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9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404篇
林业   89篇
农学   828篇
基础科学   2篇
  107篇
综合类   1447篇
农作物   521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224篇
园艺   228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本文在综述了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和细胞质雄性不育优点和缺点基础上提出了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一条新途径——细胞核十细胞质雄性不育,根据细胞核不育基因的显隐性、稳定性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稳定性不同,可以将该途径进一步分成显性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隐性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细胞核不育+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和细胞质不育+生态型细胞核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42.
43.
Maize is one of the best crops in the 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Male sterile lines are important germplasms for the hybrids production. A male sterile mutant named mi-ms-3 was obtained by screening in a mutator insertion library. The number of male anthers in tassel decreased and not exserted. There were few anthers with only two pollen sacs in the mutant tassels, and some of the anthers were degenerated to membranous and formed filaments at their ends. Although pollens in the anthers could be stained by I2-KI, pollen shedding was abnormal and the number of pollen grains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silks in the ear of the mutant increased, and there was a sterile grain on both sides of the maturated kernel. Fertility of F1 plants, which were obtained by hybridization between mi-ms-3 and maize inbred Mo17, was normal. Genetic analysis of F2 population showed that the mutant phenotype was controlled by a recessive gene. The candidate gene was preliminarily mapped on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3 by BSA and it was located between a SSR marker and an Indel marker with a distance of 1.5 cM. There are 21 candidate genes in this region. It was finally found that the insertion mutation of Mu transposon occurred at 30 bp upstream of the coding region of zm00001d042618 (zmm16) by transponson tagging and sequencing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ms-3 was a new allele of sts1, which caused by a single base mutation in the coding region. RT-PC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zmm16 in the mutant was decreas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new allelic mutant of sts1 in this study would provide new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flower development and hybrid seed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44.
以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秋甘蓝新品种‘中甘22''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甘22’甘蓝以胞质雄性不育系CMS8180为母本,自交系7014为父本配制而成。该一代杂种秋季种植早熟性好,定植到收获约60d;叶球单球质量1.75kg,抗病毒病和黑腐病,不易裂球,品质优,适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早秋种植。  相似文献   
45.
“荧光”蚕品种雌雄荧光色素的定性及相对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纸上色层分析法 ,对家蚕“荧光”品种雌雄幼虫和茧层的荧光色素进行了定性和相对量分析。结果表明 :构成雌雄茧层荧光色素的种类无显著差异 ,雌雄茧荧光色不同的原因是组成茧荧光色的各种荧光色素相对量不同 ;茧层中的一种Rf值为 0 77的黄荧光色素 ,在熟蚕丝腺中没有检出 ,说明营茧过程中有新的荧光物质形成或有较大的变化 ;5龄幼虫不同发育时期 ,雌雄各荧光色素的相对量不同 ,以荧光黄色素为例 ,雄性随日龄的增加其相对量不断增加 ,而雌性则以 5龄 96h为最高 ,其后逐渐下降 ;雌性幼虫肠壁组织中的Rf值为0 19和 0 5 9的两种明黄色荧光色素 ,雄性幼虫和雌性幼虫的其它组织中没有检出 ,说明雌雄幼虫在色素代谢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6.
日粮中添加不同酶制剂对肉鸡表观代谢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酶制剂对肉鸡表观代谢能的影响,选用180只21日龄公鸡,分别饲喂A、B、C、D、E、F共6种日粮,A组为正对照组,B组为负对照组,C组为在B组基础上添加0.1%的康地恩复合酶101M,D、E、F组为在B组基础上分别添加0.05%的康地恩复合酶Ⅰ、酶a、酶b.结果表明,C、D、F组表观代谢能显著高于B组(p《0.05),E组与B组差异不显著(P》0.05),C、D、F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氮校正代谢能和表观代谢能结论一致.低能量日粮添加0.1%的康地恩复合酶101M、0.05%的康地恩复合酶Ⅰ及酶b可以提高日粮的表观代谢能和氮校正代谢能(P《0.05).  相似文献   
47.
通过给不同月龄雄性W istar大鼠饮用添加1%牛磺酸或1%β-丙氨酸(牛磺酸转运抑制剂)的自来水,研究牛磺酸对不同月龄雄性大鼠体重、生殖器官指数及生殖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磺酸对不同月龄大鼠体重、睾丸指数、前列腺指数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显著提高了14月龄大鼠的精囊腺指数;显著提高不同月龄雄性大鼠的血清睾酮水平(P<0.05),对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桃果肉颜色、果皮茸毛和花粉育性性状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91-42-51 ×瑞光2号的杂交后代共48个单株为试材, 采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 , 对桃果实的有毛/无毛、白肉/黄肉以及无花粉/有花粉3 个性状进行了分子标记研究。研究获得SSR 标记UDP96-018 (300 bp) 与有毛性状连锁, 遗传距离4.5 cM, SSR标记UDP98-407 (680 bp) 与白肉性状连锁, 遗传距离为2.2 cM; 根据拟南芥雄性不育序列标记设计的引物扩增出的两个片段NNJ-I (600 bp ) 和NNJ-I (900 bp) 与桃无花粉性状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 cM。这些标记的获得为桃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有效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49.
‘新高’梨雄性不育与IAA和ABA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六林  吴巨友  张绍铃 《园艺学报》2006,33(6):1291-1294
 以雄性不育的‘新高’梨和可育的‘丰水’梨为试材, 研究花粉发育过程中IAA和ABA含量及其与IAA代谢相关酶和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表明: 丰水花蕾中IAA含量从四分体后极显著地高于新高, 在新高花粉败育期(单核花粉早期到单核花粉晚期) 是新高的3.70~4.47倍, 新高IAA含量的亏缺可能是导致败育的原因之一; 新高在花粉发育前期IAA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丰水, 而两个品种POD活性变化一致, 差异不显著, 说明POD不是导致新高IAA含量的亏缺的关键酶; 新高Zn含量低于丰水, 而Mn含量从单核花粉期以后却高于丰水; 新高ABA含量从四分体到二核花粉期显著高于丰水, 而丰水在成熟的花药中积累了大量的ABA。  相似文献   
50.
美国白蛾生物学上的几个重要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青岛市美国白蛾Hyphandria cunez种群的几个重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如下有意义的结果。(1)在生态光周期范围内,该虫显示了一个典型的长日照型昆虫,临界日长为14h 30min。然而在全光条件下,有41.2%的个体滞育;在全暗条件下则有83.7%的个体发育。(2)第1代蛹在自然条件下羽化的结果表明,部分个体的蛹期显著延长,呈现了夏季滞育。(3)滞育蛹置于25℃,LD16:8下滞育能够解除,但死亡率极高。(4)雄虫前翅黑斑的出现是由光周期控制的,只有在短日照下诱导的滞育蛹,滞育解除后羽化出来的雄虫才会出现黑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