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林业   35篇
农学   68篇
  61篇
综合类   355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211篇
畜牧兽医   158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查明3种组织固定液对大菱鲆肝脏石蜡切片质量的影响,筛选效果最佳的固定液。本实验选用波恩氏(Bouin)、戴维森氏(Davidson)和4%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 PFA)3种组织固定液,对大菱鲆的肝脏进行固定,制作石蜡切片,通过苏木素-伊红(H-E)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染色,观察组织细胞形态学特征,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细胞完整度和免疫组化阳性率情况。结果发现,3种固定液对大菱鲆肝组织石蜡切片固定效果存在显著差异,Bouin固定液组织H-E染色细胞结构清晰、形态完整,Davidson固定液H-E染色组织溶解、细胞结构不清晰,但能分辨出核质界线,4%多聚甲醛组H-E染色鲜艳,但核质分界不清晰。完整肝细胞比例,4%PFA显著低于Bouin和Davidson固定液(P<0.05),且Bouin和Davidson固定液无显著差异(P>0.05)。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ef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3种固定液存在显著差异,Bouin固定液显著高于4%PFA和...  相似文献   
112.
银鲳亲鱼不同组织的氨基酸及其随性腺发育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定了海捕银鲳亲鱼肌肉,肝脏和性腺组织的氨基酸,并分析了不同性腺发育阶段的氨基酸变化。结果表明,雄性V期亲鱼精巢中的牛磺酸含量最高(27.8mg/g),显著高于肌肉和肝脏组织,而雄性V期亲鱼氨基酸总量在肌肉中最高(631.4 mg/g),其次是精巢(544.8 mg/g)和肝脏(468.0 mg/g)组织。雌性亲鱼肝脏中的牛磺酸含量(13.7 mg/g)显著高于卵巢和肌肉组织。在卵巢从III期发育到V期过程中,雌性亲鱼肌肉和肝脏中的氨基酸总量在V期下降显著,而卵巢氨基酸总量维持稳定。在总氨基酸的组成上,肌肉中含量高的氨基酸为Glu,Lys, Asp,Leu和Arg;肝脏中含量高的为Glu,Lys, Asp,Val和Leu;精巢中含量高为Glu,Asp, Lys, Arg和Val;卵巢含量高中为Glu,Lys,Leu,Val和Asp。性别和性腺发育阶段对亲鱼肌肉总氨基酸组成无影响。游离氨基酸含量在III 、IV和 V期卵巢中的含量分别为17.7 mg/g ,41.5 mg/g和29.6 mg/g,且其组成随性腺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3.
张青  王锡昌  刘源 《水产学报》2009,33(4):692-696
为探明鲢肉挥发性气味特征物质,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和浓缩了鲢肉中的挥发性物质,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以及气相色谱〖CD*7/9〗嗅觉测量法对气味物质进行了定性分析及气味特征的评价。由8人组成的评价小组通过检测频率法进行嗅觉测量。结果表明,经GCMS分析鉴定得到了29种挥发性气味物质,主要是一些羰基类和醇类化合物,占了总挥发性物质的88%。通过检测频率分析法鉴定出12种化合物具有气味特征,表现为鱼腥、金属、青草、油脂氧化、蘑菇等特征。另外有4种未知物也显示了较强的风味特性,它们协同作用构成了鲢的特殊气味。  相似文献   
114.
采用传统烧煮法及软骨和硬骨双染色法,对白斑狗鱼骨骼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其骨骼结构有如下特点:(1)白斑狗鱼的中轴骨骼和附肢骨骼未完全骨化。(2)脑颅骨骼中除背面和腹面的膜骨如副筛骨、鼻骨、额骨、顶骨、犁骨、副蝶骨外,中间为未完全骨化的脑箱,有数个骨化中心,分别分布在中筛骨、蝶耳骨、翼耳骨、上枕骨、基枕骨、外枕骨,前耳骨区域,骨化程度不一。(3)咽颅中,包括完全骨化的颌弓和不完全骨化的舌弓及鳃弓,其中,舌弓中续骨呈宽扁三角形,并以其较宽的侧、下边将舌颌骨与后翼骨、翼骨和方骨紧密连接;有5对鳃弓,第5对鳃弓为一对棒状骨,与表面密布细齿的长条状骨片以结缔组织相贴。(4)白斑狗鱼共有62节椎骨,其中尾椎19节,为双凹型椎体。具有背肋和腹肋,前10个躯椎的髓棘呈片状;躯椎无真正的髓弓,所谓椎管只是由致密结缔组织将髓棘基部包裹而成,保护脊髓;每个尾椎的左右髓弓闭合成椎管,左右髓棘愈合为一;椎体无前后关节突,但每个椎体间具有发达的结缔组织粘附。(5)附肢骨骼中背鳍、臀鳍的支鳍骨分别为19、16个;尾鳍介于正型尾与歪型尾之间,最后3枚尾椎渐上翘,最后1枚尾椎具1个尾上骨,5个尾下骨,第2个尾下骨分叉;倒数第2个脉棘宽扁呈扇状。尾鳍由后8个椎骨的髓棘和脉棘参与尾鳍支鳍骨的构成。肩带骨骼有膜骨的匙骨、上匙骨及未完全骨化的乌喙骨和肩胛骨构成,肩带的支鳍骨4个,较宽扁;腰带具有前后支鳍骨,形宽扃。观察结果表明白斑狗鱼的骨骼不仅有着与高等硬骨鱼相似的结构,也有着其自身特有的结构如副筛骨以及不完全骨化的脑颅、最后几枚尾椎上翘形成的半歪型尾、躯椎的椎管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等。这些结果对于研究狗鱼的演化及分类地位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5.
