)处理3 d对其光响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无性系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饱和光强、表观量子效率和气孔导度均随盐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根据气孔导度随光照度变化趋势的研究结果,认为6 g/L盐质量浓度处理引起JW2372和JW9-6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分别是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相同盐质量浓度处理条件下JW2372光响应特征参数受影响比JW9-6小,对光照强的利用能力更高。  相似文献   
996.
为给稀土元素农用拓展及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依据,以永良四号小麦幼苗为材料,采用模拟盐害的方法,探索了盐胁迫下铈的不同施用方式产生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MDA 含量明显上升,POD 活性先上升后下降。盐胁迫前24 h 用30 mg/L 铈采用叶面施肥、根部施肥的方式处理后,MDA 的积累和相对电导率均显著下降,POD 活性在各个时间段也都有明显上升。稀土铈的不同施用方式都能诱导小麦幼苗对盐胁迫产生抗性,减轻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叶面喷施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采用华北地区35个国家气象站点的2011~2012相对湿度日值和气温日值,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用反距离加权法、张力样条函数法、克里格和趋势面4种方法对不同时间尺度的相对湿度与气温进行空间插值,并交叉验证。结果表明:4种方法都能较好的反映出华北不同时间尺度的相对湿度以及气温的空间分布情况;年尺度插值总体优于月尺度插值结果;克里格是最适合于华北年平均相对湿度插值的一种方法,月尺度相对湿度空间插值反距离加权法最优;气温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插值结果都是克里格和反距离加权法较优。  相似文献   
998.
为小白菜抗逆栽培提供参考,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上海青小白菜在 NaCl 胁迫下喷施外源ALA 对其植株生长及光合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mmol/L NaCl 胁迫下,喷施100 mg/L 外源 ALA的小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分别比 NaCl 胁迫处理高4.00%和15.9%,初始荧光值下降11.5%,最大光化学效率、叶片潜在活性、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a+ b)含量分别高6.6%、36.3%、21.7%、15.0%、19.3%和14.4%。外源 ALA 可缓解 NaCl 胁迫对小白菜光合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为了降低重金属镉对豆科植物的毒害作用,并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绿宝六号)为宿主植物,在镉胁迫条件下,采用3室隔离盆栽系统,分别接种(单接种)和同时接种(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AM)和根瘤菌,在施加不同氮源的条件下,测定了绿豆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镉胁迫严重影响了单接根瘤菌绿豆的生长,但施加外源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单接 AM 真菌和根瘤菌(双接种)绿豆的镉胁迫作用,并且相同氮源处理下,双接种的效果更好;双接种绿豆在 NH4 NO3外源氮时菌根侵染率最高,(NH4)2 SO4时根瘤数及根瘤鲜重最多,尿素为源氮时 Arg 含量最多;接种后 SOD、POD、CAT 活性明显提高,且氮源的施加提高了单接 AM 真菌和双接种下的酶活性,但不同氮源对其影响不同,双接种下酶的活性高于单接种。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盆栽控水试验,对沙地樟子松、紫穗槐苗木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叶水势、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MDA)和相对电导率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樟子松和紫穗槐水势均呈递减的趋势。樟子松在轻度水分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有所升高,而后又逐渐下降;严重水分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5%)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分别为0.50、0.16、0.66 mg·g-1。紫穗槐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逐渐减低,严重水分胁迫时,紫穗槐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最低,分别比正常水分(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时下降了1.61、0.35、1.96 mg·g-1;樟子松和紫穗槐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综合结果表明,樟子松抗旱性比紫穗槐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