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0篇
  免费   633篇
  国内免费   664篇
林业   1251篇
农学   799篇
基础科学   539篇
  1727篇
综合类   4517篇
农作物   315篇
水产渔业   567篇
畜牧兽医   928篇
园艺   224篇
植物保护   62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446篇
  2015年   339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565篇
  2012年   749篇
  2011年   781篇
  2010年   638篇
  2009年   628篇
  2008年   608篇
  2007年   731篇
  2006年   598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地铁深基坑施工中,围护结构对基坑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合肥地铁一号线明光路站,施工过程中,由于车站3号出入口为出土口,原计划的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无法实现,更改为钢支撑,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NX,建立二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地表沉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道支撑采用钢支撑代替钢筋混凝土支撑对围护结构的侧移值影响不大,钢筋混凝土支撑控制地表沉降的效果要比钢支撑好,对今后类似工程变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总结、分析了2019年及近年我国农药登记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最近7年来,每年微毒/低毒农药登记数量与当年农药登记总量的比值,及与本年度新增登记数量的比值均持续上升,其比值的年均值分别为82.0%和93.4%;环境友好的剂型在迅速增加,悬浮剂与本年度新增产品登记数量的比值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比值增长突显,乳油比值在逐年递减;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3大类农药登记数量与本年度新增登记数量的比值趋向显著平均;低风险的新农药登记数量在不断增加,生物源农药登记数量增长稳定,5年来其有效成分和产品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88%和9.46%。从政策和技术上促进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产品数量快速增加。上述特点表明,我国农药正朝着有利于人畜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3.
苏毅  刘薇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31):148-158
笔者回顾了陕西百年来不同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分析了陕西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因与本质、范围与对象、社会需求等内在属性特征;总结了陕西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成效,即构建了农业科研技术服务体系、培育推广了技术良种方法、发展了农业产业、形成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人才环境、改变了农业传统观念与生产方式;归纳凝练出陕西农业科技发展的经验启示,即农业科技发展是解决农业诸多矛盾的必然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构建农业安全的重要举措,同时农业科技发展必须以国家需要、人民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指出陕西农业科技发展中成果转化率不高、体制机制僵化、省级支持不够、基层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通过“科研面向需求”、设立省级基金、开展农技有偿服务、扩大农技部门人事权限、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来解决问题,推动全省农业科技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4.
通过不同蔟具及蔟中环境对彩色茧品种秋丰×黄3茧丝质影响的分析,我们得出:在自然通风或封闭环境中,用方格蔟上蔟蚕茧的一茧丝长、解舒长、解舒率、净度和清洁度要比用蜈蚣蔟好,其中解舒率分别提高了6.6%、5%;用方格蔟或蜈蚣蔟上蔟,在自然通风的蔟中环境下所得到的蚕茧茧丝质量比在封闭环境下高,解舒率更是分别提高了11.4%、9...  相似文献   
55.
张先昌  万小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50-21452
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农民环境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从改善司法救济制度的角度对农民权益的保护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6.
Many studies showed that permafrost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alpine ecosystem. However, former researches were mainly focused on typical points by temporal scales. There were few studies abo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altitudes covering a large region in spatial pattern, especially in transitional permafrost(TP). There were continuous permafrost(CP)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DCP) and seasonal frozen ground(SFG) in this study region. The types of permafrost changed from SFG to DCP, and finally become CP as the altitudes of Xidatan increase. In this paper, 112 845 points interpreted by HJ1-B(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small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vegetation investigation points, thawing layer thickness research sites, ground 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 observation plot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vegetation which were located in different altitudes in Xidatan, a typical TP region,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soil moisture content(SMC) and thaw depths were collected in 15 August to 25 August2012.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were mainly represented by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 derived from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as well as above ground biomass(AGB).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at the distinction of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each range through statistics data. These ranges were divided by varied altitudes. For examples, the ranges were divided into 50 m or 100 m. In this study we use a large area plots method to further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eatures of vegetation and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permafrost based on altitudes shifts in Xidatan. A diagram described the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variability with rising altitudes in transitional permafrost region was drawn in this paper. Our results illustrated the FVCs first increased in SFG region and then decreased in DCP zone slowly, and in CP region FVCs soared then dropped dramatically. With the altitudes increased, the curve of FVCs indicated a parabolic distribution except a little difference in the first 200 m range.  相似文献   
57.
依据区域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睢宁县地质环境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地质环境现状进行地质环境分区,并结合地质环境发展趋势进行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分区,进一步强化了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旨在为科学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从分析建设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入手,提出了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冷热点分析的项目区遴选方法,并在吉林省舒兰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舒兰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较大,高适宜区和中适宜区合占耕地总面积的74.91%,主要分布在北部乡镇;空间稳定性与建设适宜性的空间分布大致相同,整体呈现“北部高于南部”的特征;高标准农田建设呈现明显的“北部易于南部”特征,其中优良协调类占耕地总面积的52.92%,主要分布在平安镇、金马镇、七里乡、开原镇、水曲柳镇和天德乡等,该类耕地自然禀赋较好、基础设施完备,并且与城镇、交通干线有一定距离,建设占用的可能性较小,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最小;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耦合协调度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法特镇、莲花乡、天德乡、平安镇、七里乡等北部乡镇,是高标准农田项目的优先选择区域。结合研究区实际,确定舒兰市“十三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区总面积10828.89 hm 2。  相似文献   
59.
王昭雅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5):159-164
为增进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有效性,本研究考察了国内草原"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具体以268个牧区半牧区县牧业人口、牲畜超载率和农牧民纯收入变化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对比"补助奖励"政策前后全国草畜平衡状况,并结合BGLI模型计算"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对草原超载问题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补助奖励"政策对全国的超载现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增加了牧区半牧区县的人口和牧民纯收入,尤其对半牧区县的正面影响更加突出,牧区半牧区县整体对该政策的满意度很高。但无差别化的补助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率的低下,预期效果并不理想。因而本研究认为,应通过建立数据库的办法实施"精确放牧"政策,并提出先减后补,根据超载程度做好多补,中小牧户为补贴主体等建议。  相似文献   
60.
沈晓明  赵晓露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139-140,157
在分析昌吉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讨论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昌吉市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突出的人地矛盾,并提出改善其对环境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