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5篇
  免费   498篇
  国内免费   848篇
林业   907篇
农学   861篇
基础科学   1076篇
  1047篇
综合类   4295篇
农作物   529篇
水产渔业   284篇
畜牧兽医   2089篇
园艺   420篇
植物保护   533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352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420篇
  2016年   591篇
  2015年   448篇
  2014年   657篇
  2013年   576篇
  2012年   987篇
  2011年   823篇
  2010年   666篇
  2009年   626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565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7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采用水提法浸提仙草,以仙草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研究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及浸提次数4个因素对其提取率的影响,并从中挑取合适的因素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及SPSS分析。结果表明:在这4个因素中,对提取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浸提温度,然后是浸提时间,再次是料液比,最后是浸提次数;在料液比1:60、温度100 ℃、浸提时间3 h的最优条件下,仙草多糖的提取率高达17.89 %,此时仙草多糖的含量为44.13 %。  相似文献   
112.
为了更好地解决“烟草三农”问题,针对我国烟草种植落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和应用具有稳定挖坑和精量施肥等功能YWS-1型烟田挖坑施肥机。通过性能和生产试验测定和效益分析证明,该机具各项技术、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解决了烟草种植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特点和较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3.
通过测试不同厚度的试样和改变相同厚度试样的老化时间及温度来验证和分析试样厚度对塑性初值(P0)、老化条件对塑性保持率(PRI)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其它试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试样厚度偏大塑性初值(P0)也相应偏大,老化时间越长和老化温度越高,老化后的P30和塑性保持率(PRI)就越小。  相似文献   
114.
分析了目前包装工程专业发展中课程教学环节的典型问题,并针对包装测试课程理论系统性强、难度大、内容多、课时有限等突出问题,从教材、课程内容、课时分配等方面提出了系统讲述理论知识、合理安排学时、充分发挥自学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促进包装专业教学的改革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5.
为对秸秆覆盖混埋还田耕整地技术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需要研发配套圆盘耙联合整地机具,机具研发过程中首先要解决受秸秆影响的堵塞问题。通过进行影响因素的单因素试验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探索独立连接圆盘耙单体排列参数对秸秆堵塞问题的影响规律。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对应机具通过性评分为3分的三个因素临界值:耙片间距为275 mm,横梁间距为900 mm,错位间距取值全部满足试验要求。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耙片排列参数对机具堵塞影响主次顺序为耙片间距B,横梁间距L,错位间距S;机具通过性的较优组合为耙片间距325 mm,横梁间距1 100 mm,错位间距0 mm。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机具排列参数耙片间距和横梁间距对机具堵塞影响显著,错位间距对机具堵塞影响不显著。正交试验回归分析结果得到拟合度较高的机具通过性回归方程:T=0.833B+0.667L。本文试验结果为圆盘耙联合整地机的开发与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6.
不同林龄枫香子代性状变异与家系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布设在安徽祁门县的首批84个枫香子代测定林,分析比较了9年生与3年生两个不同林龄胸径、树高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等参数,并开展了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入选的家系名称、数量及名次出现较大差异,大部分家系胸径、树高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单株遗传力及遗传增益等参数估值,表现为随林龄增大而降低。研究结果为枫香良种选育的适宜林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7.
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vanodomolybdate and molybdenum blue methods for the routine determination of phosphate in plant sap were compared in order to assess their suitability for the detection of P deficiency at an early stage of plant growth. The molybdenum blue method was ca 10 times more sensitive than the vanadomolybdate one and required less sap to give a successful test. Recoveries of phosphate added to both sap and solution samples were close to 100% with both methods. The method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over a wide range of phosphate concentrations using sap samples from all leaves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P deficiency, but increases in sap background colour caused the vanadomolybdate method to overestimate phosphate concentrations as the deficiency became more acute. Measurements on solutions of similar absorbance showed that the vanadomolybdate method was not significantly more variable than the molybdenum blue method but tended to overestimate phosphate concentration when very small volumes of sap were availabl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molybdenum blue method was the most reliable for routine measurements of phosphate in plant sap.  相似文献   
118.
本文根据变量理论分布对区试中b值及CV值参数的数量分类,提出了适于目前普及推广的查表计算法。在此基础上,对区试品种提出了按主要生产性能指标以量定性的评定分类体系。从而推出可排除主观随意性干扰、较为完整严密的区试汇总模式,并以范例作了运用说明。  相似文献   
119.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研究木薯渣与甜菜颗粒粕组合用作泌乳中后期奶牛饲料的可行性及适宜组合比例。试验设计7个处理:木薯渣分别以0%(对照组)、5%、10%、15%、20%、25%和30%与甜菜颗粒粕(风干物质基础)组合,使用AGRS-Ⅲ型微生物发酵产气系统进行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试验,监测体外培养3、6、12、24、48h后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含量和体外培养48h后干物质消失率(IVDMD)、累积产气量(GP)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体外培养48 h后,GP和底物的最大降解率(RmaxS)随木薯渣占比增加呈线性或二次增加(P<0.05);发酵液各VFA和TVFA含量均随木薯渣占比增加呈线性或二次降低(P<0.05);根据多项组合效应值,以0%组为对照时,5%组和10%组表现为正组合效应,其余组合均表现为负组合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木薯渣与甜菜颗粒粕组合使用,且木薯渣为5%~10%较为适宜,但此结果仍需奶牛饲养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