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6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31篇
  123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行距和穴内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寒地粳稻优质高产栽培的最佳行距和穴内插秧密度,以优质粳稻品系‘东农09-51’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行距和穴内插秧密度及其互作效应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及RVA特性(除了回冷恢复值)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穴内插秧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及RVA特性(除了最低粘度和最终粘度)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二者互作效应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及RVA特性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其中处理A2B2的产量为最高,为9775 kg/hm2,但其蒸煮食味品质并不是最佳的,较A3B2和A2B3处理稍差,这一点与RVA谱特性分析结果是一致的。从高产和优质的协调以及高效角度考虑,首先要充分利用行距和穴内插秧密度的互作效应,行株距30 cm×10 cm、穴内插秧4棵/穴更有利于提高寒地粳稻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52.
栽培因素对不同类型超级稻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超级稻机械插秧农艺方案配套提供了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复式裂区(再裂区)试验设计,研究3个因子(施氮量、移栽密度和每穴苗数)对不同类型超级稻品种吉粳88和吉粳102产量的影响。[结果]对于耐肥型超级稻吉粳88,高产栽培要求较高的施肥、密度和每穴苗数。而对于广适型超级稻吉粳102,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要求适宜的密度、每穴苗数和较少的施肥量。不同肥力条件下不同超级稻品种适宜的每穴苗数不同,低肥力和低密度下,增加每穴苗数可以通过增加每穴有效穗数而提高产量,但在较高的肥力和密度下,如果每穴苗数过高,可能因为群体质量恶化而降低产量。  相似文献   
53.
利用L8(4×2^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本苗及行窝距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以12万茎/667m2产量最高,达623.7kg/667m2,6万茎/667m2产量最低,仅559.1kg/667m2.行距25 cm的单产比行距为28.57cm的单产高46.9kg/667m2,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4.
直插式免耕穴播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舵轮式覆膜穴播机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垂直插入式免耕穴播机。运用四杆机构原理,设计了成穴器—鸭嘴直立接种、垂直入土和出土;采用地轮传动凸轮-连杆机构实现了鸭嘴插入土壤后的接近水平零位移运动;鸭嘴采用了定点强制开启投种。分析表明:该机成穴播种机构设计合理,穴粒数合格率较高,无空穴,成穴器不堵土,不挑膜,穴孔合理,易于覆土。  相似文献   
55.
陕北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有效铜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密度的刺槐林、榆树林、油松林、侧柏林、油松刺槐混交林等林下草本层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人工林生态功能恢复评价和植被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林下草本植物共有36种,多以阳性植物为主;由于林分树种组成和密度不同,林下草本物种差异较大;林下植被演替大多处于植被演替初级阶段,针阔混交林在物种数量和建种群落上表现最好,其次是油松纯林和刺槐纯林,榆树纯林生境条件最差;无论是丰富度指数还是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针阔混交林表现最好,其次为刺槐、油松纯林,表现最差的为榆树、侧柏纯林。  相似文献   
56.
在对岩溶丘陵槽坝地区土地利用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该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进而对该区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7.
丘陵区水稻土Cu Cd污染的空间变异与影响因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江西铜冶炼厂区域为例,运用地统计学采样和分析方法结合数理统计,研究了红壤丘陵区水稻土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铜冶炼厂排污和污水灌溉导致了土壤Cu、Cd复合污染,其中Cu污染具有表聚性,Cd在0~60cm剖面中均引起污染。表层土壤与水稻秸秆和籽粒中全Cu含量间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但Cd没有显著相关。地统计学分析表明,表层土壤Cu、Cd的空间变异主要发生在西南一东北方向,与地势的变化和灌溉渠的走向一致,也与常年风向相似。污染物排放、飘尘和灌溉是影响表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土壤吸附性能。土壤pH值、有机质、孔隙性质影响了Cu的长期迁移过程.但对Cd迁移影响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8.
土壤类型,土壤理化特性以及地形小气候对柑桔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紫红土,红沙土为高产优质土,灰红土为中产优质土,麻沙土为中产中质土,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土壤中大于0.02mm砂粒含量增加。柑桔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土壤和叶片中的各种营养元素与柑桔产量及品质的相关性,除土壤交换性钙有显著正相关外,其它都不够显著·红壤桔园普遍缺磷、少钾、低钙,微量元素中主要缺乏锌和硼,随海拔高度上升,冰糖橙产量有所下降,果实含酸量明显增加,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59.
通过大坝沟乡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与物质的投入产出分析,评价系统的功能、结构特征,探讨该地区增强系统功能、提高系统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0.
滇西北藏民(族)利用植物资源的实践和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围篱有机农业、轮牧活动、管理草地、植物采集、社区自然保护区等滇西北藏民(族)利用植物资源的实践活动,认为藏族利用植物资源的理念是在以村寨为地理中心的耕地、放牧草场和山地森林中多层次多目的地利用植物资源,通过牲畜转换获得更多收益,以解决人类生计,并在融合了藏族本教和佛教教义的神山传统思想控制下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