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6篇
  免费   429篇
  国内免费   727篇
林业   578篇
农学   588篇
基础科学   1121篇
  859篇
综合类   3560篇
农作物   324篇
水产渔业   124篇
畜牧兽医   978篇
园艺   131篇
植物保护   589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377篇
  2021年   389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87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538篇
  2011年   546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433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脂肪酸对鱼类免疫系统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左然涛  麦康森  徐玮  艾庆辉 《水产学报》2015,39(7):1079-1088
替代脂肪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鱼油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然而,随着替代水平的提高,鱼体常常表现免疫水平和抗病能力降低。鱼油替代的本质为脂肪酸替代,深入研究脂肪酸与鱼类免疫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综述了脂肪酸对鱼类免疫性能的影响及调控机制。饱和脂肪酸会降低鱼类免疫力,而适量添加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共轭亚油酸(CLA)或提高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例有利于鱼体免疫力发挥;饲料中脂肪酸主要通过细胞膜结构、信号传导、类花生四烯酸、细胞因子和类固醇激素等途径对鱼类免疫进行调控。脂肪酸与鱼类的免疫性能具有高度相关性,而调控机制的研究尚有较大空间。未来研究应该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脂肪酸对免疫相关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鱼类肠道脂肪酸组成改变与菌群结构和免疫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环境因子对鱼体脂肪代谢和免疫力的影响;非脂肪酸成分(矿物质、维生素)对鱼类脂肪酸代谢和免疫过程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992.
转录因子调控果实成熟和衰老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综述近年来关于果实成熟和衰老相关转录因子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阐明果实成熟和衰老的转录调控网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994.
珊瑚对型轮虫和丰年虫无节幼体的捕食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珊瑚对生物活饵料的捕食机制,选取美丽鹿角珊瑚(Acropora formosa)和佳丽鹿角珊瑚(Acropora pulchra)为实验对象,以轮虫(SS-type Rotifer)和丰年虫(Artemia salina)无节幼体为生物活饵料进行投喂。通过对投喂饵料量、残余量,以及差值进行统计,从而探讨珊瑚的摄食情况及摄食偏好。结果表明:超小型轮虫平均剩余量8.16×104个,P=0.012(P0.05),实验前后轮虫密度有显著差异。丰年虫无节幼体平均剩余量2.3×103个,P=0.01(P0.05),实验前后丰年虫密度有显著性差异。超小型轮虫和丰年虫无节幼体可以是珊瑚的生物活饵料。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主要概述了碱性土壤和水体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酸化剂的种类和特点,总结了酸化剂对碱性土壤和水体的改良机制与应用,为碱性土壤和水体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解放牧系统中优势植物个体性状的响应机制和方式,可为草地持续利用及健康管理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在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站以连续5年放牧的典型草原中优势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放牧模式下羊草的株高、地上、地下生物量、根冠比等个体性状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长期过度放牧导致羊草植株变矮,冠丛幅降低;放牧改变了羊草生物量分配,增加了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羊草地上部对放牧干扰响应强烈,地下部对放牧响应较地上滞后,根系含水量有随放牧强度加大而增加的趋势。羊草个体性状对不同放牧模式有着不同的适应策略,对秋季重度放牧方式响应强烈。  相似文献   
997.
T-2是A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对动物机体具有较强的危害,可造成多个系统出现中毒效应。作者主要对T-2毒素对动物的广泛毒性作用进行论述,且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8.
为明确欧洲葵螟Homoeosoma nebulellum Denis et Schiffermüller寄主选择的物理机制,通过对14个向日葵品种(系)筒状小花及瘦果的形态指标观察,采用籽粒被害虫情指数进行田间寄主选择性试验,研究了向日葵的形态性状和欧洲葵螟寄主选择的关系。欧洲葵螟对不同向日葵品种(系)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且对食葵品种(系)的选择性均显著高于油葵品种(系)。食葵瘦果多为中长或长形(≥1.5 cm),油葵瘦果则属于短或特短形(<1.5 cm)。向日葵各形态指标在不同品种(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食葵的花盘直径、筒状小花开口、子房壁厚度、瘦果果壁厚度、瘦果果壁茸毛密度均大于油葵,且各指标与籽粒被害虫情指数之间、各指标互相之间也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选育较小花盘的向日葵品种(系)可减少葵螟对向日葵的为害。  相似文献   
999.
乙酰乳酸合成酶及其抑制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国 《农药学学报》2014,16(4):367-374
乙酰乳酸合成酶(AHAS)是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是绿色除草剂的重要作用靶标。由于此生物合成过程只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因此该类抑制剂对哺乳动物具有生物安全性。近年来,随着AHAS三维结构的阐明,人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已有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并且依此设计开发了一些新型的抑制剂,拓展了其在抑菌活性方面的生物学功能。文章对近年来AHAS及其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就AHAS的酶学特征、结构特征及结合方式,以AHAS为靶标的新颖除草活性化合物的设计开发以及AHAS抑制剂的抗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等问题详细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设计开发靶向AHAS的新型除草剂或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丁布是广泛存在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中的异羟肟酸类次生化学物质, 研究表明其具有广谱活性。本文从丁布的抗虫活性、抗菌活性、化感作用、土壤微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及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