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181篇
农学   253篇
基础科学   9篇
  81篇
综合类   572篇
农作物   143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80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阐述建兰花芽分化与发育过程,针对花芽不同发育阶段,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调控,以解决建兰花期不统一、观赏期短的问题,为实现建兰周年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建兰品种‘小桃红’为材料,通过解剖观察建兰花芽分化发育特点,分别在分化前期和花芽快速发育期喷施不同浓度的 6- 苄基腺嘌呤(6-BA)、赤霉素(GA3)、萘乙酸(NAA)、碳酰胺(CH4N2O)和 3% 赤霉酸乳油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其对建兰各花期花序比例、开花数和花朵直径等开花性状的影响。此外,在排铃期喷施硫代硫酸银(STS),分析其对建兰花朵开放持续期的影响。【结果】建兰花原基开始分化至花朵开放整个花分化与发育过程需要 30 d,可分为分化前期、花芽分化发育初期、花芽快速发育期、花梗伸长期、排铃期和开花期,共 6 个时期;处于不同发育期的花芽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反应不同,花芽分化前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可促使建兰花期提前 1 个月左右,其中 200 mg/L 6-BA+ 75 mg/L NAA+ 10 mg/L CH4N2O + 50 mg/L 3% 赤霉酸乳油效果最为显著、花期提前 33.03 d;花芽快速发育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提前建兰花期 1 周左右,其中 150 mg/L 6-BA+ 75 mg/L GA3+ 50 mg/L NAA+ 10 mg/L CH4N2O 效果最佳、花期提前 8.30 d。排铃期喷施 100 μmol/L STS 处理可延长建兰单花花期 3.83 d。【结论】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建兰有其特殊的成花需求与反应,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调控建兰花期,使建兰开花提前或花期延长。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化肥减量配施增效剂对广东省惠州地区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及菜心产量、品质的影 响,为蔬菜地化肥减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华南地区代表性的蔬菜作物菜心为研究对象,采 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当地施肥(T1,CK)、当地施肥 + 增效剂(T2)、减肥 20%(T3)、减肥 20%+ 增效剂 (T4)4 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量、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菜心产量、品质等指标。【结 果】与 T1(CK)相比,T3 处理菜地土壤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分别提高 13.3%、 43.1%、29.4% 和 9.2%,T4 处理菜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分别提高 42.1% 和 13.0%;与 T1(CK)相比, T3 处理菜地土壤 pH 值提高 15.9%,其他土壤肥力指标均无显著变化,T4 处理菜地土壤 pH 值提高 13.4%、碱解 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 33.3% 和 15.8%;与 T1(CK)相比,T3 处理菜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酸性磷酸 酶活性分别提高 35.6%、43.1% 和 15.5%,T4 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 78.1%、 111.2%、49.1% 和 24.3%; 与 T1(CK)相比,T3 处理菜心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 22.1%、11.3%、 17.9%,T4 处理菜心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显著提高 33.0%、28.5% 和 30.0%;与 T1(CK)相比,T3 处理 菜心产量提高 19.4%、硝酸盐含量下降 13.6%、Vc 含量提高 2.2%,T4 处理菜心产量显著增加 28.1%、硝酸盐含 量下降 12.1%、Vc 含量提高 4.2%。【结论】化肥减量配施增效剂可以提升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微生物量和酸 性磷酸酶活性、提高菜心的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33.
LED补光组合对大棚越橘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年生南高丛越橘‘Emerald’为材料,以大棚内自然光作为对照,研究LED光源的红蓝光(3︰1和6︰1)、紫外光(UVA)对植株长势、叶片光合作用、碳氮代谢、开花基因表达及开花率、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光组合处理下‘Emerald’的植株营养生长较旺盛,株高、1年生枝条长度和粗度显著高于对照。此外,红蓝光(6︰1)处理下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比叶重和净光合速率均显著提高。红蓝光组合也可诱导植株开花,开花基因FT表达量和开花率明显高于对照。紫外光下叶片的氮含量、开花率及FT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光质组合补光对‘Emerald’的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红蓝光(3︰1)处理下果实的质量、横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花青素含量和糖酸比均高于对照。总之,不同光质补光会促进越橘‘Emerald’的生长发育,红蓝光6︰1组合对促进营养生长作用相对较大,红蓝光3︰1组合对提高果实品质效果较好。紫外光虽能改变植株形态和促进开花,但果实品质提高效果较红蓝光处理稍弱。  相似文献   
134.
