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林业   122篇
农学   133篇
基础科学   206篇
  225篇
综合类   571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158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1.
完成了弗兰克氏菌菌株C101,Cc01,CcR03,At4,Hr16和CG01的原生质体分离及Cc01原生质体的再生。将菌丝转化技术用于弗兰克氏菌的转化研究,结果发现,pLAFRI上的四环素抗性基因能在Cc01中表达。此外,Cc01具有卡那霉素抗性。  相似文献   
92.
"西藏雪莲"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西藏雪莲"转接纯化3次后对其进行整体切片镜检,并用加有CaCO3的鉴别性培养基,利用乳酸菌溶钙性产生透明圈将其与其他菌区分。所获得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结果共鉴定出乳酸杆菌2株、双歧杆菌1株、乳酸球菌3株。最后对这些菌株的发酵性能进行测定,并进行组合发酵试验,从中获得人体有益菌和性能优良的乳酸复合发酵剂。  相似文献   
93.
在原自然数分拆性的基础上,另给出至少含有两个奇约数的自然数学等差分拆的一个结论。  相似文献   
94.
红曲色素的基本性质和快速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曲色素是天然食用色素之一,在285、400和500nm 处有3个吸收峰,在强酸性、酸性和中性的条件下相当稳定;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和络合剂对红曲色素的影响较小。从红曲色素中分离出一种黄色红曲色素,在285和398nm 处有吸收峰。其极性小于紫色红曲色素和橙色红曲色素。用针筒层析分离柱可快速将3种红曲色素分离。  相似文献   
95.
本文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经并时蒸馏萃取装置获得的多花蔷薇挥发油化学成分。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为开发、利用这一野生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
茶黄素的提取分离与纯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内外茶黄素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并分析评价了柱层析法和高速逆流色谱法的优缺点,认为两者结合是理想的分离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97.
新化合物苦皮藤素Ⅱ,Ⅲ,Ⅳ的分离和结构鉴定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叶碟定量载毒饲虫的方法追踪活性,经3次硅胶柱层析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半制备,从杀虫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Max.)根皮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出3个对粘虫(Mythimnaseparata)幼虫具有强烈毒杀作用和麻醉作用的化合物B,D,T.利用高分辨质谱及核磁共振波谱鉴定了3个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说明,这些化合物都属于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酯类,其中B和T为一对异构体,不同之处在于C—9位的苯甲酰氧基的构型,B为χ构型,T为β构型。经文献检索,这3个化合物都是从未报道过的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苦皮藤素Ⅱ,Ⅲ,Ⅳ。  相似文献   
98.
桐粕中醇溶性毒素分离纯化及其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拓植物蛋白质饲料资源 ,对桐粕中的醇溶性毒素进行了探讨 .桐籽去油后经有机溶剂提取得到醇溶性毒素 ,再经苯 +正己烷 (3∶ 2 ) ,苯 +乙酸乙酯 (3∶ 2 ) ,苯 +乙酸乙酯 (1∶ 1) ,苯 +乙酸乙酯 (1∶ 3)等 4种洗脱剂能分离出 TN1,TN2 ,TN 3等 3种毒素 ,其 Rf分别是 :0 .0 90 ,0 .30 1,0 .494(展开剂为 :苯 +正己烷 (3∶ 2 ) ) .其中醇溶性毒素和 TN3对试验鱼有明显的毒性 ;2 4h L D50 分别为 :0 .192 ,2 .75 4μg/m L ,48h L D50 分别为 :2 .495 ,0 .187μg/m L .TN1为浅黄色不结晶物 ,UVλMeohmax nm (E1 %1 cm) :2 10 (93.0 2 ) ,2 5 0 (4 9.0 5 ) ,2 90 (73.2 6 ) ,其旋光度为 0°;TN2为白色不结晶物 ,UVλMeohmax nm (E1 %1 cm) :2 10 (6 6 .36 ) ,2 5 0 (2 7.0 7) ,2 80 (6 2 .2 7) ,其旋光度为 49.10°;TN 3为白色不结晶物 ,U VλMeohmax nm(E1 %1 cm) :2 10 (72 .6 9) ,2 5 0 (31.92 ) ,2 90 (4 9.38) ,其旋光度为 6 7.43°.  相似文献   
99.
报导了用胶束纸色谱法 (MPC) 分离维生素B类化合物与主客体色谱在分离化合物方面的应用。在计算了其分子结构因素 (长度、宽度、高度等)的基础上,讨论了该类化合物的主客体色谱行为。说明分离维生素B类物质的主要驱动力是溶质分子的结构与胶束空穴的适配性。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以FFC—23A型爪式粉碎机为样机,利用现代声学测试分析手段对其工作时定齿盘内、外圈齿与相应动齿相掠过所产生的旋转噪声进行了试验分离研究,从而得出了爪式粉碎机旋转噪声的主要成分源自工作中外圈定齿与其相互作用的动齿所产生的噪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