研究运用基因组步移法克隆了长度为1 167bp的青蒿启动子proTPS7,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proTPS7中的多个顺式调控元件。构建启动子与GUS融合载体,稳定转化青蒿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GUS染色实验,结果表明该启动子能驱动报告基因在非分泌型腺毛中的特异表达。对转基因青蒿喷洒甲基茉莉酸和脱落酸,3h后GUS基因表达水平有所上调,说明proTPS7能受到上述2种激素的诱导。  相似文献   
116.
以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为抗原,卵黄蛋白原抗血清为抗体,建立了检测鲢鱼体内卵黄蛋白原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方法,组装卵黄蛋白原ELISA试剂盒,并对其性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建立的ELISA间接法检测浓度为6.1~396.0 ng/m L,灵敏度为6.1 ng/m L,且在该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系列抗原标准品中添加1%蔗糖、20%甘油和0.000 5%Mg Cl_2时,试剂盒在37℃条件下放置7 d,其标准曲线灵敏度和线性基本保持不变,说明筛选的该稳定剂配方对ELISA试剂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7.
将维生素C添加到普安银鲫的孵化水体中,维生素C浓度设置为20、25、30和35 mg/L,记录孵化率及仔鱼存活率,测定各浓度组中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仔鱼发育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研究维生素C(Vc)对普安银鲫仔鱼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SOD和CAT的活性随着普安银鲫仔鱼发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GSH-Px活性则随着发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30 mg/L的Vc溶液能显著(P0.05)提高普安银鲫仔鱼SOD、CAT和GSH-Px活性,且SOD的活性在出膜72 h后开始显著降低(P0.05),而CAT和GSH-Px则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普安银鲫仔鱼中抗氧化作用以SOD和CAT为主;适宜浓度的Vc添加到普安银鲫的育苗水体中能提高仔鱼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8.
鲢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以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鱼骨为原料,采用风味蛋白酶酶解制备骨胶原多肽水解液,剩余骨渣经乳酸提取制备骨粉酸解液(钙液),研究其通过螯合制备鲢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工艺条件。分析了酶解时间对鲢鱼骨蛋白酶解产物产品品质和功能特性(溶解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采用乳酸提取鲢鱼骨中钙时提取温度对钙溶出率的影响,并以螯合率为指标,考察pH、时间、温度和多肽液与钙液体积比对螯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50℃,按原料鱼排质量0.09%加入风味蛋白酶酶解30min制备出的鲢鱼骨胶原多肽具有良好的产品品质和功能特性;乳酸提钙时提取温度对钙溶出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在pH8、温度25℃条件下,多肽液与钙液体积比1:1反应40min得到的鲢鱼骨胶原蛋白螯合钙螯合率最高(85.24%)。  相似文献   
119.
灌水效率碘—淀粉显色示踪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旨在研究不同土质、灌水量和灌水方法情况下入渗模式、灌水效率,并探讨不同灌水条件下溶质分布和水流运动模式之间的关系。根据碘-淀粉显色原理示踪水流运动和溶质迁移,分别在壤土和黏土条件下、开展了重力灌溉和微灌方式下的12组入渗试验,采用适用效率、深层渗漏损失率、有效储水率和均匀度对灌水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入渗水再分布主要受到湿润模式的影响,有效储水率和均匀度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提高,然而深层渗漏损失率也明显增大。溶质分布的均匀程度和深层渗漏损失率均小于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和损失率,根据入渗后水分和溶质的再分布情况对灌水效率进行评价更为直接和全面。  相似文献   
120.
PAGE凝胶电泳银染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良DNA聚丙烯凝胶电泳(PAGE)银染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鸡基因组微卫星DNA序列后,经PAGE分离扩增产物和pBR322 DNA/BsuRI标准分子质量,利用2种银染法对微卫星位点进行检测,分析其灵敏度和可行性。结果表明,2种方法都能染出Marker的所有条带,灵敏度均为25 ng,但在染色所需时间和可操作性方面,改进的染色方法优于Sanguinetti等所建立的方法。改进的银染方法染色过程较快,仅需25 min左右,且染色液和显影液可回收利用。该方法能显著提高检测分辨率,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染色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