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7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32篇
  13篇
综合类   49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61.
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农户切身利益的重要手段,金融素养则是影响农户参保行为的重要因素。基于金融素养对粮食作物保险参与影响的理论分析,利用中国农业大学2021年“中国农村普惠金融调查”数据,结合中国农村粮食种植户的实际特征,从金融知识和金融能力两个方面构建金融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Probit、T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探究金融素养对粮食作物保险参与决策和程度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粮食种植户的金融素养水平整体不高,均值为21.746分,且不同群体金融素养水平存在差异。受访者中83.2%购买了农业保险,其金融素养水平均值为22.552分。金融素养水平显著正向影响粮食作物保险参与决策和参与程度,表现为金融素养越高的农户越有可能参与粮食作物保险并提高保费支出。进一步探究金融知识和金融能力的不同影响效应表明,金融知识显著正向影响粮食作物保险参与程度;金融能力对粮食作物保险参与决策呈正向影响,而对参与程度呈负向影响。因此,为有效提高粮食种植户金融素养水平,充分发挥农业保险支农作用,应强化金融宣传教育,注重差异化素养提升,加强金融安全教育,丰富农业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   
662.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和运作方式也不同。目前,国外有代表性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有美国和日本的自保公助型养老保险制度、瑞典的福利国家式养老保险制度、新加坡的强制储蓄式养老保险制度。以政府为主导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养老保险的主要支柱,企业和个人养老保险制度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严峻挑战。可采取渐进式提高养老金领取年龄、完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多渠道多举措筹集养老金、缩小养老保险地区差异等措施,加快完善我国在人口老龄化影响下的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63.
中国实践表明,保险作为金融扶贫的代表性工具在脱贫攻坚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后脱贫时代”存在的返贫风险及减少相对贫困的新目标为保险反贫困应用带来新的挑战。对保险反贫困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并结合实践成效予以评议,针对保险反贫困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探讨未来保险反贫困的路径优化。在深挖保险反贫困历史应用的基础上,尝试解决扶贫工作面临的痛点问题,强调保险反贫困中国式应用的社会化、多元化、长久化发展趋势,为保险反贫困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664.
中文:本文从种植农户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种植业保险的实施效果,探讨连续几年农户对种植业保险的认知变化、评价变化和并对变化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7个盟市农户的问卷调查以及有关单位的部门访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户对种植业保险政策认知度呈上升趋势,但了解深度不够;第二,随着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认知度的逐步提高,其对农业保险总体评价反而呈下降趋势;第三,农户对种植业保险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保险的保障水平低,农户遭受自然灾害后获得的赔偿对弥补灾害的作用不大,农业保险产品覆盖面窄,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665.
尝试构建包含普惠保险与劳动力流动的欠发达和发达两地区理论模型,系统诠释普惠保险对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渠道与影响效应,并通过建立省级面板计量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普惠保险推动劳动力流动、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普惠保险是促进劳动力流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劳动力流动是普惠保险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机制,普惠保险可以通过推动劳动力合理流动,进而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进一步分析发现,普惠保险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中部地区的收入差距具有更明显的缩小效应。  相似文献   
666.
平台用工关系呈现出灵活自由等新特点,但本质上仍具备劳动从属性。对其进行法律界定,一方面应防止隐蔽性雇佣,对于已经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平台用工,认定成立标准劳动关系;另一方面,对于不具有连续性或稳定性的平台用工,应结合其用工特点和实践需求,分解并适用具体的劳动和社会权益保障。平台用工关系新特点难以与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兼容,应探索建立专门的职业伤害保障制度。首先,应强制平台企业缴费参保,并按单确定参保人员、缴费基数、缴费费率等;其次,应构建以工作原因为核心的职业伤害认定标准,适当简化申报程序性事项;再次,应以发生事故时所在平台的历史实际收入为标准确定用人单位支付的工伤待遇,同时通过分级定额等方法控制基金支出部分的待遇水平。  相似文献   
667.
引导农村中老年人理性就医,提高其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健康差异的分析视角,利用2013—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和工具变量法,从门诊与住院两个方面分析患者就诊选择的现实状况与特征,探讨城乡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基层就诊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中老年人门诊和住院基层就诊的比例分别为63.2%和44.3%,整合地区患者就近就医的比例均高于未整合地区,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健康状况患者的就医选择趋于理性。城乡医保整合有效引导了农村中老年门诊与住院患者就近就医,其中对门诊患者就近选择基层就诊产生更大程度的促进效果。城乡医保整合有助于提升优良健康状况门诊患者就近就医的概率,能够有效引导中等健康状况住院患者就近就医,但显著弱化不健康的住院患者选择基层就诊的倾向。随改革实施时间的推移,城乡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就近就医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此外,一档制整合模式对农村中老年人基层就诊的引导效果优于多档制整合模式。据此,提出基于健康差异细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补偿政策,提升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逐步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进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68.
摘要:农业保险是农村社会转型的“蓄水池”,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何发挥农业保险在服务“三农”、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方面的抓手的“助推器”作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保险面临的弊端,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提出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69.
运用Miranda模型研究发现,农户个体产量波动与所在区域产量波动存在高度正相关性,基于区域产量保险的保费率低于传统农业保险的保费率,这有利于刺激指数保险的需求。由于指数保险克服了传统农业保险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指数保险能够降低农户的保费支出并有效管理农业生产风险。  相似文献   
670.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内基金收支缺口不断增大。政府财政补贴陷入偿还巨额转轨成本、责任转嫁、结构失衡的多重困境,其根源在于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不完善、权责不匹配和制度实践偏差。为优化政府财政补贴责任,须加快实施政府财政补贴责任法定化,明确责权匹配,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养老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