以城市庭院绿地栽培的樟子松为材料,观察分析球花发育和传粉等开花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2013年的气候条件下,群体花期持续10 d,单株传粉变动于5~8 d之间,平均为6.2 d。在不同植株中,雄球花花序大小和着生的小孢子叶球数量有明显的差别,1、2、3号树的雄花序平均长度和平均着生小孢子叶球数量分别为3.2 cm和68枚、2.8 cm和52枚、2.4 cm和44枚。小孢子叶球膨大显露、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群体撒粉初期、群体撒粉结束期4个阶段≥10℃有效积温分别为68℃、141℃、278℃和367℃。  相似文献   
135.
魏鹏  钟存 《青海草业》2019,(2):37-41
近年来,贵德县以生态为本、旅游为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为了做好观光农业的气象服务,选取贵德三河地区观光农业中主要种植的月季和牡丹两种木本花卉,应用贵德1961~2016年国家基本站观测资料,通过文献查证花卉的开始生长至开花期的气象指标,分析贵德地区月季和牡丹开始生长至开花期相关的界限温度,确定出贵德地区月季和牡丹萌芽期,利用积温法确定出开花期的积温指标,确定出最佳赏花期,以便提高各特色观光园中花卉的种植,来延长园中花卉观赏期,游客选择各花卉的最佳观赏期,提高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136.
桃成花基因PpLFY的克隆与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丽君  李天红 《园艺学报》2008,35(11):1573-1580
 以‘八月脆’桃成花诱导期腋芽为试材,克隆得到一个FLORICAULA/LEAFY同源基因,命名为PpLEAFY(PpLFY),GenBank登录号为EF175869,该基因cDNA全长1 314 bp,ORF为1 248 bp,编码一个含41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与其他物种中的LEAFY蛋白的同源性较高,为(74.22%~84.69%)。时期及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PpLFY主要在叶片、花瓣及成花诱导期及花芽形态分化初期中表达。构建了pGEX-4T-1/PpLFY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可溶性融合蛋白rPpLFY,分子量约为36 kD。利用该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抗rPpLFY的多克隆抗体,ELISA效价为1:10 000。  相似文献   
137.
赤霉素对君子兰花期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应用赤霉素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频率对君子兰品种"油匠"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植株提高抽葶率、提早花期、促进叶生长都有明显作用.每天喷施1次200 mg/L赤霉素后植株的抽葶率高于其他处理,50 mg/L赤霉素可以明显促进君子兰的花葶生长.应用50mg/L和200mg/L赤霉素均可使君子兰提前21 d开花,经过50mg/L赤霉素处理后,花朵和果实数量多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38.
乙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菠萝人工催花,但其分子机制不是很清楚。以菠萝(Ananas comosus L.‘Perola’)茎尖为材料,采用RT-PCR结合RACE方法得到3个生长素极性运输输出载体基因(Ac PIN1、Ac PIN2和Ac PIN3)和2个生长素极性运输输入载体基因(Ac AUX1和Ac AUX2)的c DNA及基因组DNA全长。Ac PIN1、Ac PIN2、Ac PIN3、Ac AUX1和Ac AUX2的c DNA全长分别为2 690、2 388、2 057、2 156和1 580 bp,其开放读码框长度分别为1 854、1 917、1 530、1 479和1 392 bp,分别编码617、638、509、492和463个氨基酸;其基因组DNA全长分别为3 602、3 208、4 204、5 457和2 436 bp,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的长度分别为3 244、2 780、3 947、5 264和2 321 bp。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Ac PINs和Ac AUXs分别属于植物PINs和AUX/LAXs家族。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菠萝茎尖经200和1 200 mg·L-1乙烯利诱导处理后,Ac PINs的表达上调较多,其中Ac PIN2在处理后的早期(1~2 d)和后期(28~37 d)显著上调,另外两个PIN家族基因Ac PIN1和Ac PIN3在处理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明显提高。Ac AUX1的上调表达量相对较少,且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也主要集中在处理初期(1 d)和后期(28~37 d),而Ac AUX2的上调表达则只在处理后的前期(1、2、9 d)。研究结果表明,乙烯利诱导菠萝成花过程中,存在着生长素极性运输,且生长素极性输出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9.
140.
在大棚无土栽培条件下,采用"416-B"最优混合设计研究N、P2O5、K2O、Cl配比对菜心产量和硝酸盐积累的效应及其最佳配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P2O5、K2O、Cl合理配施能提高菜心产量,降低菜心硝酸盐含量.其中N、P2O5、K2O与产量呈正效应,Cl与产量呈负效应,N与菜心硝酸盐含量呈正效应,P2O5、K2O、Cl与菜心硝酸盐含量呈负效应.综合考虑,确定高产优质菜心的最佳营养配方:N、P2O5、K2O、Cl的编码值(真实值,g/0.9 m2)分别为0.49(18.58),1.49(8.95),1.16(22.11),0.23(33.31),对应的产量707.12 g/0.9 m2,硝酸盐含量612.01 mg/kg,Vc含量170.42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