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林业   127篇
农学   182篇
基础科学   49篇
  186篇
综合类   706篇
农作物   149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张玮  詹燕  石灵慧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71-73,76
以橙皮作为吸附剂研究了橙皮对Fe2+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溶液pH、初始浓度、投加量及温度等因素对Fe2+吸附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得出橙皮对Fe2+的最佳吸附条件,并对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式,橙皮对Fe2+的吸附动力学模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当pH为5、温度为50℃、投加量为8 g/L、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0 mg/L时,橙皮对Fe2+的吸附效果最佳,废水的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最大,溶液的初始浓度和吸附温度次之,吸附剂的用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52.
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杰伟  张中保  陈亚娟  魏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250-4251,425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地增长,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对全球的经济、社会、环境起了重要的影响。中国作为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400万hm2的发展中大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同样对经济、社会和环境起重要作用。文中对中国转基因作业产业的现状及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未来的发展中,要加强转基因作物研发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形成和完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转基因作物产业体系;强化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完善生物安全评价体系和转基因作物的科普工作。中国做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不仅能保障粮食安全,而且能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53.
付远志  王清连 《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193-9194,9196
近20年来,转基因技术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强大的生物技术产业.随着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不断涌现,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文中主要探讨了转基因作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2大方面产生的争议,以期使读者对转基因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4.
郑凯芸  肖毅超  高王佳  陈文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966-12968,12970
在转基因食品高速发展的今天,其负面报道也屡见不鲜,因而其安全性也倍受争议。以成都市为例,调查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认知情况及消费意愿和期望。结果表明,目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认知深度有待提高,多数受访者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且当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持消极态度,受访者认为提高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主要靠加强当地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155.
改性秸秆-Fe3O4复合材料对染料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柠檬酸(CA)对秸秆(RS)进行改性制备改性秸秆(CA-RS),并通过化学沉淀法负载Fe_3O_4以制得柠檬酸改性秸秆-Fe_3O_4(CA-RS-Fe)复合材料,利用FTIR和XPS对CA-RS、CA-RS-Fe进行表征,研究在不同固液比、温度、溶液初始pH和浓度条件下,其对溶液中亚甲基蓝(MB)的吸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固液比为1.0 g·L~(-1)、pH在3.0~11.0范围内时,CA-RS对MB去除率达95%以上。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拟合CA-RS和CA-RS-Fe对MB的去除过程。Langmuir模型可以描述MB在CA-RS和CA-RS-Fe表面的吸附。FTIR和XPS分析表明CA-RS表面官能团中的羧基在MB吸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A-RS对MB的吸附机理包括静电作用、氢键和π-π作用。Fe_3O_4的引入减少了CA-RS表面羧基的数量,降低了其对MB的吸附能力,但能实现快速固液分离。研究表明,CA-RS可作为去除染料废水中MB的良好吸附剂,CA-RS负铁之后会降低对MB的吸附量,但有利于提升固液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56.
基于修正内梅罗指数法的果园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耿庆龙  李娜  赖宁  陈署晃 《新疆农业科学》2019,56(11):2104-2111
目的】 研究评价果园土壤肥力状况,为科学施肥及土壤和作物营养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引入内梅罗指数法,并根据土壤肥力的“木桶理论”进行变形。采用隶属度函数和修正内梅罗指数方法,选取常规养分指标和微量元素共10个指标,对温宿县果园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研究区土壤常规养分和微量元素养分的综合肥力贡献率分别为0.55和0.45;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处于0.10~0.85,平均为0.39,整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结论】 利用隶属度函数和修正内梅罗指数方法,建立的定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方法,突出了单项土壤肥力指标缺素情况,能够较好的揭示果园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157.
针对白云石催化剂在生物质催化气化过程中易碎、易产生积碳失活问题,为提高其催化活性、抗积碳和再生性能,采用固定床下吸式气化炉试验系统,以Fe-Dol-Ben(膨润土/褐铁矿改性白云石)为催化剂,松木屑废料经成型为棒状颗粒为原料,进行高温水蒸气催化气化试验。研究气化温度(700~1000℃)、铁含量(质量分数为5%~20%)以及催化剂使用次数(1~4)等因素对松木棒催化气化性能及催化剂表面积碳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蒸气和松木棒的质量比(气料比)为1,催化剂的铁质量分数为15%,气化温度为900℃时气化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达到最大值58.38%,Fe-Dol-Ben催化剂积碳量随气化温度升高逐渐减小,试验区间内1 000℃时达到最小值,较700℃减少了80%。气化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随铁含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积碳量呈先降低后增加,在铁质量分数为15%催化效果较好。Fe-Dol-Ben催化剂较相同条件下分别用膨润土及改性前白云石催化时积碳量分别减少了80.6%和53.6%。对催化剂进行再生再利用试验表明,使用后的Fe-Dol-Ben催化剂进行700℃煅烧再生后,其晶相与催化前基本相同,将其多次再生循环利用,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气化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逐渐降低,催化剂的积碳量逐渐增大,使用4次并用于催化气化时氢气的体积分数仍接近50%,保持较好催化效果。综合气化效果、积碳量及经济性因素,Fe-Dol-Ben铁质量分数为15%,气化温度选取900℃为较理想工况。该研究可为改性白云石Fe-Dol-Ben催化剂的研制及生物质高温水蒸汽催化气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8.
为建立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本试验以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5种除草剂抗性基因dmo、pat、CP4EPSPS、bar和aad1为靶标进行多重PCR(MPCR)研究。通过引物适用性测试、反应体系中的不同引物浓度和反应程序中的退火温度测试、灵敏度和特异性验证等,建立了能同时检测5种除草剂抗性基因的M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当dmo、pat、CP4EPSPS、bar、aad1基因的检测引物终浓度分别为0.2、0.2、0.3、0.4、0.2μmol·L-1,退火温度为63℃时5种靶标扩增效果较好,且特异性条带清晰且均一。此外,M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每种靶标的检测灵敏度均可达到0.1%。适用性测试结果显示,MPCR检测方法可对含有5种除草剂抗性基因的多种转基因作物的单个品系或多个品系混合物进行筛选检测。无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表明,MPCR检测方法对实际样品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本试验结果为筛选高效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检测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9.
目的 观察加减苍附导痰汤对痰湿阻滞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氧化应激水平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82例痰湿阻滞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加减苍附导痰汤,对照组给予口服奥利司他胶囊,两组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肝脏脂肪含量(LFC)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HDL-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ALT、AST、MDA及LF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血清SOD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减苍附导痰汤对痰湿阻滞型NAFLD患者保肝降酶及降低肝脏脂肪含量有较好的疗效,可能与其提高抗氧化及脂质代谢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0.
中国转基因大豆进口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曰程  王玉斌 《大豆科学》2019,38(4):635-643
为明晰转基因大豆进口对中国的大豆产业、国际贸易地位以及转基因发展的影响,进而为壮大国内大豆产业,稳定国内大豆市场秩序,促进国内转基因技术有序发展提供相关依据,利用文献综述方法并结合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转基因大豆进口增加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阐述。研究认为,转基因大豆进口严重弱化了中国在国际大豆贸易中的话语权,不利于中国的大豆甚至粮食安全以及国产大豆的发展;国际资本伴随大豆进口入侵中国大豆加工产业,同时刺激内资企业的兴起;转基因大豆进口对种质资源、生态坏境存在潜在压力,但又促进国内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以及转基因监管体系的完善。鉴于此,提出提高国产大豆的市场价值与比较收益,降低国内对国际大豆的依赖度,以需求拉动国产大豆供给,以及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加快国内转基因技术研究及监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