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1篇
农学   94篇
  14篇
综合类   273篇
农作物   10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31.
32.
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基因及与恢复基因的等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弄清2个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系609AB和Rs1046AB显性核不育的遗传模式及其不育基因的等位性。【方法】采用临保系测验法和不育系可育株与临保系的杂交回交,分析恢复基因与不育基因和2个不育基因的等位关系。【结果】筛选得到28个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确认其中15个恢复系恢复基因与609A不育基因等位,进一步证实了甘蓝型油显性核不育的复等位基因遗传,原来视为2对显性基因遗传的纯合型不育系Rs1046AB,其可育株携带的恢复基因与不育基因等位,Rs1046B的恢复基因与609A的不育基因等位。【结论】Rs1046AB和609AB均符合复等位基因遗传模式,2个不育基因等位,不育系不育株的基因型为MsMs,可育株的基因型是MsMf。  相似文献   
33.
培矮64S的主效不育基因的光敏不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矮 64S是由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 5 8S作不育基因供体转育而成的 ,但其育性表现为较强的温度敏感性。从培矮 64S与常规稻品种农垦 5 8杂交后代 F2 中获得了典型的光敏雄性不育株 ,其可育株与不育株比例为 3∶ 1;证明控制培矮 64S育性的主效基因仍属光敏核不育基因。笔者在分析后认为 ,光敏核不育基因的高效表达对其所在的遗传背景有高度依赖性 ,在光敏核不育系选育中 ,在注重获得主效光敏不育基因的同时 ,还要注重对其高效表达的遗传背景的选择与改造。在利用克隆的光敏核不育基因进行分子育种时也要高度重视对转基因亲本遗传背景的选择  相似文献   
34.
35.
水稻低温敏两用系363s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两用系新种质363s是江油市种子公司从三系杂交稻威优63F_2代群体中筛选培育而成,属早杠类型。具有野败不育胞质,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均具有“低温不育,高温可育”的特点。其花粉与小穗育性不一致。以小穗育性为标准,363s在四川7月上旬至下旬为不育期,与三系杂交稻制种的高产花期吻合;在海南3月底以前稳定不育。本文还对363s的利用价值及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6.
 自1987年开始,利用云南地方品种和优良的粳、籼品种,采用常规杂交、回交及连续多代自交等方法,通过异地种植鉴定选择,成功地培育出具有云南地方品种质源,具有较好农艺性状,育性转换明显而稳定的新型温敏不育系滇农S-1和滇农S-2等。研究表明,以云南地方品种为主要亲本进行常规杂交培育温敏不育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试验表明,从现有滇型水稻不育系中直接筛选温敏型不育系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7.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光温反应型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在人工控制的9种光温处理下,对76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光温反应进行了研究。根据自交结实率的光周期效应、温度效应和光温互作效应的分析,供试的两用核不育系中,占96%的不育系的育性转换光温反应型可归为以下3种:(1)光周期敏感不育型,其统计学特征是育性转换的光温互作效应和光周期效应显著而温度效应不显著;(2)温度敏感不育型,其统计学特征是育性转换的温度效应显著而光周期效应不显著、光温互作效应显著或不显著;(3)光温互作不育型,其统计学特征是育性转换单独的光周期效应和温度效应不显著,仅光温互作效应显著。在供试的粳型不育系中,有34.8%、13.0%和47.8%的材料分属上述3种光温反应型;在供试的籼型不育系中,有73.6%和22.6%的材料分属温敏型和光温互作型,没有一份材料为光敏型。结果表明现有的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光温反应是多型性的。文中还对实用性籼型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光温反应型的选择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8.
<正> 2 鉴定情况 1988年7月28日福建省籼稻光敏核不育系选育验收鉴定小组着重验收鉴定5460 S 88PS04株系的1185株。该株系于5月1日播种,5月21日插秧,7月13日始穗,7月17日齐穗。根据田间和室内鉴定的结果,提出的主要结论是: (1) 5460 S群体已超过1000株,农艺性状整齐。 (2) 不育株率已达到100%,套袋自交不肯度为99.725%;验收当天镜检穗子下部颖花不育度达到99.87%。 (3) 从7月14日始穗到验收当天的不育期已历时14天。  相似文献   
39.
试验研究热激对温敏核不育系“安农S-1”花药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敏核不育系“安农S-1”在花粉母细胞形成至减数分裂期经热激(38℃)处理后,其花药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天冬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低温(23℃)处理;而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显著低于低温处理。对照经热激(38℃)处理后,其花药中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低温处理基本一致,这些生理变化可能影响花粉母细胞正常的形成和减数分裂,以致花粉不能正常发育并最终导致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