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3篇
  免费   763篇
  国内免费   1069篇
林业   1417篇
农学   1446篇
基础科学   455篇
  1307篇
综合类   4720篇
农作物   1123篇
水产渔业   239篇
畜牧兽医   713篇
园艺   453篇
植物保护   112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374篇
  2019年   405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555篇
  2016年   569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748篇
  2012年   897篇
  2011年   720篇
  2010年   683篇
  2009年   692篇
  2008年   576篇
  2007年   599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9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 simple procedure to evaluate relative resistance and tolerance of tomato cultivars to the begomoviruses causing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TYLC) disease in Spain wa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resistance and tolerance levels of a cultivar, several formulae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ratio of infected plants, virus titre (estimated by tissue–print hybridization) and symptom intensity. The formulae were applied to five commercial tomato cultivars (Amoretto, Birloque, Royesta, Tovigreen and Ulises) naturally infected by TYLC viruses. The analyses showed that Ulises, Birloque and Tovigreen exhibited a moderate resistance, and Ulises was also highly tolerant.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ymptom intensity and virus titre in infected plants, suggesting that the hybridization technique could also be used as an early estimator of tolerance. Finally,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and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es of the begomovirus intergenic region showed that the local TYLC virus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a single species,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 formerly TYLCV-Israel), with low genetic variation (nucleotide identity between isolates higher than 97%).  相似文献   
52.
引起糖甜菜细菌性叶斑病的萎蔫短小杆菌新致病变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在内蒙古临河市新发现了糖甜菜细菌性叶斑病,从病斑所分离的10个细菌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均确系该病的病原菌。采用形态观察、表型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数值分析、血清学反应、细胞化学成分分析、DNA G+C mol%和DNA-DNA同源性测定进行了鉴定,并与植物病原棒形细菌15个标准菌株进行了比较。该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细菌,不规则短杆状,有一根鞭毛、亚极生或侧生,结合其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化学成分和DNA G+C mol%和DNA-DNA同源性测定结果,认为应属于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的萎蔫短小杆菌(Cur. flaccumfaciens),数值分析也支持这一结论。此外,据血清学反应结果及其对短小杆菌属的其它植物寄主的致病情况,认为该病原菌应是萎蔫短小杆菌种下的一个新的致病变种,定名为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 pv. beticola pv. nov. Chen et al.,2000(萎蔫短小杆菌糖甜菜致病变种)。  相似文献   
53.
种植方式与种植密度对大力士高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裂区设计,研究了大力士高粱在16种不同种植密度、3种种植方式下,产草量、生产速度、茎叶比、茎粗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撒播密度为18 kg/hm2、条播为22.5 kg/hm2、穴播为28.5 kg/hm2时达到最高产量;生长速度在第53-55 d时最高,达5.7 cm/d;茎叶比随着产量的增加逐渐减少;茎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4.
草莓摘叶处理对果实芳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哈达’品种坐果后植株进行摘叶处理,对成熟果实的糖类和芳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摘叶、摘1/3叶和摘2/3叶3个处理果实GC/MS分析分别检测出43、33和37种芳香物质成分。随摘叶程度加重,芳香物质成分中酯类的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醛类的相对含量呈上升的趋势;2,5-二甲基-4-甲氧基-3(2H)-呋喃酮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果糖和总糖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5.
中国荷斯坦牛部分乳房结构特性对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规模化场奶牛乳房结构部分性状进行评价和测定,旨在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其与泌乳性能的关系。现场评价和测定我国北方6个规模化奶牛场荷斯坦牛的乳房均衡(2 030条)、乳头长度(1 551条)和乳头位置评分(分前、后乳头,2 839条),使用SAS 9.2 GLM过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影响上述3个乳房性状的因素,同时分析3个单项性状对校正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场和胎次对3个乳房性状影响极显著(P0.01);前、后乳头位置和后乳头长度对校正日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校正日产奶量与前乳头位置评分值呈正比,与后乳头位置评分值呈反比;前乳头位置和长度对体细胞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体细胞评分随前乳头位置评分的增大而减小;5~5.5 cm的乳头长度对于校正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都最佳。本研究结果为通过乳房性状选择、淘汰并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乳房健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6.
57.
旨在揭示大肠埃希菌内毒素(ET)对大鼠小肠黏膜的结构、绒毛长度、上皮内淋巴细胞(IEL)的数量和分布的影响,并探讨多价阳离子A(CA)对上述指标的保护效应。选用72只140g~150g 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ET组和CA保护组,经相应处理后分别在3、4、8、12h采集十二指肠、空肠组织作为检测样本,制备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ET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长度在3、4、8、12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CA保护组(P0.01),ET组十二指肠、空肠IEL数量在3、4、8、12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A保护组十二指肠和空肠IEL数量在4、8、12h均显著高于ET组(P0.01)。结果显示,ET在不同程度上能够破坏小肠黏膜的正常组织结构,降低小肠绒毛长度,减少IEL的数量,从而影响小肠正常的吸收和免疫功能,而CA则能明显降低ET所导致的毒性作用,发挥其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58.
通过叶分析研究了不同葡萄品种叶柄全钾5~9月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葡萄叶柄钾含量在生育期内整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前期下降迅速,中期平缓,进入浆果成熟期后又趋于下降;强势品种在整个生长季节内对钾的吸收大于弱势品种;早熟品种叶柄内钾含量变化趋势比晚熟品种提前.根据新疆农五师葡萄园区土壤有效钾含量分布现状,建议生产中应根据葡萄钾元素动态变化特点,不同团场应结合当地土壤有效钾含量相应补充.  相似文献   
59.
作者研究了高温胁迫下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盆栽牡丹幼苗叶片解剖结构和蒸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均能侵染牡丹根系,其侵染率分别为47%和44%。接种AM真菌的比未接种对照(CK)植株的叶片细胞排列紧密,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棉组织厚度均表现为接种G.mosseae植株>接种G.versiforme植株>CK。在相同高温下接种AM真菌处理的牡丹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气孔开度均显著低于CK。AM真菌提高了牡丹植株的抗热性,这对于高温胁迫下保持和提高光合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接种G.mosseae处理的效果优于G.versiforme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不同叶位黄精叶片的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规律及环境因子的影响,揭示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叶位之间的关系,为黄精光合生产潜力的挖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黄精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日变化,采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研究影响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①黄精不同叶位间的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中位叶上位叶下位叶,即随叶位升高表现出"低-高-低"的规律。②黄精不同叶位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且有较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③气孔因素为影响不同时段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非气孔因素为影响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④由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可知,黄精Pn、Tr、Gs与不同环境因子(RH、VPD、Tl、PAR、Ca)之间均存在相关性。⑤由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可知,影响黄精Pn、Gs、Tr的主要环境因子为RH和PAR,其中RH为Pn、Gs、Tr变化的主要决策因子,且环境因子对不同叶位叶片的影响有异。【结论】测定黄精植株光合指标时应选第10节位左右的中位叶。黄精栽培过程中应及时去顶,在炎热的正午,可适当提高大气相对湿度以提高净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