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田在南方占有主要地位,鄂城稻田面積占全縣耕地的57.45%,醴陵稻田面積則占全縣耕地的89.43%,該二縣为兩湖主要双季稻区,(目前仍以秈稻为主)复种指数高,又为改制重点之一,歷來耕作精细,單位面積產量高,農民經驗丰富,此外地形对多丘陵的兩湖地区也有很大的代表性。由于耕作制包含內容廣泛,本次調查对象着重在調節土壤有效肥力的輪种法,土壤耕作法及施肥法等方面,因調查时間較短,調查地点限于少数較有代表性的農業社(鄂城为華光一社,華光四社,群益五社,醴陵为东鄉的南桥光明社,南鄉的新源塘社及妙泉社),故报告內容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自7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逐年缩小,特别是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导致了我国农作制度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农作制度类型,如稻—萍—鱼、蔗—莱—菇、庭院间套作等立体农作模式,使我国农作制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  相似文献   
3.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 Hubei Photoperiod-sensitive Genic male-sterile Rice(HPGMR)具有短日照可育,长日照不育的特性。本研究探明了农垦58(A—B)等晚粳类型的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光(日)照诱导育性转变的敏感期是在幼穗分化的第二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据此,提出了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从感光叶龄至花粉完熟期  相似文献   
4.
19 87年作者在武昌用 2个不同播期和 8个不同光照长度处理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中粳25109S和晚粳26001S,研究不同光温条件对生育进程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二者的生育进程和自交结实率变化规律一致,但是二者的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的变化不一样;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二者的生育进程和植株性状的变化一致。在制种时,中粳251695用13.75~14小时,26001S用14.5小时处理为最适宜的光周期。  相似文献   
5.
高温对杂交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省在1978年7—8月间,出现长期持续高温,使杂交中稻发生严重空壳减产。我们从1979年开始,采用两个杂交中稻组合——四优2号和汕优2号——通过花期逐穗挂牌和每天开花时用多色油漆标记每一颖花的方法,详细研究杂交水稻结实性与天然高温(日最高气温>35℃)和低湿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天然高温对杂交稻结实率的影响主要是影响授粉受精作用,从而增加空壳率,降低结实率,并扰乱穗部枝梗上颖花的开花顺序及结实率的分布规律。2.在自然高温条件下杂交稻每一颖花受高温为害最敏感的时期是:(1)开花当日当时;(2)开花后1—3日。第二个敏感时期,显著不同于常规水稻品种。3.开花时致害的临界高温,四优2号约为34℃以上,汕优2号约为36℃以上。表明汕优2号较耐高温,具有较广的适应性。4.开花时穗层的空气相对湿度也明显影响着杂交稻的结实性。空壳率高是高温低湿同时作用的结果。如果空气湿度维持在60—80%,可减弱高温影响。  相似文献   
6.
低温敏水稻不育系IVA育性转换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VA属低温敏感型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温度敏感期为花粉母细胞形成中期至单核花粉期,光照长度对其育性无明显影响。温敏期的平均夜温是影响育性的主导因子,其临界值是20℃,此值在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有差异;温敏期日均温临界值在低海拔点为24℃,在高海拔点略有降低。IVA的生育期感温性甚弱,在不同海拔点有较稳定的生育期。  相似文献   
7.
对2个籼型5个粳型湖北光敏核不育材料在元江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的育性转换与光温条件的分析表明,N5047S和W7415S在400米至1600米4个试点中均有明显的育性转换,但随着海拔升高,不育期缩短。W6154S,6334S,农垦58S,31111S和WD1S仅在400米和800米2个试点中存在育性转换,在1230米和1600米海拔点则无明显的育性转换。在光照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海拔不同引起的育性转换变化是温度差异所致,温度在诱导育性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供试品系间诱导育性转换的光温条件差异很大,日长与温度存在较强的互补作用和互作效应。在诱异育性转换的光温作用中,粳型材料以光长因子的作用较强,W6154S则温度作用显著。诱导育性转换的临界光长与温度的互补互作效应,是光敏核不育水稻适应地区向南北推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曙暮光在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两个光周期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了曙暮光在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两个光周期反应中均有明显的作用,初步探明农垦58S 在武汉地区(30°27′N)育性转换期(7—8月)曙暮光的变化规律,提出采用“光照长度”以代替“日照长度”来划分光周期的昼与夜更为准确的见解,据此讨论了曙暮光的作用对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在不同地理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云南元江不同海拔生态条件下,结合人工延长光照处理,5460S的育性转换特性表现为:5460S属高温敏感型不育系,其临界不育温度为26℃,在低海拔点有较长的连续不育期,可作不育系;22—25℃为其适宜的可育条件,最高套袋自交结实率为73.44%,单产可达865.20 kg/666.7 m~2,具有高产性;在17—21℃低温条件下表现为花粉正常而不结实。认为该材料可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作不育系、自我保持系乃至作优良常规稻,一系三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