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77篇
  免费   1363篇
  国内免费   2372篇
林业   1571篇
农学   2064篇
基础科学   1783篇
  4108篇
综合类   9499篇
农作物   2009篇
水产渔业   929篇
畜牧兽医   3256篇
园艺   718篇
植物保护   975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24篇
  2022年   750篇
  2021年   873篇
  2020年   918篇
  2019年   1054篇
  2018年   760篇
  2017年   959篇
  2016年   1297篇
  2015年   1019篇
  2014年   1458篇
  2013年   1739篇
  2012年   1895篇
  2011年   1880篇
  2010年   1454篇
  2009年   1370篇
  2008年   1119篇
  2007年   1250篇
  2006年   1060篇
  2005年   883篇
  2004年   619篇
  2003年   561篇
  2002年   428篇
  2001年   387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The loss of final tuber weight of Eleocharis kuroguwai Ohwi by shading during the early tuber formation period (TFP) is overcome by exposure to unshaded daylight thereafter (late TFP).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growth paramete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dry matter increase (DMI) per day of tubers in the late TFP were examined. DMI of the tuber during the late TFP was determined by that of the whole plant and the ratio of the DMI of the tuber to that of the whole plant during this period. The ratio of the DMI of the tuber to that of the whole plant during the late TFP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DMI of the whole plant during the first 14 days of the late TFP. During the late TFP after the exposure to unshaded daylight, DMI of the whole plant correlated with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stem (SAS) and net assimilation ratio (NAR), and the SAS correlated with the stem dry weight (DW) and specific stem-surface area (SSA). SSA negatively influenced NAR, but NAR was increased by unshading. During the late TFP after shading, the effect of the decrease of the stem DW due to shading on the DMI of the whole plant was mitigated by the large SAS and high NAR.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rowth paramete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DMI of tuber during the late TFP after exposure to unshaded daylight are SAS and NAR just after unshading, and SSA during this period.  相似文献   
92.
分蘖洋葱最突出的特性是分蘖性强,生长快,分蘖的多少直接影响分蘖洋葱的产量。试验表明:12-20℃条件最适宜其生长,良好的土壤营养和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分蘖洋葱的分蘖生长,获得高产、优质商品。  相似文献   
93.
巴西蘑菇培养料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个配方进行试验,筛选出一种适合巴西蘑菇生长的高产培养料配方:棉籽壳42%,麦草28%,牛粪20%,麦轶5%,石灰2.5%,过磷酸钙1%,石膏1%,尿素0.5%。用这种培养料栽培巴西蘑菇,产量可达到9.12~9.59 kg·m~(-2),生物学效率为39.65%~41.70%。  相似文献   
94.
稀土对刺槐苗木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赵兰勇  王九龄 《林业科学》1997,33(4):374-379
稀土对刺槐苗木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赵兰勇,梁玉堂(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泰安271018)王九龄(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稀土,刺槐,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水分利用效率,矿质元素含量近年来,稀土元素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已...  相似文献   
95.
本文根据系统分析方法,利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于固体培养系统中测定培养基的样量、细菌培养时间、接线虫量和线虫培养时间对Steinernemacarpocapsae 和Heterorhabditisbacteiphora产量的综合影响,确定虫的优化培养参数。  相似文献   
96.
苇状羊茅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苇状羊茅是一种抗逆性较强的牧草,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及饲用价值,已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广泛应用,从苇状羊茅的生物学特性、苇状羊茅牧草种子需求现状、苇状羊茅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现状、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苇状羊茅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研究肉仔鸡成长过程中行为变化对产热量的影响 ,将 2日龄肉仔鸡 36只分为自由摄食、 50 %摄食和绝食 3组进行观测。立位行为集中在明期 ,特别是摄食 30min前后 ,暗期几乎没有出现立体行为。 2日龄时 ,每天约有 70 0min是立位的 ,其后 ,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少。在自由采食区 ,公雏比母雏摄食时间长。 50 %摄食区较自由采食区的摄食时间少。在绝食区 ,随着日龄的增加 ,公母的立位时间呈现减少倾向。 2 1日龄之前随着日龄的增加其摄食时间也增加 ,其后呈现相反倾向。产热 (HP ,kJ/kg0 75)与摄食时间有相同倾向。在 2 1日龄前公雏的HP比母雏低 ,2 1日龄后母雏比公雏低。 1天中各个区的HP活动规律是摄食后 1h内最高 ,暗期降低 ;限制摄食量后 ,HP降低 ,明期和暗期的HP差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98.
植物生长物质的使用与绿色果品生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人们对植物生长物质的种种偏见,阐述了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重要区别,提出了植物激素对人体无毒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运用于大多数绿色果品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
棉花调亏灌溉的生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盆栽棉花为材料,通过苗期和现蕾期不同程度的亏水处理(低、中、高三个水平),对调亏灌溉节水效应及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时适度的水分亏缺可使植株旺盛的营养生长得以有效控制,株型和根冠比都更为理想。调亏期间,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明显下降,而光合速率下降不明显,复水后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明显恢复且接近或高于对照;此外,水分亏缺不仅影响棉桃的数量,而且影响单果重。表明适度的亏水处理可使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而经济产量接近或高于对照,同时节水20%以上。  相似文献   
100.
采取限水灌溉的方法,研究了灌水对棉花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灌水能促进棉花开花成铃,延长最佳成铃时段,增加棉株优质节位的成铃数,单株籽棉干物重增加23.4%~61.9%,产量提高16.8%~45.3%。灌水量以675m3/hm2效果最好,灌水效益高达0.57kg/m3,灌水量达1350m3/hm2增产幅度下降,灌水效益仅0.21k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