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239篇
农学   200篇
基础科学   52篇
  387篇
综合类   1356篇
农作物   107篇
水产渔业   155篇
畜牧兽医   360篇
园艺   264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01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沙棘籽油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所得样品溶液中铁、硒、锌、钾、钠、钙、镁、铜、锰、铅、砷、汞、镉等1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使用动态反应池技术消除了多原子离子对部分被测元素的干扰。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加标回收率在95.5%~102.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  相似文献   
82.
为了对硬枝碱蓬样品质量进行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9个不同采集地的硬枝碱蓬样品进行测定,建立指纹图谱,并结合中药相似度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溶剂为100%甲醇,用量为15 m L,流速为1.0 m L/min,色谱进样时间为20 min,流动相为甲醇(A)-水(B),采用100%甲醇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精密度试验、重现性试验、稳定性试验测定结果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本研究所建立的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式识别方法准确可靠;中药相似度软件能够对不同地点的硬枝碱蓬材料进行区分,不同产地硬枝碱蓬的差异可清晰地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83.
[目的]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分析历年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中通过国审的棉花品种的特征特性,探索棉花品种类型和特征的演化趋势。[方法]依据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对品种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价指数构建。采用GGE双标图分析1981~2012年期间长江流域53个国审棉花品种主要目标性状的相关性。根据区域试验历年采用的对照品种,将区域试验数据分为5个时期,分析各时期内审定品种类型的比例和总体评价指数的变化动态。[结果]棉花育种目标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有必要采用评价指数方法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品种类型的变化动态研究表明,Ⅱ型品种开始于泗棉3号时期,其后呈下降趋势;Ⅲ型品种在各个时期均有一定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Ⅳ型品种为1993年前审定品种的主要类型,在泗棉3号时期以后占比例较小,且呈下降趋势。评价指数的动态变化表明,2003年前品种都在目前合格线以下;2004~2008年期间审定品种总体评分较高;2009年后审定品种的总体评分仅略高于合格线。[结论]长江流域的棉花育种和品种审定中应更注重对马克隆值的改良和评价,以引导棉花丰产性和纤维品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4.
[目的]建立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TGEV基因组中保守的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以梯度稀释的含有N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定量PCR反应。[结果]该试验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在102~1010拷贝/μ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扩增效率在90%~110%之间。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0拷贝,敏感性较高,而且特异性较好,与猪的其他病毒核酸均无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低于3%,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较好。应用该方法可以对疫苗的免疫效力进行定量检测和评价,也可以对临床病料进行检测。[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为TGEV的流行病学调查、疫苗开发和发病机制等研究提供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85.
从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引进杉木2代苗木,通过炼山和不炼山2种方式在福建省沙县设立造林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杉木不炼山方式造林比炼山方式造林投资高12.6%;杉木炼山方式造林前期生长比不炼山方式造林快,5a后渐渐持平,8a后不炼山方式造林显著优于炼山造林;炼山造林还导致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变得紧实。  相似文献   
86.
通过出耳栽培试验,比较分析白背毛木耳菌株‘漳耳43-28’、06283与其组织分离菌株 Z43-28-1、Z06283的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抗污染能力、产量等,结果表明:分离菌株Z43-28-1、Z06283比出发菌株‘漳耳43-28’、06283栽培袋菌丝生长速度分别提高10.3%、13.5%,污染率分别降低11.48%、38.55%,产量分别提高6.2%、2.7%。应用组织分离可以达到较好的品种复壮效果。  相似文献   
87.
层次分析法在贵阳市行道树选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贵州省贵阳市常用行道树进行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适应性、观赏特性和栽培管理特性3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贵阳市行道树综合评价体系.二球悬铃木、荷花玉兰、杜英、银杏、樟树等行道树在该评价体系中的分值较高,这与当前贵阳市应用最为广泛的行道树种类相符.本文试图为合理选择和应用行道树、行道树分级管理提供借鉴,也为保存和合理利用贵阳市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
数字下变频是全数字解调器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解调器的工作性能。给出一种基于FPGA的数字下变频设计,详细介绍正交变换、CIC抽取滤波及根升余弦滚降FIR低通滤波器的原理设计,并可编程设置各个模块参数。自动生成及动态配置滤波器系数。该设计在Xilinx公司XC3S4000 FPGA芯片的硬件平台和ISE9.2开发环境下,采用Verilog语言编程实现,经过实际通信系统验证,在全数字解调器中很好地完成了多载波、多速率信号的数字下变频处理功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89.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盐酸浓度、料液比3个主要因素,以没食子酸得率为响应值,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珙桐叶中没食子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没食子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盐酸浓度2.0 mol/L、提取温度65.6℃、料液比40 m L/g、超声时间30 s,在此条件下没食子酸得率为10.26%。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珙桐叶中的没食子酸,提取时间短、得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Aptamers are specific nucleic acid sequences that can bind to a wide range of nucleic acid and non-nucleic acid targets with high affinity and specificity. Nucleic acid aptamers are selected in vitro from single stranded DNA or RNA ligands containing random sequences of up to a few hundred nucleotides.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SELEX) was used to select and PCR amplify DNA sequences (aptamers) capable of binding to and detecting Listeria monocytogenes, one of the major food-borne pathogens. A simplified affinity separation approach was employed, in which L. monocytogenes in exponential (log) phase of growth was used as the separation target. A fluorescently-labeled aptamer assay scheme was devised for detecting L. monoeytogenes. This report described a novel approach to the detection of L. monocytogenes using DNA aptamers. Aptamers were developed by nine rounds of SELEX. A high affinity aptamer was successfully selected from the initial random DNA pool, and its secondary structure was also investigated. One of aptamers named e01 with the highest affinity was further tested in aptamer-peroxidase and aptamer-fluorescence staining protocols. This study has proved the principle that the whole-cell SELEX could be a promising technique to design aptamer-based molecular probes for dectection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without tedious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complex markers or targ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