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1篇
  免费   906篇
  国内免费   479篇
林业   858篇
农学   619篇
基础科学   659篇
  887篇
综合类   7284篇
农作物   314篇
水产渔业   153篇
畜牧兽医   371篇
园艺   223篇
植物保护   238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454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411篇
  2015年   378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577篇
  2012年   1067篇
  2011年   1070篇
  2010年   732篇
  2009年   743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杨德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348-8349,8351
对植物新品种保护背景下的农民特权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农民特权制度是为了平衡植物育种者和相关公众利益而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民特权规定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从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和权利内容3个方面完善农民特权制定,合理构建育种者与农民利益分析机制。  相似文献   
992.
分析了赣州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破解城乡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瓶颈的新思路:创新各类规划方法,突破耕地占补平衡常规,拓展城乡用地空间;组建建设项目推进委员会,实行"一张图"管地,推动地方问责;加快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并纳入政绩考核;严控土地抵押贷款行为,清查"圈地"、"囤地"企业;探索集约节约用地新思路,建立"亩均效益"评价机制,改变粗放用地模式;创建多部门的联动机制,建立存量土地动态台账,盘活存量土地利用空间。  相似文献   
993.
豫南丘陵山区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世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68-1070
分析了豫南丘陵山区的生态环境条件、自然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形势,提出了选择多元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清洁生产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走建立在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生态农业之路的建议,这对于在丘陵山区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协调人地关系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在对现有关于农民工流动的影响因素及流动效应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农民工流动的因素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农民工的输出输入地、个人和家庭特征因素,农民工的流动既有经济效应又有社会效应。对农民工流动的后续研究,应该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一般理论、提高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同时对于目前存在争议的研究议题进行持续和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995.
Total spikelet number per panicle (TS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its associated with rice yield potential. This trait was assessed in a set of 334 chromosomal segment introgression lines (ILs: BC3-derived lines), developed from new plant type (NPT) varieties as donor parents and having 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an indica-type rice variety IR64. Among the 334 ILs, five lines which had different donor parents and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SN than IR64 were used for genetic analysis.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F2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crosses between IR64 and these ILs. As a result, a QTL for high TSN (one from each NPT donor variety) was detected on common region of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4. The effect of the QTL was confirmed by an increase in TSN of five near-isogenic lines (NILs) develop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variation in TSN was found among these NILs, attributing to the panicle architecture in the numbers 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branches. The NILs for TSN and the SSR markers linked to the TSN QTLs are expected to be useful materials for research and breeding to enhance the yield potential of rice varieties.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新农抗702对水稻的抗性诱导机制,用新农抗702处理水稻叶片,叶片表现较明显的抗纹枯病作用;用不同质量浓度新农抗702在不同时间下诱导稻苗,测定稻苗体内防御酶的变化,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5 μg/mL,处理12 h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内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分别达到:16.58 U/(g· min)、160U/(g·s)、234.02 U/(g·min)、37.67 U/(g · min),酶活性较高,而新农抗702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云南分布的沙参属植物共有4种、2亚种,属于难得的蓝色景观植物。细籽沙参(Adenophora microsparmaY.Y.Qin)与云南沙参(Adenophora.khansiana(Hook.f.et Thoms)Coll.et Hemsl)为同一种植物,故将前者处理为后者的异名。  相似文献   
998.
新农村建设中农户的居住生活变化及其生计转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户生计问题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新农村建设热点区域邛崃市的典型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①农村居民点是一个与农户生计息息相关的多功能复合单元.②新居建设改善了农户的居住区位和生活条件,但功能趋于单一化;按照城市的居住生活习惯设计新居的功能结构,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大幅减少.③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和因迁建而得的新居房产,是农户新获取的重要物质资产;利用掌握的社会资产寻找非农就业机会、拓展就业渠道对农户改善生计至关重要.由于普遍缺乏高质量的人力资产,农户实现生计多样化仍要克服许多困难;随着庭院经济的没落,农户生活资料的市场依赖性日趋增大,传统的家庭农具面临贬值、淘汰;在物质资产减少、家庭负担加重、收入缺少增长的处境下,政府的金融性资产支持难以促进农户金融资产的增长.④居住生活方式和生计资产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农户生计转型,呈现"正面的非农化"和"负面的非农化"两种趋向.⑤新农村建设照搬城市的居住生活方式对农户缺乏现实意义,可能背离了此项决策的初衷.建议地方政府依据农户的家庭状况和发展需求,分类指导,设计不同的政策细节,为农户创造适宜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999.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在身份、地位、待遇有一定的相似,而在务工目的、消费观念、文化水平等方面与老一代农民工迥然相异,呈现出新的特点。该文以福州晋安区为研究区域,就新生代农民工进城之后的社会心态问题展开实证性研究,归纳总结农民工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防范和风险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更是吉林省的主要产业,要保持吉林省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对农村市场的开拓是非常有必要的。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能够充分的反映经济水平的状况,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康科学的消费方式。本文从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方式的特点展开,研究影响农村健康消费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加快推进吉林省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