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1篇
  免费   649篇
  国内免费   1498篇
林业   797篇
农学   1139篇
基础科学   2580篇
  2660篇
综合类   6004篇
农作物   521篇
水产渔业   218篇
畜牧兽医   447篇
园艺   195篇
植物保护   917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575篇
  2020年   542篇
  2019年   607篇
  2018年   331篇
  2017年   486篇
  2016年   649篇
  2015年   555篇
  2014年   735篇
  2013年   751篇
  2012年   1042篇
  2011年   1001篇
  2010年   809篇
  2009年   790篇
  2008年   671篇
  2007年   761篇
  2006年   701篇
  2005年   596篇
  2004年   491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对于管网优化及投资分析来说,最不利情况下的水力条件不是普遍条件,不能够完全代表管网应当有的优化假定条件。通过管道控制灌溉面积来确定管道的流量,按照满足在一天内,管道控制的所有灌水器都灌溉一次的原则确定,并给出公式。让管道的流量这一重要参数,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化和设计计算中变得简单并容易计算。  相似文献   
82.
针对红枣红外辐射干燥含水率的变化具有非线性和时变性、很难利用现有的模型构造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其变化规律的问题,利用Mat 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和红枣红外辐射干燥特性试验数据建立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对实测值和模型预测值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利用BP神经网络可以较快速、准确地建立模型来描述含水率的变化规律,且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测试值误差较小,能很好地实现在线预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83.
针对国内外水质环境研究中水质样品异地监测分析存在的巨大缺陷,研究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文章介绍了基于无线通讯传感器网络的简易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实现水质数据自动采集和实时上传,可以实现对钱塘江源头水质(衢州水质)进行更好的监测及保护。  相似文献   
84.
基于HYDRUS-2D的地下滴灌下水分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HYDRUS-2D软件模拟了地下滴灌条件下滴头周围黏壤土的土壤水分动态,并与田间观测进行对比;通过分析不同滴头流量对试验地土壤湿润模式的影响,明确了最佳灌水技术参数。结果表明,HYDRUS-2D软件模拟结果与观测值一致,体积含水率均方根误差为1.2%~4.5%,湿润范围均方根误差变化范围为2.1~3.87cm。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传统耕作、玉米原垄留茬耕作、玉米原垄留茬全覆盖、玉米留茬条带覆盖、浅松覆盖和深松覆盖6种耕作方式下土壤含水率、棵间蒸发量和地温的变化。结果表明,条带覆盖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土壤剖面含水率影响最大;其他耕作方式对棵间蒸发的抑制作用均小于传统耕作;日平均地温在苗期变化明显;保护性耕作对日平均地温影响较大,传统耕作最高,留茬全覆盖最低。  相似文献   
86.
Increased demand for pesticide-free foo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erbicide-resistant weed populations have created a need for non-chemical weed-control tools. A candidate mechanical tool for controlling weeds in the seeding line (intra-row zone) is the finger weeder. This study thus aim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weed-control efficacy of the finger weeder in various irrigated field crops. Eight field trials were conducted in processing tomato, sweet corn, sunflower, cotton, and beetroot over 2 years. The finger weeder treatments were applied as the sole weed-control method (single or double treatments)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herbicides. A mini meta-analysi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overall effect of the finger weeder treatments on crop stand and yield and on weed control efficacy. Weed density in the control not treated with herbicides nor a finger weeder ranged between 2 and 62 weeds m−2. The finger weeder treatment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weed density, which ranged between 40% and 90%. The weed density following the double finger weeder treatment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for the conventional herbicide-based treatment (p = 0.32) and could therefore be considered as an effectiv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lternative. Furthermore, a single FW treatment integrated with herbicide application gave better weed control than the conventional herbicide treatment (p = 0.04). This treatment was safe for the crops with no significant stand (p = 0.19) or yield (p = 0.29) reductions compared to commercial treatmen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e promise of the finger weeder as an effective tool within integrated weed management systems for conventional agro-systems. The tool offers a rational weed-control solution for sustainable systems under irrigation.  相似文献   
87.
在对稻田杂草发生危害长期跟踪监测和调查走访的基础上, 从主观?客观和管理层面的10个方面, 对2022年上海市稻田杂草大发生原因进行了剖析, 并针对当前稻田杂草防除中存在的问题, 从政策引导?技术支撑?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8.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8年向全球发布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重要的预警害虫。据报道,2019年我国已有26个省(区、市)的作物受到草地贪夜蛾为害。目前已经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对某些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现象,为缓解其抗药性产生,具有主动寻找寄主害虫的昆虫病原线虫为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应用潜能。该文从昆虫病原线虫高效侵染种(品系)及其浓度、共生菌、草地贪夜蛾幼虫易感龄期、田间致死力及影响防控效果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田间有效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为了解采后果品电特性变化机理,并探索基于电特性识别果品品质的方法,研究了桃采后电特性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桃新鲜度下降,相对介电常数呈余弦规律变化,损耗角正切逐渐减小,呼吸高峰时相对介电常数最大。分析了电特性变化的原因,进而建立了采后桃电特性与生理特性之间的关系模型。以相对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为输入特征参数,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识别桃的新鲜度等级,平均识别率为82%。  相似文献   
90.
提出了稀燃汽油机空燃比滑模-神经网络控制方案,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对稀燃工况的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采用神经网络实现对进气量的精确预测和油膜动态特性的前馈补偿,进而实现对稀燃发动机瞬态空燃比的精确控制。采用自行开发的电控系统,在一台稀燃发动机上进行了瞬态空燃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节气门急速变化时空燃比超调可以控制在1个空燃比单位以内,调整时间不超过3s;转速越低,节气门变化越剧烈;空燃比超调越大,调整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