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32篇
  13篇
综合类   49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 毫秒
641.
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存在各类理赔风险隐患。以Z寿险公司承保的安徽阳光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团体短期健康险理赔项目为例,采用德尔菲法建立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Z寿险公司团体短期健康险理赔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对该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得出该项目风险整体风险评价为“中”,对评价结果分析后发现,来自投保人以及医疗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道德风险较高,且该险种销售业绩低迷影响理赔服务质量是造成项目风险的主要原因。驻医疗机构理赔代表制、就诊费用审查制、定点医院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642.
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6年和2018年两期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和渠道分析法,实证分析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养老保险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人际交往,对社会适应具有明显的改善效应,在对内生偏误进行有效处理后,所得结论依然稳健;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的改善效用具有性别、年龄和居住方式差异;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是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的重要路径。因此,应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并建立稳定持续的增长模式、强化社会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并精准施策、积极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并重视农村老年人的社会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43.
包学雄  刘世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991-5993
对广西农民工失业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缺乏针对性规范、转移接续不便是农民工参保率不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制建设和失业保险制度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44.
委托专业基金投资运营公司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是学界共识,但委托过程中由于主体间拥有的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对新农保基金市场化运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探求道德风险产生的内因,建立新农保基金双重委托代理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645.
我国农业保险体制的制度框架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繁的自然灾害与分散的农户经营模式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多重风险,农户对农业保险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然而,农业保险产品的供给不足与需求不旺共同生成了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长期萎缩趋势。必须对我国现有农业保险体制进行彻底地改革,以期建立一个自愿和强制相结合、多层次体系互动、多渠道支持、多模式并存以及多主体经营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制;必须紧紧地围绕“三农”的总体政策,在制度安排中要将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村扶贫以及农村其他保险等问题纳入到农业保险体制的制度框架之内。  相似文献   
646.
深化对耕地资源价值的认识,有助于实现耕地资源价值重建和耕地保护。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研究对象,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上黄试区为例,分析了耕地资源的价值体系,提出耕地资源经济产出价值、社会保障功能价值以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估算方法,并对上黄试区1982年、2000年和2010年耕地资源价值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治理前(1982年),上黄试区耕地资源的价值较低,仅为4.37万元·hm-2 ,治理期(1982—2000年)和退耕期间(2001—2010年),上黄试区耕地资源价值有较快增长,两时期末的2000年和2010年分别达到24.13万元·hm-2 和56.47万元·hm-2 。其中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价值增长最快,1982年仅为0.87万元·hm-2 ,2000年和2010年分别达到10.96万元·hm-2 和21.86万元·hm-2 ,耕地资源经济产出价值占耕地资源价值比重也由1982年的19.91%提升到2000年和2010年的45.41%和38.71%;其次是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1982年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为2.11万元·hm-2 ,2000年和2010年分别达到8.37万元·hm-2 和25.00万元·hm-2 ;整个研究期间,耕地资源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不断提升,1982年为1.39万元·hm-2 ,2000年和2010年分别达到4.81万元·hm-2 和9.62万元·hm-2 。不同时期耕地资源价值变化的影响因素不同,上黄试区综合生态经济治理期间(1982―2000年),科技因素对耕地资源价值提升起主导作用;而退耕期间(2001―2010年),政策因素对耕地资源价值提升起主导作用。为促进上黄试区耕地资源价值进一步提升,需要进一步对现有部分坡耕地实施退耕,提高耕地质量和集约化水平,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等措施,提高耕地资源化配置水平。  相似文献   
647.
阳建勋  刘旻生  毛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063-3064
阐释了农业保险的含义与特征,提出了现行农业保险模式的主要法律政策,并对现行模式进行经济法反思,指出了重构农业保险模式的经济法原则.  相似文献   
648.
农村互助保障制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相互保险公司为核心、商业再保险为辅助、政策扶持和法制建设为基础的农村互助保障制度比较优势相当明显。制度呈现的非赢利社会性特质超越了商业保险的经济效益目标;非公共物品经济性特质缓解了政府社会保险的财政压力,并且,其制度机理兼具保险保障科学性和合作经济平等性,大大加速了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变革进程,是一种适合我国农村民情的新型保障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49.
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荣茂  刘妍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511-1512
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可耕土地的逐年锐减,导致一些地区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成为新的社会群体。长远看来,将一次性征地补偿费落实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解决其后顾之忧十分必要。笔者在分析当前失地农民现状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作了初步设想,并就具体操作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50.
相互制保险:安徽农业保险模式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相互保险以相互合作为宗旨,以互助合作为基础,以相互保险公司为组织形式,以各级再保险机制为支撑,以政府的各种支持政策为后盾.这一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具有产权明晰,成本低的优势,能吸引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并能有效地降低道德风险,是符合安徽农业保险实际需要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