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44篇
  免费   1137篇
  国内免费   1971篇
林业   860篇
农学   1043篇
基础科学   4117篇
  2927篇
综合类   9253篇
农作物   601篇
水产渔业   184篇
畜牧兽医   490篇
园艺   394篇
植物保护   583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518篇
  2022年   704篇
  2021年   689篇
  2020年   721篇
  2019年   714篇
  2018年   438篇
  2017年   650篇
  2016年   865篇
  2015年   778篇
  2014年   1210篇
  2013年   1028篇
  2012年   1659篇
  2011年   1613篇
  2010年   1102篇
  2009年   1111篇
  2008年   923篇
  2007年   1304篇
  2006年   963篇
  2005年   761篇
  2004年   611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校院两级管理是高等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对高等院校盘活存量、激活增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高等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以及教科研指标体系的差异和特征,着重聚焦当前地方农业高校教科研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探析地方农业高校校院两级管理教科研指标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和环节,提出了“核心+特色”校院两级指标设置和“个人+团队”教师考核评价方式的两项对策,以期为地方农业高校校院两级管理教科研指标考核和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2.
[目的]研究2018年长株潭(长沙市—株州市—湘潭市)城市群生态绿心区最佳植被覆盖和水土流失状况,为区域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GIS和RS技术,以长株潭区域降雨、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数据为基础,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模型和USLE国际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优选模型。[结果]长株潭绿心区总面积为52 287 hm~2,整体植被状况较好,高覆盖度(75%~100%)面积最大,占绿心区总面积一半以上,为26 598.40 hm~2;中低覆盖度(30%~40%)面积最小,占区域总面积的8.61%,为4 501.91 hm~2。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区总侵蚀(不含微度)面积为3 654.24 hm~2,占总面积的6.99%。湘潭市侵蚀比重最高,为8.51%,长沙市次之,为6.67%,株洲市侵蚀总比例最小,为5.68%。工程建设用地在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控制建设区的侵蚀面积分别为963.92,310.74,735.11 hm~2。[结论]受人为因素、城市建设、产业分布等影响,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区覆盖度空间呈现西部低,中东部高的格局,工程建设是造成绿心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3.
夹茎式番茄钵苗取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避免取苗机构在夹取钵苗过程中对钵体与根系造成损伤,该研究针对夹茎取苗方式,提出一种基于二阶椭圆齿轮行星轮系以及凸轮摆杆机构的夹茎式番茄钵苗取苗机构。依据二阶椭圆齿轮传动特性与机构工作原理,建立机构运动学理论模型,并对凸轮轮廓曲线进行设计,结合番茄钵苗取苗作业要求及机构特点,基于MATLAB软件开发机构分析软件对机构参数进行优化,并进一步分析优化后取苗轨迹与凸轮各工作段的对应位置关系,建立了夹茎式取苗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取苗机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机构参数优化结果及零部件结构设计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试制取苗机构物理样机开展高速摄影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实际工作轨迹与理论分析及仿真轨迹的一致性,验证了取苗机构设计的正确性。搭建自动取苗试验台进行取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取苗机构工作性能可靠、稳定,取苗频率为80株/min时,取苗成功率为92%,投苗成功率为94.2%,伤苗率为2.9%。研究结果可为番茄钵苗全自动移栽机自动取苗机构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4.
李远 《中国饲料》2021,(3):135-138
近年来,绿色经济成为席卷全球的潮流。绿色经济带给经济社会的改变将是全面而深刻的,饲料行业也不会例外。绿色经济既会给饲料行业带来落后产能淘汰、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也会带来利润下降、承包上升的短期阵痛。饲料企业想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必须尽快转变当前的经济模式,建立绿色企业文化,加大研发投入,调整生产模式,加强上下游产业链的选择和配合,如果遇到资金困难,可以利用绿色金融进行融资。  相似文献   
165.
166.
劳动力老龄化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针对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致使农业劳动力供给质量下降等问题,以2009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为依据,分析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状,并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严重的老龄化现象,6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18.42%;与年轻劳动力相比,老龄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明显较低,老龄农户不仅主要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值低于非老龄农户,而且耕种面积以及其他各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也均低于非老龄户,这说明农业老龄化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7.
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国家级平台是依托中国气象局组织的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试点工作而设计开发,平台的搭建采用B/S架构实现多级用户、跨平台登录,采用XML及JSON等数据传输格式实现国家级、省级、台站级用户信息交互,实现农业气象观测XML数据传输状态的监控、台站端设备状态的评估以及数据内容的实时查询。  相似文献   
168.
农药除蜗灵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农药除蜗灵近年来的大量使用,对土壤环境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行了其对土壤-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上的影响的试验,并设计了农药浓度和施药时间的不同,从而了解了农药除蜗灵对微生物的长远影响。为农药除蜗灵的施用时间、施用浓度及其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通过采用倾注法分离土壤中微生物,利用平板计数法进行计数,可得知农药除蜗灵对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如下:对细菌和放线菌都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霉菌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药除蜗灵对放线菌的增加作用最先减弱,霉菌次之,细菌最晚恢复,这又说明了土壤本身对农药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9.
新式墙面绿化在广州和深圳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式墙面绿化对日益缩减的城市绿化环境至关重要,通过实地调查广州和深圳30个新式墙面绿化场所,分析其种植形式、植物种类、植物配置与景观效果,总结出深圳和广州新式墙面绿化的植物应用现状和景观效果,并讨论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0.
稻麦联合收获机分段式脱粒装置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纵轴流联合收获机在收获稻麦时出现的脱粒不彻底、分离不完全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分段式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锥形脱粒滚筒、脱粒强度可调式凹板筛、360°分离式凹板筛、作业参数电控调节系统等构成。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获得了脱粒强度可调式凹板筛的开关板针对小麦和水稻脱粒的最佳开关状态。为寻求装置作业参数对脱粒效果的影响规律及最优参数组合,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试验。以滚筒转速、导流板角度、凹板筛脱粒间隙、凹板筛分离间隙及喂入量作为影响因素,以破碎率、损失率、脱出物含杂率为试验指标,建立了破碎率、损失率、脱出物含杂率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破碎率影响的显著性大小顺序为滚筒转速、凹板筛脱粒间隙、导流板角度、喂入量、凹板筛分离间隙;对脱出物含杂率影响的显著性大小顺序为滚筒转速、导流板角度、凹板筛脱粒间隙、喂入量、凹板筛分离间隙;对损失率影响的显著性大小顺序为滚筒转速、导流板角度、凹板筛脱粒间隙、喂入量、凹板筛分离间隙。通过多目标参数优化分析,确定装置进行小麦脱粒的最优作业参数组合为脱粒滚筒转速905 r/min、导流板角度69°、凹板筛脱粒间隙18 mm、凹板筛分离间隙19 mm、喂入量4 kg/s。在该参数组合条件下进行了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纵轴流脱粒装置相比,整机作业破碎率由1.46%降为1.00%,含杂率由1.85%降为1.43%,损失率由1.72%降为1.20%,各指标实测值与模型优化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该装置有效解决了破碎率高、脱粒不干净、分离不彻底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为纵轴流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的结构改进和作业参数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