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32篇
  13篇
综合类   49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51.
以油菜种植为例,依据对江苏省大规模油菜种植地区的农户调查,选取Logit模型,对农业保险投保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油菜种植的外部效应、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耕地面积和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对农户的投保意愿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油菜种植的外部效应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652.
农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提供了有效途径。农业保险可以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有助于化解农业规模化经营带来的风险扩大问题。然而,现阶段赔付水平下的农业保险对农户规模化的影响仍有待研究。本研究基于山东和辽宁两省1 377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农地转入角度分析了农业保险对农户农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并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农业保险赔付对农户农地转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农业生产经营特征及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农户参保决策。农业保险可以促进农户农地转入规模的增加,有利于规模化经营。然而,当前农业保险赔付水平较低,风险保障作用有限,导致其仅能促进大规模农户进行农地转入。此外,农业保险对农地转入的影响还具有地区异质性。鉴于此,本研究建议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助推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优化农业保险赔付方式;同时推动农业保险精细化发展,注重“普惠性”与“差异性”并存。  相似文献   
653.
基于信息熵的农村饮水安全评价组合权重模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可为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合理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在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把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构分解为反映评价指标不同属性对饮水安全保障的影响程度的主观权重,和反映各区域评价指标样本值差异信息对饮水安全保障的影响程度的客观权重,并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这些权重,根据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把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综合为组合权重,根据饮水安全管理的全面、协调要求建立了基于乘法合成法的农村饮水安全评价组合权重模型(CWMRE)。CWMRE的应用结果说明:用CWMRE可充分挖掘指标中的专家主观经验信息和各区域评价指标样本值的客观差异信息,评价结果合理,方法通用,在我国农村饮水安全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4.
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三农”问题逐步受到重视,农业保险问题再次备受瞩目,但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第一,要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第二,政府必须在立法、资金等诸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我国的农业保险才可能获得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55.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化肥、农药、农膜减量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影响,采用中国30个省份(统计数据未含西藏、港澳台地区,下同)2001—2019年的面板数据,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识别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化肥、农药、农膜减量效应。结果表明:1)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显著的化肥、农药、农膜减量效应,这一结论通过了多类稳健性检验。具体而言,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改革使得试点地区的化肥施用折纯量平均下降了3.50%,农药使用量平均下降了6.70%,农膜使用量平均下降了6.40%;2)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生产主体的经营结构、经营规模与生产技术选择,从而抑制了化肥、农药、农膜的过量投入;3)异质性分析表明,受灾农作物的保险赔付支出越多,农村居民的农业收入占比越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化肥、农药、农膜减量化效应越强;4)此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化肥、农药、农膜减量效应并未以牺牲农业产值和农户收入为代价。本研究发现对中国农业减量化综合治理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56.
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对实现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河干支流经过的9个省份为例,运用基于熵值的TOPSIS和ArcGIS方法,探析2010—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进规律,并利用障碍度模型探测其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时序演变上,黄河流域总体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还处于低位,不同省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空间演进特征上,由低梯度的“二元空间结构”向高梯度的“二元空间结构演变”。障碍因子上,政府扶持力度和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黄河流域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因此,建议加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明晰政府部门在农业保险发展中的权责,提高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等,从而实现黄河流域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57.
我国30个省份2007—2019年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实证检验表明:农业保险是影响化肥施用的重要因素;农业保险对化肥减量施用具有显著的总效应和总间接效应,且农业保险对化肥减施主要发挥间接作用;农业保险对化肥减施存在显著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说明农业保险不仅可以引导规模经营、调整种植结构,而且可以通过中介效应来减少化肥施用,而收入效应表现为减量但不显著。建议在坚持"保主粮"为主、兼具"保特色"的承保方针基础上,通过加强对规模经营主体的保费补贴力度、提高保障水平、转变财政支农方式等措施加强农业保险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658.
本文通过分析区块链技术的技术特点和发展战略意义,结合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和气象业务服务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区块链技术和气象领域如何实现技术融合,从数据存储、预警信息发布、气象设备、交通气象服务、气象保险等方面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场景,同时也分析了区块链技术与气象领域技术融合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59.
基于2006—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门限模型探究农业灾害冲击下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保障效果。结果显示:农业灾害冲击下,农业保险对农民经营收入保障有效,但对总收入保障失效,原因在于传统规避风险工具替代了农业保险对总收入的保障效用。农业保险对总收入的保障是否有效,依赖于地区农业经营程度与非农就业条件。提升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相比保险规模对保障农民收入的效果更好,但其门限效应跨度高达9.7倍,难度更大。边际预测结果在验证上述结论的同时显示,在农业保险发展的较高阶段,农业保险对收入有产生正向影响的趋势,但依然不具备宏观增收效应。因此,应从厘清农业保险政策目标、因地制宜优化保险推广与探索多元规避风险路径等方面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的精准保障效果。  相似文献   
660.
衡昌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3):273-275
论述了完善的农村土地制度是构成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基础,并尝试整合农村土地制度、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以及农业保险的模式,为探寻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