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林业   166篇
农学   124篇
基础科学   149篇
  197篇
综合类   446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冲沟侵蚀极为发育,形成大量侵蚀劣地,对该区域侵蚀劣地不同坡位草被生长特征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侵蚀劣地不同坡位草被生长差异较大,草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大小均表现为: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且坡下部与坡上部和坡中部之间草被生长状况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同等降雨状况下,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含量随时间延长均呈现指数递减趋势,但其衰减速率不同,导致土壤水分含量存在差异,衰减速率表现为: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土壤水分含量表现为相反顺序;3)监测时段内土壤水分(土壤平均含水量和末次土壤含水量)与草被覆盖度和生物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侵蚀劣地不同坡位下土壤水分差异是决定草被生长差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2.
研究香椿人工林在不同坡位的生长差异,为香椿人工林的培育生产提供参考。以32~39年生香椿人工林为对象,按照不同坡位(上、中、下)设置样地,测定样地内的香椿生长指标;使用Weibull函数对不同坡位林分直径分布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林木分级统计并分析各样地林分特征;解析不同坡位香椿人工林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试验区香椿人工林呈中高度郁闭,下坡位香椿平均树高为13.71 m,胸径为21.32 cm,南北冠幅为5.29 m,均显著最高,而上坡对应各生长指标显著最低。不同坡位香椿人工林径阶分布的Weibull模型拟合效果为下坡>上坡>中坡,拟合形状参数c均在1.0~3.6,为单峰左偏状分布,c下坡c上坡c中坡,下坡趋向于竞争期更稳定的自然稀疏后期。下坡林分林木分级集中在Ⅱ、Ⅲ级,占81.48%,而上坡Ⅰ、Ⅱ、Ⅲ、Ⅳ级林木占比分别为19.23%、21.79%、37.18%、20.51%,并存有少量Ⅴ级木,林木分级分布相对分散。解析香椿人工林生长过程显示,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均为下坡>中坡>下坡。试验区下坡的香椿人工林树高、胸径及冠幅均有生长优势。全试验区林分径阶分布呈单峰左偏状分布,下坡林分趋向于更稳定的自然稀疏后期,且林木分级多集中于Ⅱ、Ⅲ级,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最高。  相似文献   
33.
机械臂连杆柔性、关节柔性等非线性变形的综合影响,导致其末端位置发生偏离而产生误差。本文以IRB1410型串联机械臂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对机械臂末端位置误差进行分析与补偿研究。首先,建立机械臂刚柔耦合理论误差模型,并运用Newmarkβ法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联合ANSYS和ADAMS进行刚柔耦合机械臂末端位置运动误差仿真;为了实现快速补偿,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伪目标点法对位置误差进行补偿,补偿后其位置误差均方根减小了68.3%,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补偿效果;最后,自主设计并搭建了测量实验平台,采用所提算法进行了误差补偿实验,对比补偿前后距离误差,补偿后误差均方根减小了77.01%,验证了伪目标点法对柔性误差补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4.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laryngeal function at rest and during ridden exercise and to further analys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head and neck positions on the laryngeal function in ridden sport horses. Fifty‐eight Warmblood horses were examined endoscopically during ridden exercise as well as during quiet breathing at rest before and after sedation. Four different head‐neck positions (unrestrained, reference, elevation and hyperflexion) were assessed during the exercise test. Laryngeal function was graded at rest and for every combination of gait and head and neck position during exercis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rade of laryngeal function during exercise and at rest both befor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0.794) and aft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0.741) sedation (P<0.01).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grade of laryngeal function during exercise and the different head and neck positions.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南方地区红壤地氮磷素养分的垂直迁移规律,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典型流域迤者小流域为试验区,对灌草林、坡耕地、荒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坡位处土壤剖面土壤养分各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对于同一土地利用类型而言土壤各养分指标的含量均为:坡下部〉坡中部〉坡上部;对于3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为:灌草林〉坡耕地〉荒地,土壤碱解氮含量为:坡耕地〉灌草林〉荒地,土壤速效磷含量为:坡耕地〉灌草林〉荒地,有机质含量为:荒地〉灌草林〉坡耕地;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养分影响程度为:全磷〉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土壤全氮含量与坡位呈显著线性相关,碱解氮含量与坡位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土壤速效磷、土壤全氮、土壤碱解氮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层深度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土壤养分之间有相互的影响,土壤有机质与速效磷和碱解氮之间呈显著和较显著的影响。【结论】南方红壤坡地中氮磷素养分的垂直运移规律为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各养分含量,整体随坡位的下降而增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全量养分(全氮、全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拖拉机冷却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整机冷却系统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7.
以云烟87为试材,探讨了在烘烤过程中,不同变黄时间对烟叶叶绿素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变黄时间12 h 后,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含量适宜,钾氯比值最高,化学成分最协调,工业可用性较好,综合经济效益最优。  相似文献   
38.
ABSTRACT:   It is important to clarify trophic dynamics in marine ecosystems for management of the fishing ground. Organic carbon sources and trophic position of pelagic fishes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the south-eastern Izu Peninsula, Japan, were examined on the basis of carbon and nitrogen stable isotope distributions. The δ13C of the fishes was mostly distributed from −19 to −16‰ for nektonic fishes (13 species of adults and immatures) and planktonic fishes (10 species of larvae and juveniles), close to the δ13C values of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and planktonic decapods. These δ13C signatures for the inhabitants of the water column were in contrast with the high δ13C values (mainly −16 to −13‰) for demersal fishes of Scorpaeniformes and benthic polychaetes collected in the surf zon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ektonic and planktonic fishes depend on phytoplankton for carbon supply. The δ15N signatures suggest that the trophic position ranged 3.1–4.5 for the nektonic fishes and 2.9–3.7 for the planktonic fishes, premised on trophic level 3 for larval Japanese anchovy Engraulis japonicus . Thus, planktivorous fishes should be mainly assigned to trophic levels 3 and 4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39.
为探明辣椒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特性,采用盆栽试验,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辣椒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参数。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的变化各不相同,叶位3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与其他叶位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叶位间的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0.
河套灌区畦田内不同位置土壤入渗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河套灌区畦田田块不同位置土壤的入渗特性,通过野外试验和室内检测对试验区田块不同位置土壤理化性质和入渗过程进行分析,并基于土壤入渗模型对试验区田块不同位置的土壤入渗过程进行拟合,同时探讨影响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田块内不同位置土壤理化性质及入渗特性具有一定差异性且不同位置土壤入渗特性与土壤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