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0篇
  2篇
综合类   4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蜂胶、蜂花粉、蜂王浆抗肿瘤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蜂胶、蜂花粉水提液和蜂王浆稀释液分别灌胃S180 实体型小鼠 ,15d后解剖称取瘤重 ,计算抑瘤率。结果发现 ,蜂胶、蜂花粉水提液和蜂王浆稀释液的抑瘤率分别达 79 92 %,6 9 0 6 %和 75 83%。  相似文献   
122.
鸭传染性浆膜炎蜂胶疫苗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重庆疫鸭中分离到2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鉴定,证明为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用改良的血清酵母肉汤进行培菌培养,将2菌株菌液混合(1:1,体积比),经甲醛灭活后加入蜂胶左剂,制成蜂胶灭活疫苗。用其免疫5-7日龄雏鸭,一免后7、10、15d皮下注射RA混合菌液攻毒(0.2mL/只),平均保护率达66.67%;10d后二免,二免后7、10d攻毒(0.2mL/只),平均保护率达94.47%。  相似文献   
123.
对自制乳房炎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效价进行评估.用甲醛37℃过夜灭活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分别制备蜂胶灭活疫苗、转移因子灭活苗及无佐剂疫苗,接种泌乳期奶山羊后,分别在不同时间采集免疫羊的血清和乳汁,ELISA测定血清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的抗体效价.研究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经甲醛灭活彻底;与免疫前相比,血清和乳汁中的...  相似文献   
124.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乙醇提取、索氏提取、超声波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四种提取工艺的粗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提取工艺对蜂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5.
【背景】奶牛乳腺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奶牛疾病,不仅危害奶牛健康,同时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传统治疗奶牛乳腺炎的药物主要是抗生素,极易造成抗生素耐药与滥用。开发替代抗生素的方法用于奶牛乳腺炎的防治具有现实意义。蜂胶是西方蜜蜂采集植物树脂,混合自身上颚腺、蜡腺的分泌物形成的具有良好抗炎、抗菌活性的天然产物,对防治奶牛乳腺炎具有潜在开发利用价值。尽管近年来国内外有一些有关蜂胶防治乳腺炎方面的报道,但蜂胶如何影响乳血屏障功能,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研究报道。【目的】利用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诱导的小鼠急性乳腺炎模型,评估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急性乳腺炎的保护作用及其对乳腺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为后续利用蜂胶防治奶牛乳腺炎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HPLC-QqQ-MS/MS)对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中主要的多酚类化合物进行种类和含量测定。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中国蜂胶提取物试验组以及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ICR雌性小鼠连续灌胃中国蜂胶提取物或阳性对照药物7d后,模型组、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经第四、五对乳头管注射1 mg·kg-1体重 LPS,建立小鼠急性乳腺炎模型,24 h后处死,收集乳腺组织样本。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天狼星红染色法评估小鼠乳腺组织病理变化;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炎症因子释放量;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小鼠乳腺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uadin-1ZO-1) mRNA的表达情况;最后利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小鼠乳腺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表达和分布情况,利用以上指标综合评判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的抗乳腺炎活性及其对乳腺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结果】基于UHPLC-QqQ-MS/MS,建立了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中主要的17种多酚类化合物的精确定量方法,检测结果表明含量最高的5种化合物及其含量分别为:高良姜素(12.88±0.57 μg·mg-1)、短叶松素3-乙酸酯(12.93±0.59 μg·mg-1)、松属素(8.56±0.27 μg·mg-1)和短叶松素(8.52±0.25 μg·mg-1)。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灌胃中国蜂胶提取物能够显著缓解LPS注射导致的乳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缓解乳腺腺泡结构损伤;同LPS组相比,中国蜂胶提取物灌胃处理可有效抑制LPS导致的小鼠乳腺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IL-10)的释放,并可提高小鼠乳腺中紧密连接蛋白的mRNA表达,缓解LPS注射所导致的乳腺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破坏。【结论】中国蜂胶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小鼠乳腺炎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并可有效促进乳腺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维持乳腺中紧密连接结构完整性,保护血乳屏障,但蜂胶对紧密连接影响调控的分子机理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6.
本文通过羟自由基清除率、脂肪过氧化值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对中国随州蜂胶和巴西蜂胶乙醇浓液的抗氧化活性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固形物含量相同的情况下,二者的差异极显著9(P〈0.01)。结论,巴西蜂胶抗氧化活性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不如中国随州蜂胶。  相似文献   
127.
现代研究证明蜂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蜂胶中以咖啡酸苯乙酯、阿替匹林、白杨素等为代表的几大类成分均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本文综述了以上各类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胶中4种酚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建立一种测定蜂胶中咖啡酸、p-香豆酸、肉桂酸和阿魏酸含量的新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蜂胶中咖啡酸、p-香豆酸、肉桂酸和阿魏酸的含量。【结果】色谱柱为ZorbaxS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并进行190-400nm全波长扫描。在柱温为30℃的条件下,4种酚酸得到很好的分离。【结论】本研究可为蜂胶生物活性评价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9.
以典型发病鸡群的法氏囊为组织源,以蜂胶为佐剂,按病毒性动物组织灭活疫苗制造基本程序制备灭活苗;以不同的剂量皮下接种.GIBD母源抗体的10日龄AA肉鸡,按常规方法检测其不同免疫期的AGP抗体阳性率、AGP效价和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结果显示:0.5mL/只剂量组的受试鸡AGP抗体的阳性率在免疫后10d达到60%,20d上升到100%,90d仍有80%的阳性率。在免疫后第20、50d的攻毒试验中,保护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30.
本研究选取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coli)常见血清型O1、O2、O18、O78和3株分离自发病鸭场、毒力强、免疫原性好的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砌)D22、D23、D157作为制苗菌株,分别以鲜血琼脂和马丁琼脂进行固体表面培养制备的抗原与蜂胶佐剂高速乳化,制备鸭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埃希菌二联多价蜂胶灭活疫苗。结果表明,疫苗安全可靠,雏鸭一免后第14天对同源E.coli、Pm攻击免疫保护率为100%和90%;雏鸭二次免疫后第14天的免疫保护率均为100%。用间接ELISA对免疫鸭进行抗体消长规律检测,7日龄商品麻鸭首免后20d抗体达到高峰,抗体维持时间在54d以上;首免7d后进行二免,可产生显著高于一免的抗体水平。疫苗免疫雏鸭能够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增强T细胞的免疫力,可维持3周左右。疫苗在4℃可保存1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